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与学科管理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与学科管理

如果期冀公共管理学科走向成熟, 就必须在正 视现有的研 究 传 统 基 础 上 , 厘 清 “ 问 题 域 ”, 通 过 方 法论体系的内部整合确立方法论体系。
大致说来, 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与科研活 动 主 要 集 中 在 高 等 院 校 。按 照 高 等 院 校 的 学 科 属 性 来划分, 公共管理学科的教研活动大致可以分为 2 类, 一类是综合性大学的公共管理活动, 另一类是 理工科大学的公共管理活动。从学科支援背景上 看, 综合性大学的公共管理大都依赖政治学或行政 学基础脱颖而出, 公共管理学科无论在教学的课程 安排上, 还是在科研活动上, 比较浓厚地浸染了 “ 人 文特色”, 姑且把综合性大学的公共管理学科特色 界定为 “ 人文传统”; 理工科大学的公共管理学科一 般依傍管理学门类中的其他一级学科, 比如管理科 学与工程学 科 、工 商 管 理 学 科 而 建 , 而 理 工 科 大 学

很不 健 全 , 起 码 应 当 增 加“ 公 共 管 理 的 理 论 与 方
这 5 个专业分为 2 类 , 保 留 “ 行 政 管 理 ”专 业 , 其 他


法” “、 公共 政 策 ” “、 公 共 组 织 管 理 部 门 公 共 管 理 ”专 业 , 让 各
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兴起与兴盛得益于 2001 年开始招收并培养 MPA 学员。随着 MPA 毕业生越 来越多, 公共管理学科的影响也正在从大学溢出, 逐步获得全社会, 尤其是政府部门的认同; 在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框架中, 与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科、工商管理学科相比, 在 “ 十 五 ”期 间 针 对 公 共 管理学科的资助力度逐年增加, 并且可以预料在 “ 十一五”期间还会有较大的增长; 体现在国务院学 位办最近两次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审批结果中, 公共 管理学科一级学科点有了很大比例的提高, 同时公 共管理学科项下的二级点新增数量也有了历史性 的 突 破 。这 些 状 况 无 疑 预 示 着 公 共 管 理 有 可 能 成 为 “ 热点学科”。

业“, 公共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为现有几个二级专业
个学校根据自己的主体学科、办学实力和师资情


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论, 从而可以克服目前五个专
况 , 自由设立 “ 部 门 公 共 管 理 ”专 业 中 的 专 攻 方 向 ,
业随意拼凑感, 为它们建造统一的研究平台“; 公共
这也能避免各个相关培养学校在公共管理学科人
( 1) 关 于 本 专 科 生 培 养 的 专 业 目 录 分 类 , 用 于 指导各高等学校设置本专科生的培养专业, 由教 育部高教司负责编制, 其分类的标准基本上是社 会上的职业岗位, 因为目前高校培养本专科生的 目标是瞄准社会上的人才市场需求的。正因为如 此 , 在 1998 年最 新 一 版 本 专 科 生 专 业 目 录 的 修 订 中, 教育部已经赋予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以自主 设置本专科专业的权力, 将原来直接控制各高校 专业设置的审批改为核定这些高校每年招生的专 业数量, 以利于高等学校及时根据人才市场需求 的变化灵活调整专业设置。
学基金委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负责编制, 其分 类的依据是以问题为导向。自然科学基金下设 7 个科学部①, 与公共管理相 衔 接 的 是 管 理 科 学 部 的 “ 宏观管理与政策”领域 ;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下 设 22 个 学 科 组②, 与 公 共 管 理 相 衔 接 的 主 要 有 应 用 经 济 学、政治学、社会学等 3 个学科组。
( 2) 关 于 研 究 生 培 养 的 专 业 目 录 分 类 , 用 于 指 导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设置研究生的培养专 业, 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负责编制。由于研究生的 培养目标主要还是学术型的专业人才, 其培养方 式也主要是通过学术科研活动来进行, 所以这一 分类的依据才属于真正的学科。按照这套学科分 类 法 , 共 分 哲 学 、经 济 学 、法 学 、教 育 学 、文 学 、史 学 、理 学 、工 学 、农 学 、医 学 、军 事 学 、管 理 学 等 12 个学科门类, 下辖一级学科 88 个、二级专业 381 个。
段 和 范 式 危 机 阶 段 。暂 且 不 论 库 恩 对 范 式 是 否 界 定 清晰, 一个学科在范式成熟阶段的表征至少包括了 共同瞩目的 “ 问题域”、大致相同的研究传统和方法 论纲领。在现阶段, 从总体上说, 公共管理研究的 “ 问题域”边界不 甚 清 晰 , 问 题 细 化 分 层 不 甚 明 确 , 研究传统呈现多元化状态。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 是: 公共管理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尚未确立。也就是 说, 在我国 公 共 管 理 学 科 的 发 育 、发 展 仍 处 于 库 恩 所谓的 “ 范式前阶段”。
( 4) 则 是 关 于 图 书 的 学 科 分 类 , 由 国 家 图 书 馆 负责编制, 其分类的依据是 图 书 的 题 材 、类 型 以 及 领域, 共分 22 个大类③。
所有这些分类方法的不同, 皆是因为进行上 述不同领域的学科管理主体不同, 其管理的目标 也不同, 因而不需要强行统一和标准化。由此我们 也 看 到 了 “ 知 识 ”与 “ 学 科 ”含 义 的 多 样 性“: 知 识 ” 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客体, 以学科的形式而存在, 以科研的方式求创新, 以课程为媒介来讲授, 以图 书的形式来传承。 “ 学科”的 本 意 为 科 学 的 一 个 门 类, 另有 3 个转义: 一是本专科培养, 按职业岗位 分; 二是应用型科研, 以问题导向分; 三是书面成 果, 按图书类别分。我们在这里讨论公共管理学科 的建设问题, 应当根据学科的本意即国务院学位 委员会制定的上述第 2 套学科分类标准进行。
理”等专 业 也 应 尽 快 建 立 , 而 且 公 共 物 品 和 公 共 事
都 还 缺 乏 共 通 之 处 和 有 机 联 系 。按 照 公 共 管 理 学 科
务的多样 性 导 致 这 类 应 当 发 展 的 “ 专 业 ”的 多 样 性
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要求来看, 这样的学科分类还
和不可穷尽性。为了克服这一矛盾, 可以将目前的
按照这套学科分类法, 公共管理从属于管理学 门 类 , 是 同 管 理 科 学 与 工 程 、工 商 管 理 、农 林 经 济 管理、图书情报档案管理相 并 列 的 一 个 一 级 学 科 , 其下还分设行政管理、社会 医 学 与 卫 生 事 业 管 理 、 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 、土 地 资 源 管 理 等 5 个 二 级 专 业 。 在 1997 年 最 新 一 版 该 专 业 目 录 修 订 时, 才将这几个学科拉到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面 作为其所辖的二级专业。现在回过头来看, 真还是 相当高明之举, 这些年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 非 典 ”和 禽 流 感 暴 发 以 及 “ 看 病 难 , 药 价 贵 ”的 问 题、社会保障缺位、教育乱 收 费 和 教 育 不 公 平 的 问 题 、土 地 征 用 与 征 收 中 的 种 种 “ 猫 腻 ”及 其 连 带 的 房地产市场混乱问题, 既引起了社会舆论强烈的 批评和关注, 同时也暴露出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 解决公共问题、管理公共事 务 、维 护 公 共 利 益 方 面 的许多不如人意之处。而所有这些问题, 恰恰分别 对应了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辖的 5 个二级专业所 涉及的领域。
公共管理学科分类与学科管理
南京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 童 星
J ourna l of P ublic Ma na ge me nt
谈到学科建设, 不能不涉及学科分类和学科管 理, 这个道理对于从事管理学研究的人们来说, 显 然是不言自明的。
目前, 我国的学科分类很不一致, 起码有 4 套 学科分类法在流行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童 星
公 共 管 理 学 科 分 类 与 学 科 管 理
101
但是, 这一高明之举因为是临时所为, 不免留
政”等专业不能没有, 可如果直接标明, 又如何避免
有粗糙、缺憾之处, 拉到一起来的 5 个二级专业, 从
与 “ 经济学” “、法律学”之间的 “ 争夺”问题“, 市政管
其 理 论 基 础 、研 究 方 法 、概 念 范 畴 体 系 等 方 面 来 看 ,

