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课件)第10讲残余应力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课件)第10讲残余应力
2
5.4 残余应力
残余应力的概念 变形条件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残余应力引起的后果 减小残余应力影响的措施 残余应力的测定方法
2020/10/23
Lesson Ten
3
Lesson Ten
Lesson Ten
Lesson Ten
残余应力是由附加应力变化而来,所以残余 应力也是相互平衡的。并与附加应力相对应, 残余应力也分为第一种、第二种和第三种残 余应力。
2020/10/23
36
Lesson Ten
用化学侵蚀法及机械方法实验冷轧黄 铜残余应力的比较曲线
2020/10/23
37
Lesson Ten
另一种化学方法是,将试样吊浸在适当的溶 液里,隔一定时间来称其重量。这样就可以 得到一个重量减小量与经过时间的关系曲线。 与标准曲线相比较,以判定残余应力的大小。 所得到的曲线的位置比标准曲线越高,则表 示物体内的残余应力越大
21
Lesson Ten
对加工件进行热处理
物体内存在的残余应力可用退火、回火等方式来减小 或消除。
第一种残余应力可在回火中大大减小。在许多情况下, 残余应力只存在再结晶时才能完全消除。因之,为完 全消除残余应力,需要较高的温度,有时也需要较长 的退火时间。这样就有可能引起晶粒大小产生很大的 变化和力学性能的改变。
表面变形程度越大、残余应力减少得越多。但此变形 程度不应超过某一限度,一般是在1.5~3%以下。若 超过此限度,会造成有害的后果,因为这样不但不会 减小残余应力,反而会使残余应力增加。
2020/10/23
27
Lesson Ten
残余应力,×10MPa 压拉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2020/10/23
38
Lesson Ten
用称重法测定残余应力的 试验曲线
2020/10/23
39
Lesson Ten
化学方法对于测定金属丝,薄条等类型的工 件内的残余应力是十分合适的。同时定性地 来比较在不同的压力加工制度和热处理制度 中所出现的残余应力的大小也是很有用的。
2020/10/23
侵蚀试样所用的溶液,对于含锡青铜可用水 银及含水银的盐类,对于钢可用弱碱及硝酸 盐类。
2020/10/23
35
Lesson Ten
在判断应力的形式时,若出现横向裂纹,则 可认为是纵向应力作用的结果,若出现纵向 裂纹,可认为是横向应力作用的结果。在实 际中准确地确定裂纹出现的时间比较困难, 不过与其它机械法相比较,还是可以定性地 看出破裂时间与残余应力的关系。
2020/10/23
6
变形条件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Lesson Ten
残余应力与附加应力一样也同样受到变 形条件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变形温度、 变形速度、变形程度、接触摩擦、工具 和变形物体形状等等。
2020/10/23
7
变形温度
Lesson Ten
在确定变形温度的影响时应注意到在变形过程中是否有相 变存在。若在变形过程中出现双相系时,将会引起第二种 附加应力的产生,从而使残余应力增大。
2020/10/23
Lesson Ten
31
Lesson Ten
根据公式
1 r
和 2 r
绘制这些数值与钻孔剖面积F的关系曲线。并
用作图法求出此曲线上任一点的导数
d 1 dF
和
d 2 dF
。
2020/10/23
32
Lesson Ten
变形与钻孔横断面积关系
2020/10/23
33
Lesson Ten
40
X射线法
Lesson Ten
在X射线法中可包括有劳埃法和德拜法。
在劳埃法中可根据干扰斑点形状的变化来定 性地确定残余应力。当无残余应力存在时, 各干扰斑点呈点状分布。有残余应力时,各 干扰斑点伸长,呈“星芒”状。
2020/10/23
41
Lesson Ten
铝晶体的劳埃图
(a)铝晶体未变形的劳埃图;(b)铝晶体塑性变形后的劳埃图
600 200 0 200 600
铜棒剖面,mm2
(a)
600 200 0 200 600
铜棒剖面,mm2
(b)
600 200 0 200 600
铜棒剖面,mm2
(c)
黄铜捧在辗平前后的残余应力分布图
a-纵向应力;b-切向应力;c-径向应力
