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耳尖放血+甩手操 [修复的]

耳尖放血+甩手操 [修复的]


1
耳尖放血疗法 的作用机理
通过祛瘀以通经,因淤血是病理产物,又可成为致病 因素,若淤血阻滞经络,最后的办法莫过于刺破血络, 以泻血祛瘀。正如《素问·调经论》曰“刺留血奈何?” 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
以成其疾。”
若无淤血,由于气血相互依存,在实证时,《素问·阴
2 阳应象大论》曰:“血实宜决之。”即通过决血以调
1、好气色——平甩操 平甩操是传统甩手操中最为经典的动作,坚持每天练习平 甩操,调动全身肌肉,可达到加速气血循环,全身通畅的 效果。
【平甩操动作要领】 1、双脚与肩同宽,平行站立,呼吸自然。双手举至胸前, 与地面平行,掌心朝下。 2、然后让手像钟摆似的自然往后甩,甩到哪里算哪里,保 持放松,不要刻意用力往后抬。甩到舒服的位置,利用惯性, 把手甩回胸前。双手轻松打直,保持平行,五指微微舒展。 3、甩到第五下,手往后甩的同时双膝微微下蹲,轻松的上 下弹动两次。 4、每回至少甩十分钟(约五百下),一日甩三回。练完之后, 为自己来一杯温开水,更有助于全身气血循环、稳定气机。
根据实验证实,甩手运动有很多好处:
一、能使大脑在有节奏的兴奋和抑制中,增强人体脑内啡呔的产生,达到镇静、 安神、稳定情绪的功效。帮助肿瘤病人缓解压力,释放情绪。
二、甩手过程能积极活动筋骨,有助于人体手上经络气血的循环与通畅,对心 肺健康十分有益。
三、练习甩手操能促使肩肘关节及腰腿关节的活动及手臂的震动,一些肩膀酸 痛的人,在坚持正确甩手一段时间后,疼痛也得到了一定缓解。甩手操对我们 的身体好处多多,而学习起来又十分简单,尤其对中老年人和久坐的人最适宜。
耳尖放血
目录
CATALOG
01
机理
注意
03 事项
05
02
概念
04
操作 方法
养生甩手操
传统医学以为,耳部是全身经络汇聚之处,耳尖在耳 廓微经络中为肝经所主,故能起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 作用。且凡治病,必先去其血,故耳尖穴点刺放血使邪 有出路,邪热外泻,达到清热解毒、平肝熄风、调和气 血、调整阴阳的目的。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 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4、护关节——前后甩手操 前后甩手操可解除肩关节黏连,使前上举、后 伸功能障碍得以恢复。
【前后甩手操动作要领】
练习时需站立,肩松,两手臂下垂伸直于体侧,双 手臂前伸上抬,甩至头顶上方,同时配合挺胸仰头, 再将双臂返回前甩至下后方,同时配合伸腰低头活 动,如此连续甩手7~14次。
5、炼肩膀——画圈甩手操 画圈甩手操,可以活动开你的肩部关节和肌肉,提高肩 部力量。
【画圈甩手操动作要领】 双臂在身体两侧画圈式来回甩动,不需要太快,画圈动 作应像太极拳一样,缓慢、深长,每次可顺时针或逆时 针方向各划15~20圈,每天3~5次。
6、要减脂——左右甩手操 左右甩手操能调动全身肌肉,长期坚持,可以减脂 塑形,让你的形体更美丽。
【左右甩手操动作要领】 双臂轮流向身体一侧上抬,向右抬时,右腿也一 起配合上提,反之亦然。
7、强心脏——屈肘甩手操 练习屈肘甩手操时,由于双臂耗费的力量较大,对身体血循环 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多多练习,能让你的心脏也得到很好的锻 炼。
屈肘甩手操动作要领】 双臂弯曲90°于腹前,双手握拳,交替着向身体两侧甩 开。 甩手操不断用手的劲力扩张胸肺,增强血液循环,由于 心的鼓动,再藉由气动来帮助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气血 通畅,疾病自然也就少了。
气,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
耳穴放血的方法
1、按摩耳廓
先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
