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中招评估方案(讨论稿)

2014年中招评估方案(讨论稿)

2014年中招综合评估方案
(讨论稿)
一、指导思想
中招综合评估旨在全面、科学地评价初中与乡镇的教育教学质量,控制初中生辍学和初中毕业生回校复读,促进乡际间和初中校际间的公平竞争,保证全县初中有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全面提高初中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估分组
结合各学校规模与教育教学现况,按县一中和县二中、县实验中学招生区域将所有中心校和初中学校划分两个评价平台,中心校分成西部、东部两组进行评价,初中学校在每个平台内分别分成三组进行评价。

(一)中心校分组
1、县一中招生范围内:
水冶镇、都里乡、铜冶镇、蒋村镇、许家沟乡、磊口乡、马家乡、善应镇、曲沟镇
2、县二中、县实验中学招生范围内:
伦掌镇、安丰乡、洪河屯乡、柏庄镇、韩陵镇、崔家桥镇、永和乡、瓦店乡、吕村镇、辛村镇、北郭乡
(二)初中学校分组
1、县一中招生范围内:
第一组:水冶镇一中、曲沟镇二中、水冶镇三中、铜冶镇一中、善应镇一中、马家乡一中、许家沟乡一中、蒋村镇一中
第二组:曲沟镇一中、水冶镇二中、水冶镇洹滨中学、许家沟乡三中、许家沟乡二中、磊口乡一中、铜冶镇二中第三组: 蒋村镇二中、都里乡一中、马家乡三中、都里乡三中、水冶镇五中、都里乡二中、磊口乡三中、磊口乡二中
2、县二中、县实验中学招生范围内:
第一组:吕村镇一中、白璧镇一中、永和乡一中、二中附中、北郭乡一中、安丰乡一中、辛村乡二中、辛村乡三中、辛村乡一中、崔家桥镇一中
第二组:韩陵镇一中、吕村镇二中、柏庄镇一中、崔家桥镇二中、瓦店乡二中、安丰乡三中、崔家桥镇三中、白璧镇二中、伦掌镇一中、安丰乡二中
第三组:瓦店乡一中、柏庄镇二中、伦掌镇四中、永和乡二中、洪河屯乡一中、白璧镇五中、洪和屯乡三中、伦掌镇二中、伦掌镇三中、洪河屯乡二中
注:伦掌镇中心校和所属初中学校根据其报考县一中和县二中、县实验中学人数情况进行分组。

三、评估内容和方法
(一)评估内容:对乡镇、初中中招考生考试成绩的优良率、及格率、平均成绩、正取生录取率、普通高中录取报到率、优秀生源奖励积分等六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二)评价方法:
1、优良率:中招成绩优良人数与本届学生应考人数之比,分值为20分。

2、及格率:中招成绩及格人数与本届学生应考人数之比,
分值为20分。

3、平均成绩:中招考试学生总分与本届学生应考人数之比,分值为20分。

4、正取生录取率:中招考试正取生人数与本届学生应考人数之比,分值为10分。

5、普通高中录取报到率:正式录取学生实际报到入学人数与本校(乡镇)被普通高中正式录取人数之比,分值为10分。

6、优秀生源奖励积分:分值为20分。

第1、2、3、4、5项分值计算只限于应届初中毕业生,第5
项分值计算只限于到我县被录取的普通高中报到的学生。

四、评估得分计算方法: 学校(乡镇)某项得分= x 该项分值。

五、奖励:
依据中招综合评估结果,对于在中招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荣誉表彰和物质奖励。

其中,中招综合评估先进单位的奖项设置为:设中招综合评估优秀奖,中心校6名(东西部各3名),初中学校6名(每组1名);设中招综合评估进步幅度奖,中心校2名(东西各1名),初中学校6名(每组1名);设中招综合评估优良奖,初中学校6名(每组1名);设中招综合评估单科成绩优秀奖,每科6名(每组每科1名)。

注:中招综合评估虽不是小组第一、但名列全县前六名的初中学校,同样授予该校中招综合评估优秀奖。

中招综合评估虽不是小组第二,但名列全县前十二的初中学校,同样授予该
该单位该项比率全县该项比率最大值
校中招综合评估优良奖(可以扩大表彰面)
中招综合评估先进个人的奖项设置为:设中招综合评估优秀班主任奖18名;设中招综合评估单科成绩优秀任课教师奖,每科12名。

六、其它
(一)“应考人数”为七年级入学时所办学籍人数减去10%允许不考人数和我县职业学校春季免试招收的应届生人数(严格参照七年级入学时所办学籍名单)。

(二)春季招生报名后又参加中考的学生,该生不计入所在学校职业学校招生人数。

(三)凡评估当年初中一年级招生出现特大班额的学校和中心校,评估成绩一票否决,受奖名额依次递补。

(四)连续两年中招综合评估为小组(全县)倒数第一(后三)的学校,给予该校黄牌警告;连续三年中招综合评估为小组倒数第一的学校,局党委调整该校领导班子。

二0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优秀生源奖励积分办法:分值为20分。

1、把全县中招成绩前500名学生,分成1-10名,11-50名,51-100名,101-300名,301-500名五个层次,五个层次的每名学生分别积10、5、3、
2、1分。

2、按进入全县前500名学生情况,把各初中学校累计积分与该学校本届学生学籍数之比,排名分成1-5名,6-10名,11-15名,16-20名,21-25名,26-30名,31-35名,36-40名,41-45名,46名及以后十个层次,分别按20、18、16、14、12、10、8、6、4、2分计入优秀生源积分。

3、按进入全县前500名学生情况,把各乡镇中心校累计积分与该乡镇本届学生学籍数之比,排名分成1-2名,3-4名,5-6名,7-8名,9-10名、11-12名、13-14名、15-16名、17-18
名、19-20名十个层次,分别按20、18、16、14、12、10、8、6、4、2分计入优秀生源奖励积分。

4、以上各项分值计算只限于到我县被录取的普通高中报到的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