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硫和氮的氧化物》练习题

《硫和氮的氧化物》练习题

《硫和氮的氧化物》练习题一、选择题(可能有1-2个答案)1•工业上制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种冷却剂中冷却而制得的,下列物质:① 空气;②CQ;③Ar :④比:⑤⑥H2O中,可做冷却剂的的是A、①② B 、③④ C 、③⑥ D 、③⑤2•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无关的是A、闪电B、光化学烟雾C、酸雨D、臭氧层空洞3•除去混入NO中的少量NO应将气体通过下列试剂中的A NaCO (aq) B、NaHCQ( aq) C、H2O D、浓H2SQ4•氮的某种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 2,则这种氮的氧化物是A、N2O B 、NO C 、NO D 、N2Q5.O.lmol某金属与足量的硫反应时,生成物的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1.6g , 则此金属可能是A.Na B.Cu C.FeD.Al6.30mL0.1mol • L-1的NaSO溶液恰好将2X 10_3molXQ_还原,则在还原产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是 A. + 1 B. + 2 C. + 3 D. + 4 7 .对酸雨的pH描述中最准确是A.小于7 B.小于5.6 C.在5.6〜7之间D. 等于5.68.下列反应中,表现了二氧化硫氧化性的是A.与水反应B.与溴水反应C.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与硫化氢反应9.下列几种物质均能使品红褪色,其中有一种物质使品红褪色的原理与其他几种不同,该物质是A.过氧化钠 B.臭氧C.二氧化硫 D.过氧化氢10.将SO和SO两种气体的混合物通入BaCb溶液,其结果是A.两种气体都被吸收,并有BaSO沉淀生成B.只有BaSO沉淀,SO通入溶液中无沉淀生成C.生成BaSO和BaSO两种沉淀D. 只生成BaSO沉淀,SO从溶液中逸出11.欲除去CO气体中混有的SO气体,不可以使用的试剂是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溴水D.饱和碳酸钠溶液12.实验室里为了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气体,最好选择的下列装置中的13.下列溶液中通入SO后,最终一定会出现沉淀的是A.HCl和Ba(NO)2的混合溶液B.BaCl 2溶液C.NaOH溶液D.Ca(OH) 2溶液14•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 CI 2、Q 、SO 、NO 、NO 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

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 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 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

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肯定有SO 和NO B . 肯定没有CI 2、Q 和NOC. 可能有CI 2和Q 和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方案一:万案二:(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为了证明并观察到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 NO 实验时首先向下图试 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块状固体,再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待反应产生的气体充满试管 后,再将铜丝插入稀硝酸溶液中。

你认为试管中的块状固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作 用是 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时,用注射器向试管内推入氧气(或空气)的目的是(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片与浓硝酸反应,所得溶液呈绿色是 CiT 与NO 的两种颜色“混合”的结 果,你认为要证明上述结论,可采取的最简单的实验方案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到的 现象是 __________ 。

17.有A 、B 、C 、D 四种化合物,分别由 K +> B 『、SO 2: CO^、SO 2「、OH 中的 两种组成。

它们具有下列性质:①A 不溶于水和盐酸 ②B 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刺激性气味的气 18 •在下图装置中,装置A 的烧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 的直玻管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 的U 形管中有无色晶体生成,此晶体的化学式是 作用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由于SQ 转化为SO 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从装肯定只有NO简答题 15.设计两种实验方案来鉴别溴蒸汽和二氧化氮气体写出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体③ C 的水溶液呈碱性,与HSO 反应生成④ D 可溶于水,与HSQ 作用时放出的气体 (1) 推断A 〜E 的化学式:A. (2)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B 与盐酸反应 应③D 与硫酸反应 应;B-A E 可使溴水褪色。

试回答以下问题 ;C. ; D. :②C 与硫酸反 :④E 与溴水反;E . ,在装置 ,装置E 中NaOH 勺 16I —-J铜丝NaOH 溶液置E中排出的气体还应当含有(填化学式)。

事实上,B装置还可以用来控制进入C 装置直玻管的反应物的用量,你认为控制的原理19•利用右图装置,写出除去下列气体中的杂质的方法,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括号内的气体为杂质)。

(1) C 02(SQ),化学方程式。

(2) S O 2(SQ ,假设SO 为气体),化学方程式。

(3) N O(NQ),化学方程式 。

20. 有一无色干燥的混合气体,可能是由 HCI 、NO NO 、CO 、NH 、H 、Q 、CI 2 中的几种混合而成,根据①把混和气体通过浓 HSQ 时,气体体积明显减小。

② 再通入过量碱石灰时,体积又明显减小;③剩余气体接触空气时,立即变为红棕 色,可得:混和气体中一定存在 _________________ 一定不存在 _______________ ,可 能存在 _________ 。

三、计算题21. 将20mL 充满NO 和NO 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 充分反应后, 剩余气体的体积变为10mL 求原混合气体中NO 和NO 的体积各占多少?22. 有一瓶储存时间较长的N Q SO 试剂,部分被氧化为N Q SO,试样中还含有质 量分数为5.3%的NaCO 。

取此试样20g ,加入4mol • L -1的盐酸溶液300mL 产 生的气体经干燥后,测得其体积为 2464mL (标准状况)。

求此试样中NaSO 所占 的质量分数。

23. 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 体 产物,填写下列空白:(1) 如果将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①③,则可以检出的物质 是 ______ ;不能检出的物质是 _______ 。

