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了解璧山地区各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对7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分离与鉴定。
结果共抽检食品样品160件,检出致病菌9株,总检出率为5.6%,其中副溶血性弧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沙门菌2株。
结论动物性水产品的致病菌检出率较高,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较为严重,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其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控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
食品安全是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安定和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重大问题。
食品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其中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
本研究主要收集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以了解不同致病菌在各类食品中的污染程度及分布状况,寻找璧山地区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点食品和重点致病菌,以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又为相关部门的监管部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样品来源样品来源于2010-2011年本县的农贸市、大型超市、宾馆饭店、快餐店等,共采集样品160件。
1.2 样品种类与监测项目食品样品包括熟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生畜肉、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中式凉拌菜、速冻熟制米面、生食类蔬菜、糕点及饼干、米粉、凉皮、米线、盒饭、鲜榨果蔬汁等,监测项目涉及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蜡样芽胞杆菌。
1.3检测方法检验方法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4789 的现行有效方法进行操作(沙门菌[1]、金黄色葡萄球菌[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3]、大肠埃希菌O157[4]、副溶血性弧菌[5]、志贺菌[6]、蜡样芽胞杆菌[7])。
1.4试剂与仪器设备所用干粉培养基由北京路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购买;显色培养基由北京科玛嘉公司购买;API 生化条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沙门菌属诊断血清由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购买。
所用培养基、试剂均在产品有效期内使用。
1.5 质量控制在检测样本的同时用已知阳性菌株( 都柏林沙门菌50761、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CMCC54004、大肠埃希菌O157ATCC43888、副溶血性弧菌TCC17802、蜡样芽孢杆菌由重庆市疾控中心以往质控考核中分离所得) 作跟踪对照,确保所用培养基、试剂、仪器均正常无误。
2 结果
2.1 不同种类的食品中的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情况2010- 2011年共检测11类、160份食品,检出食源性致病菌9株,检出率为5.6%。
其中,以动物性水产品检出率最高为16.7%( 5/30) , 其次为中式凉拌菜和生畜肉为10%(1/10)、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为5%(1/20)、熟肉制品为5%(1/20)。
生食蔬菜、蛋制品、速冻熟制米面、生食蔬菜、糕点及饼干、米粉、凉皮、米线、盒饭、鲜榨果蔬汁均未检出相关致病菌(表1)。
3讨论
从表1来看,两年检测的160件11类食品样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总检出率为5.6%,与沈阳地区总检出率5.88%报道相一致[8],低于全国其他省市报道[9],但表明我县市售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其中,以动物性水产品是致病菌污染的高危品种,因此食品监督部门应加强
对其进行卫生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动物性水产品的来源、加工、运输、储藏及销售的过程,防止交叉污染,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在检出的食源性致病菌中,以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为16.7%, 这与全国其他省市报告结果相近[10]。
重庆市每年夏秋季因进食海产品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11-13]较多,主要致病原因与海产品携带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率高,人们运输、加工、烹调海产品时对厨房餐具、食品等交叉污染有关。
在生畜肉和熟肉制品中分离出2株沙门菌,说明要强对家禽牲畜的养殖和屠宰的管理工作,同时应对材料的来源、加工工序及销售等环节严格控制,减少污染;熟肉制品营养丰富,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天然的培养基,大多都是多用手工制作, 以冷食为主,熟肉制品从生产制作完成到销售时间较长,消费者购买后直接食用,就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发生。
后就直接食用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发生因此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大对熟食加工场所和销售点的管理水平,有效预防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在非发酵性豆制品和中式凉拌菜中分离出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再适宜的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大繁殖并产生较多毒素和酶等毒力因子,毒力强,易引食物中毒。
提示相关单位从食品原料的采购、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生熟食品分开摆放,特别是食品操作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确保全身无创口及化脓性感染等现象,切断污染源,杜绝由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暴发。
两年的监测虽未在生食蔬菜、蛋制品、速冻熟制米面、糕点及饼干、米粉、凉皮、米线、盒饭、鲜榨果蔬汁中未检出相关致病菌,但是不可忽视对这些食品的监测。
一方面是由于所检测的样品是否按相关要求进行采样,另一方面是检测的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待提高。
因此,只有通过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才能及时发现和掌握本地区食品污染程度及其污染分布特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食品安全的相关措施,更好地保障本地区食品安全和居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