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食物中毒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及时处理和控制项目部食堂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保障广大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食品卫生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以便及时、正确、高效地处置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把中毒事件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第二条本预案为中交建设工程公司处理本公司项目部食物中毒事件应急救援工作的程序和组织原则。

第三条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患。

第二章应急工作程序
第四条应急小组成员:
(一)项目部成立应急小组,由项目部经理任组长,后勤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由生产队长、各工长、安全员及医务室工作人员组成。

(二)为了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领导、协调各部门处理食物中毒事件,公司特成立食物中毒防治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总经理顾建忠
副组长:总工游欣副经理李相伟
组员:朱云彪、夏仲、武玉娜
第五条前期工作:
(一)严把原料进货关。

项目部食堂采购食品要严格把关,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有关规定,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卫生安全关。

加强食品、原料的进货管理,做好进货登记。

严禁购买无照、无证商贩食品和原料。

(二)严把食堂仓库关。

项目部食堂采供组仓库、各食堂仓库的钥匙由专人保管,责任落实到人,仓库门口有明显标记,规定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食堂仓库。

定期对仓库里的原料进行检查,发现变质原料,及时处理,坚决杜绝变质的原料流入餐桌。

库房内应有存放各种佐料和副食的密闭器皿,应有距墙距地面大于20厘米的粮食存放台。

库房应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防投毒等措施,库房不得兼做它用。

(三)严把餐具消毒关。

项目部各食堂对炊具、餐具按规定必须及时清洗,进行严格消毒,确保餐具清洁卫生。

防止出现因交叉感染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故。

(四)严守生活区标准。

食堂必须具备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身体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证。

卫生许可证必须挂在制作间明显处,身体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证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食堂应配备必要的排风设施和消毒设施。

制作间必须有生熟分开的
刀、盆、案板等炊具及存放柜。

生熟食品必须分开加工和保管,存放成品半成品必须有遮盖。

第六条突发性事件的处置:
(一)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食堂必须立即停止一切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封存导致食物中毒或可疑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同时,保护中毒现场,及时向领导汇报。

总公司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力到现场处理事故,查清食物中毒的性质。

由主管领导按照卫生部《食物中毒处理办法》向上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对发现食物中毒症状的工人,做好登记工作。

并积极协助医务人员进行抢救工作和妥善安置中毒病人。

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现场调查处理,共同分析判断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

(三)根据查明的事故原因,向公司领导递交书面事故分析报告,对发生的事故做到“四不放过”,对食堂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引以为戒,并对造成中毒的班、组及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领导责任。

根据调查结果,如故意破坏造成中毒事故,将当事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如因工作疏忽造成中毒事故,对当事人进行扣除奖金、辞退或行政处分的处理。

(四)根据国家卫生部《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规定,
1、中毒人数超过30人的,应于6小时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2、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死亡1人以上的,应当于6小时
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3、中毒事故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的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4、其它需要实施紧急报告制度的食物中毒事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

第三章应急总结
第七条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件的教训,及时进行整改,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第四章附则
第八条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