(2) 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 ________ ;不能检出 的物质 ______ 。

(3) 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 ②③①,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 ______ ;不能检出 的物 ______ 。

A 卷 1.B 2 . A 3 .C 4 .B 5 .AB 6 .D 7 .B 8 .D 9 .C 10 .B 11 .D 是 012. D13. A 14 . AB 15 . (1)加水振荡,气体颜色褪去,溶液呈无色的为NO气体,溶液呈红棕色的为溴蒸汽。

(2)加入AgNO溶液振荡,生成黄色沉淀的是溴蒸汽,溶液仍为无色的是NO。

16. (1)碳酸钙、赶走试管中的空气,检验NO观察到红棕色气体(2)加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呈蓝色。

17. (1) A. Ba SO 4 B BaCO a C Ba(O H) 2 D K 2SO ESO 2(1)BaCO3+2f==BsT+H2O+CO2(2)Ba2++2OF+2H+ SQ2--== BaSO+2HO( 3) SQ2--+2H==HO+SO(4)2H20+SO+B「2==4H+2 Br +SO?218. NciS(3+H2S(O==Nc3S^+h l O+SO,2SO+Q===2SO ; SO ,吸收尾气,SQ+2OH==SO^-+2HO; O 2;与圆底烧杯相接导管的气泡速度与直玻管中气泡速度之比为2: 119. (1)将混和气体通入到盛有饱和NaHCO溶液的上图装置中,化学方程式是:SO+ 2NaHCG 2COT + NaSO+ HO(2)将混和气体通入到盛有饱和NaHSO溶液的上图装置中,化学方程式是:SO+ 2NaHC3> 2SOT + NaSO+ ”0(3)将混和气体通入到盛有水的上图装置中,化学方程式是:3NO+ "8 N3 2HNO20、NH、CQ NO HCl、CI2、NQ Q,H2 。

21. V (NO =5mL V(NQ) =15mL 22. 63%军析:要正确解答本题务必清楚题给实验装置各部分的作用及排列顺序不可变更的原因.装置①为检验产物HO,只能放在装置②③之前,因为若放在装置②③之后或装置②③之间,则气流通过装置②或③一定要带出水蒸气,则无法验证使CuSO变蓝的水蒸气是否是反应生成物.装置③和装置②位置也不得变更,因为SO、CO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验证CO前一定要排除SO的干扰。

答案:(1) SQ CO "O (2) SO CO (3) SO、CO HO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1.CI2和SO都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I2和SO混合后,再通入品红与BaCl2的混合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溶液很快褪色;② 溶液不褪色;③出现沉淀;④不出现沉淀 A .①② E.①③C.②③D.②④2.浓H 2SO在下列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A. Cu + 2HSO(浓)=CuSO+ SO + 2H2OB. C + 2HSQ(浓)=CO + 2SO+2HOC. 2FeO+ 4H2SQ(浓)=Fe2(SO4)3 + SO + 4H2OD. F Q Q + 3HSQ(浓)=Fe2(SO4)3 + 3H2O3.关于SO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可使石蕊试液褪色 E.与水作用生成硫酸C.能使溴水褪色D.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和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4.将二氧化硫通到显红色的酚酞试液中,发现红色消失,主要原因是SO有A .漂白性 E.还原性 C.氧化性 D.溶于水显酸性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迅速褪色E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三氧化硫D.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浓的氯化钙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6•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措施是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搞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 开发新能源A.①②③ E.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7.能证明SO有漂白性的是A.酸性KMn4溶液通入SCO后紫色消失B.显红色的酚酞溶液通入SO后红色消失C.品红溶液通入SQ气体后红色消失D.溴水通入SO气体后橙色消失8.下列实验中: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使品红褪色④通入足量的NaQH溶液中,再滴加BaCb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且滴加Ba(NQ)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其中能证明有SQ存在的是 A.都能证明 B.都不能证明 C.③④⑤能证明 D.只有⑤能证明9.向FeCl a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Q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是A.BaSQB.FeSC. BaSQD.S10.在氢硫酸溶液中加入(或通入)少量下列物质,能使溶液pH减小的是①Q .②Ch. ③SQ. ④CuCbA.①②B.②③④C.②④ D.②11.下列溶液中,不能区别SQ和CQ气体的是①石灰水②H2S溶液③KMnQ容液④溴水⑤酸化的Ba(NQ)2溶液⑥ 品红溶液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只有① D.①③12.为了保护臭氧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B. 减少含铅废气的排放量C.减少氟氯代烃的排放量D.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13.除去试管壁上的附着的硫,可采用的方法是A.通入氢气后加热E.伸入灼热的铁丝C.用水洗涤D.用二硫化碳洗涤后再用水洗14.关于单质硫的叙述中,①通常状况下为黄色粉末,②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和CS,③氧化性比氯弱,④只能被还原不能被氧化,⑤医药上用来做硫磺软膏治疗某些皮肤病,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⑤ E.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⑤15.能够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反应是A .CuCl 2 + H2S = CuS + 2HCl B.Cl 2 + H 2S =2HCI+ SC.3C12 +6FeSQ = 2Fe 2 (SC4) 3 + 2FeCI 3D.H 2SQ(浓)+ NaCI(固)=NaHSQ + HCI16.下列反应中,SQ2-表现出还原性的是()A.SQ2- + 2H + = SQ2 + H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