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之极值法江苏省特级教师 戴儒京高中物理中的极值问题,是物理教学研究中的活跃话题。
本文通过例题归纳综合出极值问题的四种主要解法。
一、 二次函数求极值二次函数aacb a b x ac bx ax y 44)2(222--+=++=,当a b x 2-=时,y 有极值ab ac y m 442-=,若a>0,为极小值,若a<0,为极大值。
例1试证明在非弹性碰撞中,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两物体粘合在一起)动能损失最大。
设第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m ,速度为1V 。
第二个物体的质量为2m ,速度为2V 。
碰撞以后的速度分别为'1V 和'2V 。
假使这四个速度都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22112211V m V m V m V m (1)如果是完全非弹性碰撞,两物体粘合在一起,(1)则变为V m m V m V m '+=+)(212211,即212211m m V m V m V ++=' (2)现在就是要证明,在满足(1)式的碰撞中,动能损失最大的情况是(2)式。
碰撞中动能损失为ΔE k =()22()22222211222211'+'-+v m vm v m v m (3) 转变为数学问题:ΔE k 为v 的二次函数:由(1)得:v 2ˊ=2112211)(m v m v m v m '-+ (4)将(4)代入(3)得:k =++++-'12221112'1211)(2)(v m v m v m m v m m m m [2222112222112)(22m v m v m v m v m +-+] 二次函数求极值,- 2 - 当v 1ˊ=)()(212211m m v m v m ++ (5) 时∆E k 有极大值。
回到物理问题,将(5)代入(4)得v 2ˊ=)()(212211m m v m v m ++此两式表明,m 1和m 2碰后速度相等,即粘合在一起,此时动能损失(ΔE k )最大。
二、 由公式0)(2≥-b a 得ab b a 222≥+ 当b a =时,22b a +有极小值ab 2,若ba 1=,此时极小值为2。
同理,ab 的极大值为222b a +。
例2 求弹性正碰中m 1所传递给m 2的动能最大或最小的条件。
设一个质量为m 1,动能为Ek 的物体与一个质量为m 2的不动的物体正碰,假定发生的是弹性碰撞,试讨论m 1传递给m 2动能最大或最小的条件。
设m 1原来的速度为V 1,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分别为'1V 和'2V ,根据弹性正碰中的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有方程组:⎪⎩⎪⎨⎧+'='+'=2'22211211221111212121V m V m V m V m V m V m解此方程得:121211V m m m m V +-=', 121122V m m m V +='m 1传递给m 2动能,即为m 2获得的动能:Ek m m m m V m m m m V m Ek 221212121122222)(4)2(2121+=+='='。
现在求'2Ek 的极值条件和极值。
Ek m m m m Ek m m m m m m Ek 12212221212122424++=++='当m 1= m 2时1221m m m m +有极小值2,所以当m 1= m 2时,'2Ek 有极大值Ek ,即m 1- 3 -传递给m 2动能最大的条件是二者质量相等。
此时m 1的全部动能传递给m 2,也就是说:碰撞之后'1V =0,12V V ='。
这在物理学史上有一段趣闻,在成立不久的英国皇家学会的一次例会上,一位工程师的表演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两个质量相同的钢球A 和B ,分别吊在细绳上,静止时紧靠在一起,使A 球偏开一个角度后放开,它回到原来的位置时撞上B 球,碰撞后A 球静止下来,B 球摆到与A 求原来高度几乎相等的高度。
惠斯通通过对此现象的研究和解释中确定了动能的定义。
此问题可扩大到第二个物体原来不静止的情况。
设m 2碰前的速度为V 2,则方程组变为: ⎪⎩⎪⎨⎧'+'=+'+'=+22221122221122'21221121212121V m V m V m V m V m V m V m V m其解为:221212121'12V m m m V m m m m V +++-=22112121122V m m m m V m m m V +-++='则2222'22222121V m V m Ek Ek Ek -=-'=∆,将'2V 的表达式代入此式,并且以Ek 1代入21121V m ,以2Ek 代入22221V m ,得: 2122121212122121)()(2)()(4V V m m m m m m Ek Ek m m m m Ek +---+=∆,当m 1= m 2时,因后项为零,前项取最大值,故Ek ∆取最大值。
此时,m 1把原来m 2多的那部分动能全部传递给m 2。
三、 三角函数求极值:三角函数x y sin =,当0=x 时,y 取最小值0,当2π=x 时,y 取最大值1,(x 在0到2π范围内),同理,0,cos ==x x y 时,y 取最大值1,2π=x 时,y 取最小值0。
