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信赖lài恍惚huǎng妒忌jìB、羁绊jī沟壑huò羞愧kuìC、窥伺kuì剽悍hàn阔绰chuòD、畸形qí苫蔽bì庇荫bì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3分)A、辩别是非高谈阔论不知所措持之以恒B、锲而不舍为民请命求神拜佛圆满结束C、牵强附会张冠李戴以德报怨兴风作浪D、信口雌黄同舟共济恩宠荣禄孜孜不倦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4、下列各句对“基本”一词用得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讲的生活基本能使同学们分享。
B、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基本不出门。
C、他的家境基本困难,急需各位同志的援助。
D、我们班的同学基本去过庐山。
5、古文默写。
(4分)⑴江山代有才人出,。
⑵,野渡无人舟自横。
⑶峨眉山月半轮秋,。
⑷,落花时节又逢君。
答:7、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材料,你能用简明扼要的一句话来概括从中得到的启示吗?(3分)猫头鹰的样子不招人喜欢,叫声凄厉,被视作“不祥鸟”,然而它是益鸟;蝴蝶艳丽多姿,翩翩起舞,招人喜爱,然而它是害虫。
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答: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14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第二天,我晌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
”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
我们请客。
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
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
”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
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
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
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
”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我”和一帮农家少年用了八公公的航船看戏,途中因为煮豆又用了八公公的盐柴,并想好了应付八公公追究的对策,但“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这句话暗示出八公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答:2、对双喜等偷了自己的豆,六一公公没有过多追究,只说道:“又不肯好好地摘,踏环了不少。
”表现六一公公什么品格?(3分)答:3、“我”吃的豆是一样的豆,但为什么吃了母亲煮熟的豆“我”却觉得没有昨夜的那么好吃?(3分)答:4、社戏中刻画了一群农村少年的形象,表现了“我”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但为什么又要刻画六一公公呢?是否多余?(3分)答:5.阅读上段文字后,试概括六一公公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6分)儿子的创意毕淑敏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我说:“是啊是啊,很勇敢。
可世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
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
”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
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
”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我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金牌银牌历来都只有一块,多么激烈的争夺。
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
”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
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卖斋饭,让参观的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
比如……”我打断他说:“别比如了,人家征的是建筑创意,要像悉尼的贝壳状大歌剧院,有独特的风格。
我记得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还侈谈什么建筑!”十几岁的儿子好脾气,不理睬我的挖苦,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地下……”我说:“噢,那不成了地下宫殿?”儿子不理我,遐想着说:“博物馆和大地粗糙的岩石泥土间要留有空隙,再用透明的建筑材料砌外墙,这样参观的人们时时刻刻会感到土地的存在,产生一种神秘感。
从底下向阳光明媚的地面攀升,会有人的自豪感。
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象征着人类将向宇宙探索……”。
他在空中.比画了一个上大下小的图形。
我不客气地打断他:“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矿泉水涌出来。
你想过没有?再说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可以长久地保持你所要求的透明度?还有你设计的飞梯,空中螺旋状,空中的螺旋状,多危险!还有……”我叹了一口气说:“好了,随你瞎想了。
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当我们把这件事完全忘记的时候,接到了征文举办部门的第二封信。
信中说,我的儿子没能去拳加那天隆重的发奖仪式,他们深感遗憾。
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奖牌及奖金他们设法转来。
儿子放学回来,还没有摘书包,我就把信给他。
他看了一眼,然后淡淡地说:“银牌啊?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
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个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我瞠目结舌,停了一会儿才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1.通读全文,请概括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6个字。
)(3分)答:2、说自己很“勇敢”,从全文来看,他的“勇敢”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写出其中两点。
(3分)答:3.请分别列出文中母亲和儿子对“创意”的看法,并就他们其中的一种看法,谈谈你的意见。
(3分)答:4.从倒数第三段的划线句子中,你能看到“儿子”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列出两点,并分别作简要分析。
(4分)答:5.文中母亲对儿子参加创意征文赛的态度前后不同,请先把表现母亲态度的语句找出来,然后再用简洁语言归纳母亲态度变化的过程。
(3分)答:三、文言文阅读。
(25分)(一)(14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局、一抚尺而已。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分)间()曳()许许()几()2、解释文中画线词语的含义。
(4分)俄而:()虽:()名:()先走:()3、这段文字描绘的是一个,这样写旨在。
(2分)4、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侧面衬托的句子并说明其在文中的作用。
(3分)5、翻译文中最后两句话,并分析一下与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
(3分)(二)(11分)终不知车方孝孺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辊折而辕毁,无所可用。
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
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④。
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⑤己,不顾。
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敞车御之。
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注释】①越:越国。
②“辐”(fú)”与下文的“辊(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
③诸:相当于“之于”。
④相属:一个接着一个。
⑤绐(dài):欺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4分)(1)辐腐而轮败()(2)以为车固若是()(3)效而为之者相属()(4)越人以为绐己,不顾()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答:(2)及寇兵侵其境。
答:四、作文。
(70分)以《惊喜》为题,写一篇作文。
①从现实生活中选材,做到真实感人。
②力求新颖,不落俗套。
③字数600字左右。
一、知识积累1、A2、A3、C4、B5、⑴各领风骚数百年。
⑵春潮带雨晚来急⑶影入平羌江水流⑷正是江南好风景6、①健康的体魄,是高楼大厦的砖瓦;健康的心灵,是理想蓝图的原色;健康的人生,是巍然矗立的丰碑②美德之舟,往往驶向祥和的海湾;美德之弦,往往奏响美妙的人生;美德之钟,往往敲响尘封的感动③快乐是打开心灵枷锁的一句问候;快乐是融化友情坚冰的一个微笑;快乐是迈出人生误区的一声呐喊。
7、看人不能只看外表,应注重心灵8、略二、现代文阅读(一)1.宽厚善良2.既说明他宽厚善良,又说明他十分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3.因为昨夜是和农家小朋友一起在欢乐的气氛中吃豆,心情感到很快乐,而桌上的豆尽管一样,但缺少友谊欢乐感4.不多余。
文中借六一公公赞美老一代农民的淳朴、善良、宽厚、热诚的品格5.六一公公是一位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农民1、儿子不顾母亲的反对敢于参加保创意征文比赛并获得银奖。
2、①敢于参加激烈竞争的创意征文赛;②敢于靠自己力量去日本;③敢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④敢于想别人没有想过的事情3.①母亲的看法:创意是成熟的独特的见解(或发明创造),学生最大的创意是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②儿子的看法:创意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敢于想像,善于想像,有创造性的想像);③考生的意见:没有固定的意见5.①表现态度的语句:置之不理、看也不看、打断、挖苦、不客气地打断、叹了一口气、瞠目结舌②态度变化的过程:开始是不理睬,接着是阻挡,再到无可奈何,最后是刮目相看。
三、文言文阅读(一)1.jiànyèhǔjī2.很快即使说出先跑3.起火、救火的场面突出口技人的高超技艺4.“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几欲先走”衬托出口技者的技艺高超,模仿逼真5.略(二)1.(1)坏,毁坏。
(2)本来。
(3)模仿,仿效(4)理睬。
2.(1)用船运回家并向别人夸耀。
(2)等到敌人侵人他们的国境。
3.(1)不要不懂装懂,胡乱吹嘘。
(2)不要轻信.不能盲目模仿。
(3)不能凭主观判断事物,应认识事物的本质。
(4)不要自以为是。
(5)要听从劝告,接受正确的建议。
点拨:读懂选文,理解大意,归纳总结。
四、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