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课程说课教学提纲
?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对平面构成形态的想象 能力、认知能力及创造能力 ?启发性地进行一系列平面设计语言的训练,从而提高学 生对形的认知与创造能力 ?能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利用所学的平面构成知识解决实际 设计问题的能力
2
课程目标
四、课程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理性设计观念及严谨、系统的思维方式。 ?启迪学生艺术的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激发其想象力和创 造力。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2
2
二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7
5
三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的关系
4
4
四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五 丰富构成语言的方法
4
8
1
3
六 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
2
10
4
教 学 方 法 (说对象)
教学对象:艺术设计专业一年级学生
对象特点:1、对理论性知识学习的兴趣小于对实践知识的学习;
2、审美认识水平和造型基础能力存在差异; 3、形象思维能力强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4、自学能力欠佳和注意力容易分散; 5、普遍用线造型水平低而块面色彩感觉好 ……
4
教 学 方 法 (说手段)
? 在构成设计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提出明确的要 求、布置难度适宜的任务,互动式地指导学生,采用多维的评 价方法对学生的 “作品”进行综合整体评价和一对一的个别 评价,从面到点,从普遍问题到个别问题都给予学生具体的评 说与指导,提高了学生有效驾驭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 创造性的思维意识。
3
课程内容
知识点
一、包豪斯与构成 二、平面构成的三要素(重点)
1.点;2. 线;3. 面
4. 点线面综合构成 (重点) 三、平面构成基本形关系
1. 形的概念和种类(难点) 2 .形态构成方法(重点) 3 . 形态组合关系 4 .几何形分割关系 5. 基本形群化关系
知识应用点
一、设计与平面构成 二、平构基本形式与设计应用
艺术表现能力等,为后续的专业类课程学习奠基一定的基础。
1
课程性质
? 与先修、后续课程的联系
.
本课程架起基础与专业设计的桥梁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2
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体目标
? 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形式规律与视觉语言的基本语法。 ? 通过一定量的手绘构成训练、作品分析,使学生掌握二维空间 内基本形的造型技法与技巧,并逐步提高学生对平面设计的审美认 知能力。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将不同的构成形式、表现技法与设 计创意思维相关联,启发学生创作思路和加强设计能力的同时,整 体上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第一讲 骨格的概念及作用(难点) 第二讲 重复构成与应用 第三讲 渐变构成与应用(难点) 第四讲 特异构成与应用 第五讲 密集构成与应用(重点) 第六讲 发射构成与应用 三、丰富构成语言的方法实践(重点) 第一讲 材料、肌理和质感 第二讲 形式美法则(难点)
四、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运用(重点)
3
课程内容
对象优点:1、求知欲强,动手能力强,好胜心强;
2、兴趣爱好广泛,情感丰富; 3、对实践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表现出很高热情和积极性 ……
针对缺点,利用特点,发扬优点,设计教学方法。
如:PK 画作、团队分组教学、情境导入、寓教于乐等
4
教 学 方 法 (说理念)
? 导入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环保意识、创新 意识和素质观的教学理念 ? 注重理论讲授与应用设计相结合 ? 通过有步骤地构成训练来加深学生对理论内 容的理解,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解决问题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提高学生对创造 性问题的解决能力。
? 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课程结束后举办作业观 摩展,获取更广泛的意见,使教学得到全方位的信息反馈。
? 积极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复 印图片、参观往届学生优秀作品、观看教师示范作业等方法直 观地将课程知识传输给学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期末 依据行业标准 考核标准 强化职业技能
构成作品与设计应用
后期 课内创意构思 课堂教学 课外细化完成
构成实践训练
中期 讲练结合 课堂教学
专业理论教学
初期 讲授为主 课堂教学
基础理论教学
以人为本,立 足于学生接受 能力和学生的 需求及其个性 特征,让学生 成为学习知识 的主人,促进 学生整体素质 的提高。
《 平 面 构 成 》课 程
1
课程性质
? 课程任务
.
? 通过理论学习 → 了解相关概念、理解相关原理、掌握理性运用艺术思维方法 ? 系统构成训练 → 进一步掌握平面的构成方法、构成技能、构成技巧 ? 在二维空间里 → 研究设计元素内在规律、视觉语言、形式美法则、构成原理 ? 同时培养学生 → 创新意识、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设计创造能力、
《平面构成》课程说课
说课教师:李博慧
艺术系装饰艺术设计教研室. 2015.03.02
目录
1
课程性质
2
课程目标
3
课程内容
4
教学方法
5
单元设计
1
课程性质
பைடு நூலகம்
? 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
.
本课程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一门必修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
3.立体构成 2.色彩构成 1.平面构成
三大构成
设计训练手段 基础中的基础 门槛式的课程
主要参考教材1 : 《造型设计基础- 平面构成》 蓝先琳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年8月第2版
主要参考教材2 : 《中国高等院校设计 教程 平面构成基础教程》 江波等编著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9年6月第1版
4
教 学 方 法 (说学时)
授课内容与实际的理、实学时安排表
章 节
课题
一 平面构成概述
2
课程 目标
1
2
3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2
课程目标
二、课程知识目标
? 了解、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课程中相关的概念、定义和原理 ? 掌握平面构成三要素——点、线、面的应用原理 ? 能较好地把握基本形及其关系、构成形式、构成语言和方法 ? 深刻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在设计中的应用
2
课程目标
三、课程能力目标
3
课程内容
感受情境 技法训练 观察思考 范画鉴赏
平面语言表达与形式美构成
重点
教学法
各个突破
分散
难点
怎样改变应考绘画模式 ?
教学演示 临渊摹笔 启发鼓励 量的积累
4
教学方法
1
2 3 4
5
说教材 说学时 说对象 说理念 说手段
4
教 学 方 法 (说教材)
首选教材: 《全国十二五规划精品教材 平面构成》 王彩红等编著 印刷工业出版社 2013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