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旅游学概论
2、旅游研究的全面发展和旅游学的形成(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 旅游活动渗透到各个领域,旅游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旅游经济研究, 出现多学科方向的研究,如:旅游市场学、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 游美学、旅游社会学等。 ➢ 主要文献有:
20世纪70年代,美国,伦德伯格,《旅游业》,对旅游经营管理方面做了 比较完整的论述。 20世纪70年代,美国,罗伯特•麦金托什&夏希肯•特格波特,《旅游学—— 要素、时间、基本原理》,体系较为完整、理论性较强的旅游学教科书 。 1975年,日本,盐田正志,《观光学研究》 1979年,日本,前田勇,《观光概论》,对现代旅游的要素和特点、旅游 资源的开发、旅游业的形成等做了全面的论述。
1、旅游的经济研究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 )
该时期为旅游学研究的早期认知阶段,主要是从旅游活动带来经济 利益的角度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认知旅游现象的经济含义。 这一时期的旅游学研究虽然由于西方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影响发展缓慢,但是也出现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突破。即有些学者 开始提出旅游现象不单纯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多 方位、多层面的结构,需要从不同学科而不只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 但由于先前旅游活动产生的巨大经济利益以及早期学者对旅游活动经济 性质的论证,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还是在旅游活动的经济研究上。
1、旅游的经济研究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 )
➢ 主要文献有:
1899年,意大利,波狄奥,《外国人在意大利的移动及其花费的金钱》, 是理论上探讨旅游现象的首篇论文。 1927年,意大利,马里奥蒂,《旅游经济讲义》 首次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 现象作了系统的剖析和论证。 1931年,德国,博尔曼,《旅游业概论》 1933年,英国,奥格威尔,《旅游活动》,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1935年,德国,吕克斯曼,《旅游总论》 1942,瑞士,汉泽克尔&克拉普夫,《旅游总论概要》,认为旅游现象是众 多要素和方面的复合体,需要通过多学科综合研究。 1950年,日本,田中喜一,《旅游事业论》 1954年,德国,克拉普特,《旅游消费》 1955年,意大利,特罗西,《旅游及旅游收入的经济理论 ➢ 1922年,应美国饭店协会的请求,康奈尔大学创办了四年制的饭店管理学院, 这是旅游地理学》
※ 《旅游管理学》研究方向十分活跃
国内旅游研究存在的不足:
一是旅游研究还不能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存在着理论落后于实践的滞后现象; 二是旅游研究不少还停留在定性的经验分析阶段,定量研究明显不足,现代科 学研究中的大量新方法、新工具在旅游研究中运用很少; 三是在思维方法上也多是归纳性、总结性的,推理性和演绎性的很少等。
(3)国外的旅游研究日益深入到旅游现象的细部,而我国旅游研究还往往喜 欢做大文章,框架宏大,而内容却比较平常,尤其缺乏科学实证的研究态度和方 法。
另外,一些在国外近年旅游研究中比较受重视的研究领域(如旅游体验),在 中国还鲜有问津者;而国外的传统研究领域(如旅游人类学),在国内也没有得 到深入展开。
1.2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
一、旅游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旅游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国内外学者都进行过探讨,一般都 把旅游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但因为对旅游现象的性质认识不同,在旅 游现象具体表述上出现了分歧,因此,具体研究对象也就各有差异。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本质、条件和各 种关系的内在矛盾的运动规律,直接具体对象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业两 方面。
1.1 旅游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国际旅游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自19世纪后半叶起,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活动所引发的现 象的不断增加,19世纪末20世纪初,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在西方 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这些国家的重要经济来源,旅游学研 究也经历了一个深刻的历史演进过程。
(一)国际旅游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际、 国内旅游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掌握旅游学的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熟悉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并 熟悉一些旅游学的研究方法。 重点: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内容 难点:旅游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 1.1 旅游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2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 旅游学的学科体系 1.4 旅游学的研究方法
与国外相比较,目前中国的旅游研究相对还不够成熟:
(1)中国的旅游研究的主流仍是“应用导向”和“热点导向”: 旅游学术队 伍的不成熟,也影响到旅游学术研究在结构上的均衡发展,尤其无益于大学教育 和深入的科学研究所共同依赖的基础理论的建设。
(2)中国旅游学术研究与国外的旅游学术研究是有差距的:不管从数量还是 质量上都不可否认。
二、国内旅游研究的发展
➢ 1978年国家旅游局成立政策研究室,集中了一批专家和实际工作者, 为我国制定旅游业政策做研究准备工作,我国旅游业才迅速发展起来。 ➢ 1979年北京大学陈传康先生较早开始了对旅游现象的探索,从地理学 的角度对旅游地理、旅游资源、园林风景等作了阐述。 ※ 切入点是旅游经济
1981年,伍宇峰《旅游经济》 1982年,王立钢、刘世杰的《中国旅游经济学》 1985年,黄辉实的《旅游经济学》 1985年,顾树保的《旅游市场学》 1986年,林南枝、陶汉军的《旅游经济学》
3、旅游学的综合研究(20世纪90年代至今)
➢ 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旅游研究的重点开始向非经济领域倾斜, 其目的是研究如何使旅游和旅游业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这就 是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国外旅游研究的特点
1、从单科独进的分散研究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发展,这是旅游学研究最 重要的一个演化特征。 2、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理论研究。 3、从研究的领域来看,对国际旅游的研究超过了对国内旅游的研究,对 第三世界旅游的研究超过了对发达国家旅游的研究(讨论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