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省兴义市语文高一上学期云期中考试试卷

贵州省兴义市语文高一上学期云期中考试试卷

贵州省兴义市语文高一上学期云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9高二上·西城期中) 下列各项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无误的一项是()A . 机械(jiè)分娩(miǎn)凌云气慨(gài)震聋发聩(kuì)B . 胆怯(qiè)揩油(kāi)弄堂(long)执拗(niù)C . 涅槃(pán)偌大(ruò)断垣残壁(yuán)载歌载舞(zǎi)D . 悲怆(chuàng)凋蔽(bì)砍伐殆尽(dài)率尔操觚(gū)2.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为多渠道促进我们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成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了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_____人员硕士学位的有关规定。

②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多次在这里 _____ 怎样镇压农民起义。

③铜鼓出土时口朝上,鼓面朝下,_____ 了铜鼓起源于铜釜的说法。

A . 学历策划证明B . 学力策划证实C . 学历策动证实D . 学力策动证明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某些“雷人”抗日剧虽然有可能提高收视率,但若靠调侃甚至是恶搞进行创作,无疑是背离了电视剧引领人们的精神境界健康发展的初衷。

B . 很多人违反了交通法,不但不以为耻,还振振有词地和交警叫板,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弱势心理在作怪。

C . 防范“舌尖上的腐败”,一方面要从源头上控制,建立起有效的预算监督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启动问责机制,真正做到令行禁止,让这种腐败失去生存空间。

D . 在中日关系陷入低潮的背景下,作为民族伤痛见证的“万人坑”在喧嚣的商业利益下消失,无疑会引发国人内心深处的伤痛,产生强烈的反感。

4. (2分)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梦的文化维度是文明进步,文化繁荣。

,;,;也需要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形态,满足民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①它的提升需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包容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流交融碰撞②传承优秀璀璨的中国文化③文明程度是国家的软实力④还需要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⑤吸纳一切体现人类先进文化的发展成果A . ③①⑤④②B . ①⑤②④③C . ①④⑤②③D . ①⑤③④②5. (2分)阅读郭沫若《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片断,作于1920年),选出对诗中意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A . “炉中煤”是诗人自喻,活埋地下多年,今朝重见天光,决心燃烧自身,报效国家。

B . “年青的女郎”,既实指作者心中的恋人,也虚指晨光熹微的祖国。

C . “黑奴的胸中”“火一样的心肠”,强烈抒发了诗人眷恋祖国献身祖国的深情。

D . “你的殷勤”表达了作者对“五四”以后的祖国的一种期待心情,这是诗人抒情的出发点。

6. (2分)下列句中划线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B .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愚:愚昧C .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疾:洪亮D . 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7. (2分)下列句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的是()A . 复驾言兮焉求B . 大王来何操C . 田园将芜胡不归D . 莫之夭阏者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8. (11分) (2016高二下·兰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

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

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

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

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

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

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

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

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

”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仪。

”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

”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

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

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

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

秦时已并天下。

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

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

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

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B .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C .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D .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王印(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

《荆轲刺秦王》:“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B . 足下,敬辞。

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

《战国策•秦策二》:“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C . 剖符,符,凭信。

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

《史记》:“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D . 北面,面北,面向北。

指臣服于人。

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

《史记•项羽本纪》:“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陆贾极具政治才干。

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 . 尉佗自傲自大。

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 . 尉佗亦能审时度势。

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 . 陆贾游说技巧高超。

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及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仪。

”②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③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置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阿房宫赋》)④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项羽之死》)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9. (8分) (2018高二下·友好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梅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注】《临江仙·梅》为李清照效仿欧阳修《蝶恋花》所作的数阕《临江仙》之一。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 起句效仿欧词,一字不改,以设问的口气连用三个“深”字,表现了庭院的深邃。

B . “云窗”一句通过描绘云簇窗前,雾绕高阁,描绘出庭院的缥缈清幽的特点。

C . 上阕第二句中的“迟”字不仅客观交代春来得“迟”,也表现了对春来迟缓的厌恶。

D . 上阕的第三句和下阕的第三句遥相呼应,均通过对“谁”的质问,借梅花表达了词人的愤懑之情。

E . 这首词用梅花暗喻词人自己,把独居的幽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2)本词除了运用设问的手法外,还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10. (10分) (2016高三上·巴彦淖尔期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琵琶女弹奏的音乐达到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②孔子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为人处世的原则: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③苏轼《赤壁赋》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认识到了个人的渺小,天地河海的辽阔。

④王维《使至塞上》中,诗人借两种自然景物自况,写出了飘零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⑤《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11. (20分)(2016·盐城模拟)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车窗外周国平①小时候喜欢乘车,尤其是火车,占据一个靠窗的位置,扒在窗户旁看窗外的风景。

这爱好至今未变。

②列车飞驰,窗外无物长驻,风景永远新鲜。

③其实,窗外掠过什么风景,这并不重要。

我喜欢的是那种流动的感觉。

景物是流动的,思绪也是流动的,两者融为一片,仿佛置身于流畅的梦境。

④当我望着窗外掠过的景物出神时,我的心灵的窗户也洞开了。

许多似乎早已遗忘的往事,得而复失的感受,无暇顾及的思想,这时都不召自来,如同窗外的景物一样在心灵的窗户前掠过。

于是我发现,平时我忙于种种所谓必要的工作,使得我的心灵的窗户有太多的时间是关闭着的,我的心灵的世界里还有太多的风景未被鉴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