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师资分析报告

专业师资分析报告

专业师资分析报告专业师资力量是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为进一步摸清各学院的专业师资状况,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校质量管理与评价办公室与人事处于10月初联合开展了专业师资建设现况和需求调研工作,该调研覆盖我校13个院(部)34个本科专业(不包括公共课教师),从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生师比四个方面入手,时间节点分为现状及2013、2014、2015规划四个时间段,采集了2176个数据,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一、现状分析1、专业教师数量结构目前,我校实际参与教学的专业教师人数为451,各学院根据招生规模及学院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的教师发展规划,到2013、2014、2015年底分别达到479、556、610。

分析:我校现在34个专业中专业教师人数不均衡,其中有10个专业,专业教师人数未达到10人,如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专业只有4位专业教师,而金融工程专业只有1位专业教师。

教师数量和学生规模及开办时间有很大关系,但专业教师过少,不利于专业的发展。

这种情况到2015年将有所改观,但是仍有2个专业偏少。

图一:我校专业教师未来三年数量变化图2、专业教师职称结构目前,我校专业教师人数为451,其中正高、副高、中级、其它级职称的教师人数分别为47、160、219、25,所占比例为10.42%,35.77%,48.56%,5.54%。

按照各学院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校专业教师人数将达到610人,其中正高、副高、中级、其它级职称的教师人数分别为106、217、269、18,所占比例为17.38%、35.57%、44.1%、2.95%。

(具体数据见附表,下同)分析:按照以前高校职称结构通行观点,正高、副高、中级及中级以下职称比例20%:40%:30%:10%的比例比较合理,目前,我校职称结构为10.42%,35.77%,48.56%,5.54%,总体结构是两头偏少,中级以下偏少主要原因是我校近几年进的都以博士为主,博士基础职称为中级,这种结构属于正常,但正高比例还是偏低,有9个专业没有正高级职称教师,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建筑环境工程与工艺、交通工程、金融工程、工业设计、广告学、日语、德语,到2015年规划,仍有3个专业无法引进或内培出正高级职称教师,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日语、德语。

目前,我校专业之间的职称结合不均衡,有18个专业中级及以下职称的教师占到本专业教师总数的50%以上,预计到2015年仍有11个专业高级职称教师未过半。

图二:现状的四类职称教师占比构成图图三:2015年规划的四类职称教师占比构成图图四:四类职称教师今后三年数量变化柱形图2、专业教师学历结构数据我校目前博士比例为46.56%,硕士比例为41.69%,本科及以下学历的人数比例为11.75%。

三类学位人数占比为3.96:3.55:1。

按照各学院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校博士人数占比为60.33%,硕士人数占比为31.8%,而本科学历及以下占比7.87%,三类学位人数占比为7.67:4.04:1。

本科及以下学历人数将比现在减少3.88个百分点。

分析:目前,我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逐年增多,但是各个专业分布并不均衡,至今仍有3个专业缺少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包括建筑学、金融工程和会计学(国交学院),预计到2015年,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能覆盖所有专业。

图五:现状的各类教师占比构成图图六:到2015年各类教师占比构成图图七:三类学历教师今后三年数量变化柱形图3、专业教师年龄结构我校目前55岁以上教师比例为2 %,45—55岁之间教师比例为18.85%,35—45岁之间人数比例为40.58%,35岁以下教师占比38.58%。

四类人群比例为1:9.43:20.25:19.29按照各学院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校55岁以上占比为1.64%,45—55岁教师占比为18.52%,35—45岁之间教师占比39.84%,35岁以下教师占比40%。

四类人群比例为1:11.29:24.29:24.39。

分析:我校各个专业中55岁以上的教师非常少,缺少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而35岁以下的教师较多,这与近年来我校大量引进年轻博士进校工作有关。

目前,35岁以下教师占整个专业教师总数达到50%以上的专业有:化工工程与工艺、建筑环境工程与工艺、车辆工程、工业设计、交通运输、物流管理、文化产业、德语、中美合作会计学,其中交通运输专业,目前该项比例达到了100%,意味着该专业全部是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这些年轻的博士有很高的工作激情,但是在面对着科研与教学的双重压力,他们急需有着多年丰富经验的年长教师的指导。