政策”和 “ 公共组织管理”则为现有几个二级专业提
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雷同和低水平重复, 从而

供解决问题的工具。并且, 现有的 5 个专业仍给人
扬长避短, 真正形成特色。


一种 “ 不完全”之感, 例如 “ 行政法( 公法) ” “、公共财

一个学科、两种传统和三个方法论层面
哈尔滨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教授 丁云龙
○○
Vol.3 No.2 Apr ., 2006
公 共 管 理 学 报
102
公共管理学科引入我国的历史虽然不长, 但发 展 的 态 势 却 异 乎 寻 常 。作 为 一 个 新 兴 的 并 逐 步 建 制 化的学科, 公共管理无论在社会影响上, 还是在科 研活动上, 抑或在学历和学位教育上, 俨然成为管 理学门类中的 “ 显学”。
( 3) 关 于 科 学 研 究 的 学 科 分 类 , 由 国 家 自 然 科
①即 数 学 物 理 科 学 部 、化 学 科 学 部 、生 命 科 学 部 、地 球 科 学 部 、工 程 与 材 料 科 学 部 、信 息 科 学 部 、管 理 科 学 部 。 ②即1.马克思 主 义·科 学 社 会 主 义 , 2.党 史·党 建 , 3.哲 学 , 4.经 济 理 论, 5.应用经济, 6.政治学, 7.社会学, 8.法学, 9.国际问题研究, 10.中 国历史, 11.世界历史, 12.考古学, 13.民族问题研 究 , 14.宗 教 学 , 15. 中 国 文 学 , 16.外 国 文 学 , 17.语 言 学 , 18.新 闻 学 与 传 播 学 , 19.图 书 馆·情报与文献学, 20.人口学, 21.统计学, 22.体育学。此外, 全国哲 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将教育学和军事学课题的申报与管理事务 委托其他相关部门负责。 ③即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哲学, C.社会科学总 论 , D.政 治 、法 律 , E.军 事 , F.经 济 , G.文 化 、科 学 、教 育 、体 育 , H.语 言 、文 字 , I.文 学 , J.艺 术 , K.历 史 、地 理 , N.自 然 科 学 总 论 , O.数 理 科 学 和 化 学 , P.天 文 学 、地 理 科 学 , Q.生 物 科 学 , R.医 学 、卫 生 , S.农 业 科学, T.工业技 术 , U.交 通 运 输 , V.航 空 、航 天 , X.环 境 科 学 、劳 动 保 护科学( 安全科学) , Z 综合性图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