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教学大纲
2014年制订
课程代码:091302
课程名称:美术鉴赏与批评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开课单位:艺术学院艺术系
开课对象:美术学专业三年级
先修课程:外国美术简史
课时:30学时
选定教材:《美术鉴赏》,张道一,北京,高教出版社, 1998 年,第一版
参考书:《中国美术史》,高教出版社,1998 年,第一版
《外国美术史》,高教出版社,1998 年,第一版
《艺术概论》,孙美兰,北京,高教出版社,1998 年,第一版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一版
课程概述:本课程以中、西方美术史和美学思想发展变化概况为主线来欣赏评析美术发展史上的经典美术作品以及介绍著名艺术家生平追求。
陶冶学生艺术、道德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激发高尚、健康的人文精神。
初步了解世界优秀美术遗产。
教学要求:了解美术一般概念、美术的本质,美术在艺术大家庭中的位置,美术鉴赏的对象等内容。
美术欣赏基础知识,什么样的作品为好作品,如何欣赏美术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
掌握美术分类的多种方法及主要门类的性质 , 特点。
了解艺术语言的含义及作用。
把握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流派对对作品作出具体适当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美术鉴赏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鉴赏的概念和各个时期作品的形式美,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美术作品的风格。
难点是认识理解形式美的法则,中外美术作品的艺术精神。
学时分配: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美术一般概念、美术的本质,美术在艺术大家庭中的位置,美术鉴赏的对象等内容。
掌握美术欣赏基础知识,什么样的作品为好作品,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包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
教学内容:
第一章、美术鉴赏的基本理论-绪论学时:2学时
第二章美术是一种文化
教学要求:了解美术的文化内涵 , 了解美术的功能和作用。
掌握了解美术所具有教育功能社会功能、认识的功能和审美的功能及其社会功能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内容:
一、美术所具有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
二、美术的文化内涵
三、怎样鉴赏美术
第三章美术的分类与艺术语言
教学要求:了解美术分类的多种方法及主要门类的性质,特点。
了解艺术语言的含义及作用。
掌握纯艺术和使用艺术所包括的具体六大门类以及各自的性质特点。
教学内容 :
一、美术主要门类的性质 , 特点 .
二、艺术语言的主要表现
第四章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美
教学要求:
了解美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美的概念及其法则,在不同时期形式美所具有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特征。
掌握美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美的概念及其法则。
教学内容:
一、形式美的法则 : 多样与统一、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平衡、对比与和谐、反复与联系、统觉于与错觉
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五章美术的风格与流派
教学要求:
把握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流派对对作品作出具体适当的分析和评价,掌握艺术风格的基本概念。
了解文艺复兴以来的绘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流派风格。
教学内容:
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起源 , 特征 , 代表画家及其作品 .
二、现代派美术的基本类型 : 表现主义艺术 , 抽象艺术 , 梦幻艺术。
代表人物及作
品。
第六章绘画鉴赏—中国传统绘画学时:10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中国绘画的构图、线条、色彩、笔法、墨法等手法掌握认识中国绘画的独特魅力。
教学内容:
一、史前美术 , 夏商周三代美术
二、秦汉美术
三、魏晋南北朝 , 隋唐美术
四、宋元美术
五、明清美术
第七章绘画鉴赏—西方绘画学时:10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西方从史前壁画到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主义和写实主义绘画及 19 世纪以来西方印象派和现代主义主要画家、经典绘画作品。
掌握西方古典主义绘画与古典雕塑的内在联系,古典主义绘画和写实主义绘画的主要特点及 19 世纪以来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主
要画家和主要作品,后印象派到现代主义绘画的转变。
教学内容:
一、史前美术 , 埃及艺术 , 希腊艺术 , 古罗马艺术 , 巴比伦艺术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三、17,18 世纪的欧洲美术发展
四、十九世纪欧洲美术 : 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五、印象派 , 新印象派 , 后印象派
六、二十世纪近现代美术的发展
第八章绘画鉴赏—版画、插图、连环画、漫画、年画、宣传画学时:1学时教学要求:
了解大画种” 与” 小画种” 的划分标准。
了解版画、插图、连环画、漫画、年画、宣传画的不同特点。
掌握版画、插图、连环画、漫画、年画、宣传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内容:
一、版画、插图、、、
二、连环画、漫画
三、年画、宣传画
第九章雕塑鉴赏学时:1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艺术的经典作品,从埃及雕塑到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罗丹以及现代雕塑等不同艺术风格,时代背景和风格的流变。
中国雕塑艺术从石器时代洞穴艺术中的浮雕、圆雕到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的石质、陶质、木质等不同质地、时代背景、风格的变化。
掌握圆雕与浮雕的特点,雕塑题材的划分,纪念性雕塑与装饰性雕塑,雕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埃及雕塑、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罗丹以及现代雕塑等不同艺术风格.
二、不同时期不同人文思想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变化.
第十章建筑与园林艺术鉴赏学时:1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各自的特点、个性和千年流变。
掌握能够欣赏不同时代和民族的建筑,欣赏它们所包含的象征美、形式美。
教学内容:
一、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庭式、哥特式、巴洛克、洛克克
二、中国园林
三、从民居到宫殿的演变
第十一章工艺美术与生活艺术学时:1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工艺美术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百工”的概念及起源。
中国官工体系的起源及发展。
教学内容:
一、由“材美工巧”与“争奇斗巧”来看待工艺美术的文与质的对立与融汇
二、在新的社会时期,历史条件下来重新审视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对发展新时代的工艺美术的启发和作用。
第十二章工业艺术设计学时:1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工业艺术设计的概念:工业时代科学技术和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结合而产的边缘学科。
与人的衣食住行用密切相关,从而培养一种宽泛的艺术格调和审美情趣。
掌握:工业艺术设计的概念及其领域
教学内容:
一、从“包豪斯“学校看工业设计中的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二、由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流派的变化面向未来看待其发展趋势。
第十三章汉字艺术鉴赏学时:1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文字的书写艺术。
特指以毛笔表现汉字的艺术。
掌握书法既有语言文字所具有的实用价值,也具有的欣赏性的艺术价值。
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公元前后流行到日本等国,至今不衰。
表现手段:与通常写字有一定的区别,书法必须具备用笔、结构、章法、墨法等表现手段。
教学内容:
一、书法和印章是汉字艺术鉴赏的重点。
了解不同风格书法的特点、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
二、了解篆刻的起源发展及其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
第十四章摄影美鉴赏学时:1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从摄影艺术诞生至今对人们众多生活领域的影响。
掌握不同摄影艺术的分类。
摄影艺术的不同风格流派。
摄影艺术美的形态及审美方式
教学内容:
一、摄影艺术美的形态:实态美、真切美、精练美、肌理美、线形美、光影美、瞬间美、动势美、形式美、技艺美。
二、审美方式
第十五章民间美术鉴赏学时:1学时
教学要求:
了解从民间艺术的根源,掌握原始美术到民间美术的联系,民间美术的种类和特点。
教学内容:
一、民间美术的种类和特点 .
说明
课堂讲授为主。
为加强直观教学 , 充分运用幻灯、录象、 VCD 和多媒体课件等手段 ,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 . 学生以课堂讨论形式参与作品赏析评价。
制订部门:
执笔:郭高鹏 2014年8月
审阅:袁志正 2014年8月
审批:李世鹏
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