例3 在倾角θ=300的斜面上,放置一个重量为200牛顿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33=μ,要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移动,所加的力至少要多大?方向如何? 设所加的外力F 与斜面夹角为a ,物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N F- 4 -G由于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有方程组:⎪⎩⎪⎨⎧==-+=--N f m g a F N f m g a F μθθ0cos sin 0sin cos解此方程组,消去N ,得: aa mg F sin cos )cos (sin μθμθ++=,因为θ为已知,故分子为定值,分母是变量为a 的三角函数,令)sin(1)sin cos cos (sin 1)sin 1cos 11(1sin cos 22222a a a a a y ++=⋅++=++++=+=ϕμϕαϕμαμμμμμ其中,211sin μϕ+=, 21c o s μμϕ+=即 μϕ1=tg ,当090=+ϕa 时,即 ϕ-=090a 时,y 取最大值21μ+,F 最小值为21)c o s (s i n μθμθ++mg ,由于33=μ,即3=ϕtg ,所以060=ϕ将200=mg N , 030=θ,33=μ,代入上式得:当000306090=-=a 时,F 最小值为3100N ,约为173N 。
四、导数法求极值:一般的函数)(x f y =,求一阶导数)(x f y '=',令其为零时的x 值0x ,即为y 取极值的条件;再求二阶导数)(x f y ''='',当0x x =时,若0>''y ,则上述极值为极小值;若0<''y ,则为极大值。
- 5 -例4 在用滑线式电桥测电阻的实验中,触头在滑线中点附近平衡时,实验误差较小。
I g x1l 2l证明:设滑线长为l ,触点一边长为1l ,则另一边长为12l l l -=。
当电桥平衡时,待测电阻x R 的计算式是:12l l RR x =,求其全微分为: 12122112dl l Rl dl l RdR l l dR x -+==∆x R 12122112l l Rl l l RR l l ∆-∆+∆两边同除以12l l RR x =,得: 2112l l l l R R R R x x ∆+∆+∆=∆,这就是待测电阻的相对误差的表达式。
因RR∆与滑线长度的读数误差无关,故此项不再考虑,将12l l l -=代入,并考虑到21l l ∆=∆(同一尺上的读数误差),得上式中后两项之和(设为r )为:11l l l lr ∆-=,设1l ∆的系数为111)(l l l l R -=, 求R 对1l 的导数:21121)()(l l l ll l l dl dR -+-==21211)()2(l l l l l l --,-6 - 当21ll =时,值为0,此时R 有极值,再求二阶导数: 212dl R d =414112*********)()]()(2[)2()(2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l ----⋅--- 当21ll =时,大于0,故此时R 有极小值,即说明滑动触头在中点平衡时,实验误差最小。
除了上述四种基本方法以外,还可以用不等式求极值,也可以根据物理中的临界条件求极值,等等。
从上述例题可以看出:用求极值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在于: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首先要正确地分析物理过程,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或物理图景,恰当地运用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正确地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才能用极值方法去解。
五、平抛运动中的极值问题例1.一探险队员在探险时遇到一山沟,山沟的一侧竖直,另一侧的坡面呈抛物线形状。
此队员从山沟的竖直一侧,以速度v 0沿水平方向跳向另一侧坡面。
如图所示,以沟底的O 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Oxy 。
已知:山沟竖直一侧的高度为2h ,坡面的抛物线方程为y=221x h,探险队员的质量为m 。
人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
(1) 求此人落到坡面时的动能;(2) 此人水平跳出的速度为多大时,他落在坡面时的动能最小?动能的最小值为多少?【解析】- 7 -(1) 平抛运动的分解:t v x 0=,2212gt h y -=(注意:此处不能像通常那样写成221gt y =,因为本题是以图中的O 点为坐标原点,以向上为正方向。
而通常的公式221gt y =是以抛出点为原点、以向下为正方向得到的),得平抛运动的轨迹方程22022x v g h y -=,此方程与坡面的抛物线方程为y=221x h的交点为ghv v h x +=20224,gh v hv y +=20202。
根据机械能守恒,k E mgy mv h mg +=+⋅20212 解得)(ghv h g v m E k +-=202220421 (2)【解法1:配方法求极值】动能公式可改写为gh ghv gh gh v m E k 3}22122020++-+=(,当gh v =0时,括号内的值为0,平方项取极小值,这时,动能取极小值mgh E k 23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