2、消毒
双手消毒后戴上无菌指套或手套后(指套一般只戴接触 穴位的指头即可)。 用酒精棉签仔细擦拭穴位及其四周严格消毒。
3、针刺手法
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 穴位迅速刺入约1~2mm深,随即出针。
4、血
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 棉球吸取血滴。 出血量一般根据患者病情、体质而定。 每次放血约5~10滴,每滴如黄豆大小,约5毫米直径大小。
耳尖放血疗法的注意事项
1.医生手指和病人治疗部位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2.病人治疗时取仰靠坐位,防止发生晕针; 3.挤压时不能局限于耳尖局部,应从较远的范围向 耳尖进行轻微的挤按,尽可能减轻或消除疼痛等不 良反应的发生。
可能发现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小血肿: 当病人耳郭小而薄、血液循环不佳、出血量 不足时,为了达到一定的放血量,对耳尖部 位进行挤压,有时会导致放血部位小血肿。 这时应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血肿部位 1分 钟,以防止血肿变大。一般血肿会在2天以 后消失。
现代医学认为,耳尖所在位置,相当于自主神经的 高级中枢,对调节人体内脏功能和情绪有重要作用。按 照生物全息律的原理,人体在耳部的缩影不仅是一个倒 置的胎儿,同时也是一个正置的胎儿。耳尖穴恰是头部 巅顶与会阴的位置,是人体上下多条经脉的结合点,所 以针刺耳尖穴有一穴多用之效。
概念
耳尖穴,耳穴之一,是针灸临床常用的穴位 之一。《针灸大成》云:“在耳尖上,卷耳 取之,尖上是穴。”即:患者正坐或侧伏, 折耳向前,于耳廓上端取穴;或之:将耳轮 向耳屏对折时,耳廓上面的顶端处。
2、要排毒——弯腰甩手操 促进全身气血运行,通经活络。放松上半身,特别是两 手在动时,活络整个上半身的肌肉,进而带动上半身的 经脉气血,血管的舒张收缩,神经的调控及淋巴的流动。
【弯腰甩手操动作要领】 两脚分开站立,上半身前倾。双臂自然下垂,在体 前做左右摆动的交叉甩手运动。幅度逐渐加大,连 续做20~30次。 注意,初练时,甩动的角度可以小一点,久练后, 甩手的频率与幅度即可越来越大。表面看是手在动, 其实所有手部肌肉都牵连着颈、肩、胸、后背在动。
3、防健忘——弓步甩手操 每天练习5分钟弓步甩手操,会感到神清气爽,精神抖擞。
【弓步甩手操动作要领】 扎马步,十趾轻轻抓地,微微提肛,舌抵上腭。缓缓上抬手 臂至与肩平行,再自然甩落至身后,来回反复。 弓步甩手操1次练习5~10分钟,1天2~3次。这套动作可以活动 手三阴手三阳六条经络,因此能调节气血,平衡阴阳,升清 降浊,健脑提神。
禁忌症
1
2
3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合并肝、肾和造血 系统严重原发疾病 及精神病患者
身体特别虚弱及有 出血倾向者
甩手操
最早源自《易筋经》,它能增强血液在体内甚至是微血管的循环,直至人体 末梢。中医认为,在气血快速流通的作用下,一些坏死细胞、体内垃圾就会 被排出人体。而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甩手时可使全身肌肉松驰,扩张胸 肺,增强血液循环,血液就会加速顺畅流通全身,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很多好 处。
谢观 谢

耳尖穴具有抗炎退热、抗过敏、镇静醒脑、明目 止痛、降血压、止眩晕等功效,主治眼、面颊、 咽喉病、脑神经病症、皮肤病等。尤其对发热、 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等效果好。
耳尖穴最常用的刺法是刺络疗法,又称其为放血、 刺血疗法,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 法,具有清热解毒、镇静止痛、消坚散结,降血 压等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