而这也正是我校空缺的。

图八:现状的四个年龄段教师占比构成图图九:2015年四个年龄段教师占比构成图图十:四个年龄段教师今后三年数量变化柱形图4、生师比我校现有的34个本科专业,目前有19个专业达到了学校对于生师比的要求(文科35:1,理工科28:1),占到总数的55.88%,还有近一半专业的专业包括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英语、汽车服务工程、交通工程、金融工程、国际商务、会计学、物流管理、汉语言文学、工业设计、广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15个专业师资数量存在不足,但根据各学院的规划,近3年在师资的数量上有所改善,其中29个专业,生师比逐年下降,另外有4个专业(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统计学、会计学(中美合作办学))逐年升高,1个专业(文化产业)连续3年持平。

这34个专业中,到2015年有28个专业达到学校要求,占比为82.35%。

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金融工程专业、会计学专业、物流管理专业、英语专业以及国交学院的会计学专业(国交学院)等专业在未来的三年内仍然不能达到此标准。

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统计学由于是新办专业,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大,生师比升高属于正常,国交学院的会计学专业由于是借用经管学院师资,所以在师资建设时需要和经管学院充分沟通。

0102030405060电气工程电子科学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建筑学工程管理材料成型机械制造汽车服务车辆工程化学工程油气储运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应用统计金融工程国际贸易国际商务会计学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汉语言工业设计广告学文化产业英语日语德语会计(中美)图十一:现在我校各专业生师比柱形图5101520253035404550电气工程电子科学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建筑学工程管理材料成型机械制造汽车服务车辆工程化学工程油气储运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应用统计金融工程国际贸易国际商务会计学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汉语言工业设计广告学文化产业英语日语德语会计(中美)图十二:2015年我校各专业生师比柱形图二、学院的意见反馈在调研过程中,二级学院发表了很多建议和意见,特别是操作过程中的碰到的一些具体困难,整理汇总如下:1、教师队伍的质和量都存在问题(1)正高职称人员偏少,大部门专业缺少学科带头人,直接影响了二级学院团队建设。

(2)专业管理队伍薄弱,缺乏高学历的管理人才。

实验室和大型仪器管理人员等教辅和科辅人才匮乏,造成学院无法开放实验室,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

(3)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所占比例偏低。

(4)部分学院部分专业缺编严重,造成生师比远远达不到要求。

2、师资引进速度较慢,一是学校对应聘人员的要求逐年提高,而待遇却不足,二是配偶工作问题不能解决。

部分专业招聘门槛过高,优秀的硕士生无法进来如建筑学。

3、教师实践能力培训不足。

从教师参加培训情况看,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理论、学历培训、其他各类短期培训及业务培训,实践能力培训参加很少。

4、青年教师培养任重道远,近几年学校引进了一大批博士,并成为各专业的教学骨干,但是由于在职称评聘中指标过少,这些博士们评副高职称的压力较大,导致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

5、社科部人员流动比较频繁。

近3年共引进了12名教师,但其中有6名由于各种原因调离学校,3名教师因担任学校行政工作调离,实际增加只有3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6、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授专业不对口,影响教学效果。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对策1、部分专业的师资数量还有缺口建议:加大引进力度,对紧缺专业人才适当采取政策倾斜。

建议:进一步明确并落实科研岗和双肩挑管理干部的课堂教学工作量的要求。

建议:学校能够建立起更加灵活的兼职教师、外籍教师聘用及考核制度,学院要重视兼职教师的引进和管理工作,以弥补师资数量不足和教学与社会实际脱节的问题。

2、还有部分专业其带头人水平不突出,还有9个专业没有教授建议:优先引进高职称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和以及具有海外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创造条件帮助本校专业骨干老师迅速成长。

3、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建议:鼓励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提升自身的实践工程能力。

建议:重视实验室管理人员、实训指导人员等教辅科辅人才的培养,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教辅科辅人才的良性快速发展,逐步组建起一支能适应工程技术大学特点的工程技术指导队伍。

4、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普遍不高建议:搭建各类平台帮助广大青年教师尽快过好教学科研关,迅速成长;进一步完善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制度。

附件一:未来三年各专业教师职称结构变化数据统计表15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办公室11.30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办公室 11.3015附件二:未来三年各专业教师学历结构变化数据统计表15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办公室11.30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办公室 11.3015附件三:未来三年各专业教师年龄结构变化数据统计表15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办公室11.30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办公室 11.3015附件四:未来3年各专业生师比数据统计表注:标注为红色的专业为未达到学校规定理工类28、文管类35的师生比标准。

15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办公室11.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