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题技巧及练习测试题经典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题技巧及练习测试题经典

(查阅资料)
1含钾元素的化合物都能溶于水;
2 。
(1)高锰酸钾中锰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
(2)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小组高锰酸钾的分解率__________。
【答案】55:640.64g63.2%
【解析】
【分析】
【详解】
(1)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可以计算出,锰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5:(16×4)=55:64。故答案为:55:64;
答;亚硫酸钠中钠元素质量分数36.5%
(2)解:设废水中亚硫酸钠的质量为x
故废水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答:废水中亚硫酸钠质量分数12.6%
4.在学生完成“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后,吴老师发现部分小组制取氧气后的试管内还有暗紫色固体。吴老师称得某实验小组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经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后所得黑色固体的质量为 ,请计算:

请计算:
(1)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
(2)生产64吨甲醇可消耗多少吨的CO2?____
【答案】12.5%88吨
【解析】
【详解】
(1)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12.5%;
(2)设消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88t
答:消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t。
故答案为:(1)12.5%;
(2)88吨
故答案为:
(1)产生白色沉淀。
(2)不变;
(3)78.8g。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为测定某未知浓度的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20g该稀硫酸溶液,逐滴加入20%氢氧化钠溶液30g,同时用pH计测定并记录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pH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2)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只填答案,不写计算过程)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要求计算步骤,精确到0.1%)
【答案】8080%24.3%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可知,当稀盐酸加到80克时,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
(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为_____g。
(2)所用的稀硝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原样品中硫酸钡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___
【答案】4.45.1%80.3%
【解析】
【分析】
【详解】
(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为:100g+245.7g-341.3g=4.4g;故填:4.4;
(2)设生成4.4 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钡的质量为x,同时消耗硝酸的质量为y
x=19.7g y=12.6g
稀硝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 5.1%
样品中硫酸钡的质量分数为 ×100%=80.3%
答:所用稀硝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1%,样品中硫酸钡的质量分数为80.3%。
6.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一定条件下,将CO2转变成燃料甲醇(CH3OH)的原理如下:
则该小组的高锰酸钾的分解率为: =63.2%。
5.硫酸钡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应的固体,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透视肠胃的内服造影剂,俗称“钡餐”。若“钡餐”中含有碳酸钡,就会致人中毒。为测定某硫酸钡样品中碳酸钡的含量,取100 g样品,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硝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NO3=Ba(NO3)2+H2O+CO2↑,测得共用去稀硝酸245.7 g,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341.3 g。请计算: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对应物质中,只有二氧化锰不溶于水且是黑色固体,所以1.74g为二氧化锰。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分解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y,生成的锰酸钾的质量为z。
解得x=0.64g,y=6.32g,z=3.94g。
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64g。
(3)没有分解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9.36g-1.74g-3.94g=3.68g
(1)a点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2)通过计算求出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过程中保留一位小数)______。
【答案】Na2SO4、NaOH30.6%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硫酸钠,可能有氢氧化钠或硫酸,在a点pH大于7,所以氢氧化钠过量,在溶液中的溶质有:Na2SO4、NaOH;
(2)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____
【答案】20.88g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2.5g-0.5g=2g
(2)设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解得x=0.88g
(3)解:设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x=22.2g y=8.8g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3%。
8.向一定量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得到0.002mol氯化银固体,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g(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1)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在第①步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2)根据中镁元素守恒,所以步骤②产生的氯化镁的质量与原卤水中氯化镁的质量相比不变;
(3)设反应的氢氧化镁的质量为x
x=5.8g
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73g+5.8g=78.8g
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78.8g。
(1)所取样品的质量是_____g。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答案】6%
【解析】
【详解】
(1)根据题意可知,反应前固体物质的质量就是样品的质量,根据图示,所取样品的质量是25g;
(2)根据图示可知,烧杯中减少的质量为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g+100g-116.2g=8.8g,
(1)亚硫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结果保留至0.1%)
(2)废水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答案】36. 5%12. 6%
【解析】
【分析】
根据亚硫酸钠的化学式求算钠元素质量分数,根据生成的沉淀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废水中亚硫酸钠质量分数
【详解】
(1)亚硫酸钠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
设消耗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x=14.6g
×100%=14.6%
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
10.为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5g石灰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2)设2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x=6.125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6%。
3.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亚硫酸钠(Na2SO3),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现向50g的废水中加人C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煤得到固体的质量为6g,试计算: (提示: ,且废水中的其他杂质不与CaCl2反应)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镁固体,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烧杯中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当加入10%的稀盐酸73g(即A点)时,请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_____。
【答案】产生白色沉淀不变78.8g
【解析】
【分析】
【详解】
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的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的质量分数,他们取25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100克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1)当稀盐酸加到_____克时,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0.117g
【解析】
【详解】
解:设该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x
x=0.117g
答:该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0.117g。
9.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硫酸钠杂质)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题技巧及练习测试题经典
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聚宝盆,浩瀚的海洋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
(1)在第①步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步骤②产生的氯化镁的质量与原卤水中氯化镁的质量相比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