(实线为拉制铜捧的残余应力;虚线表示铜棒在碾平后的残余应力)
13
Lesson Ten
若加工件是不对称的,则物体除尺寸变化外, 还可能发生形状的改变。
引起残余应力的消失或减小的原因,除机械 加工外还有时间的延长等因素。有时,具有 残余应力的物体在热处理过程中,或受到冲 击后也会发生尺寸和形状的变化。
2020/10/23
14
Lesson Ten
+ - +
工件的变形
a
b面辗压后,其残 余应力大为减小。在一定限度内,表面变形越大,残 余应力减小得越多。
2020/10/23
26
Lesson Ten
实验证明,拉制黄铜棒经辗压后,其内部的残余应力 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可见,表面变形可使原来的残 余应力几乎减小一倍,甚至可使表面拉应力变成压应 力。
2020/10/23
18
减小残余应力影响的措施
Lesson Ten
残余应力是由附加应力的变化而来,其根本 原因就是物体产生了不均匀变形,使在物体 内出现了相互平衡的内力。因此,残余应力 不仅产生在塑性加工过程中,而且也产生在 不均匀加热、冷却、淬火和相变等过程中。
2020/10/23
19
减小或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
2020/10/23
16
Lesson Ten
降低了金属的塑性加工性能 当具有残余应力的物体继续进行塑性加工时,
由于残余应力的存在可加强物体内的应力和 变形的不均匀分布,使金属的变形抗力升高, 塑性降低。
2020/10/23
17
Lesson Ten
降低金属的耐蚀性以及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 等。
2020/10/23
24
Lesson Ten
这种方法仅使工件产生表面变形,所以在变 形中,于工件表面层中产生附加压应力,在 工件中层产生附加拉应力。可见,此方法只 能减小第一种残余应力,且只当工件表面层 中具有残余拉应力时才能适用。
2020/10/23
25
拉应力 压应力
Lesson Ten
校平棍
但在一般情况下,当变形温度升高时,附加应力以及所形 成的残余应力减小。温度降低时,出现附加应力和从而出 现残余应力的可能增大。因此,即使是对单相系金属也不 允许将变形温度降低到某一定值以下。
在变形过程中温度的不均匀分布是产生极大附加应力的一 个原因,自然也是产生极大残余应力的一个原因。如果变 形过程在高于室温条件下完成时,具有某一数值的残余应 力时,则此残余应力会因物体冷却到室温而增加。
板材裁剪后的变形
2020/10/23
15
Lesson Ten
使零件的使用寿命缩短
因残余应力本身是相互平衡的,所以当具有 残余应力的物体受载荷时,在物体内有的部 分的工作应力为外力所引起的应力与此残余 应力之和,有的部分为其差,这样就会造成 应力在物体内的分布不均。此时工作应力达 到材料的屈服强度时,物体将会产生塑性变 形;达到材料的断裂强度时,物体将会产生 断裂,从而缩短了零件的使用寿命。
纵向应力
p
E'(F0 F)ddF s1
1
切向应力
t E'(F 0F)d d F 2F 0 2 FF2
径向应力 t E' F02FF2
式中 E' E
1 r2
2020/10/23
34
化学法
Lesson Ten
化学法是定性研究残余应力的一种方法。此 方法是将试样浸入到适当的溶液中,测量出 自开始侵蚀到发现裂纹的经过时间,按此经 过的时间来判断残余应力的大小。
化学法基本是定性的测定,定量性差,也需 要专门的试样。
X射线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测定方法,它 能够定量的测出物体内的残余应力。但此方 法仅适用于能够给出较清晰敏锐的衍射线条 的某些材料,并由于X射线的透射能力较小, 只能探明物体接近表面部分的情况。
2020/10/23
22
Lesson Ten
第二种残余应力在温度低于再结晶温度时的加热过程 中几乎完全消除。
第三种残余应力只有在再结晶过程中点阵完全恢复时 才能消除。
2020/10/23
23
Lesson Ten
进行机械处理
机械处理方法是利用使物体表面产生很小的塑性变形 的方法来减小残余应力。这种处理方法主要有: (1)使零件彼此碰撞; (2)用木棒打击表面; (3)表面辊压和压平; (4)表面拉制; (5)在模子中作表面校形或精压。
金属塑性变形理论
Theory of metal plastic deformation
第十讲 Lesson Ten
残余应力
Lesson Ten
第五章 塑性变形的不均匀性
主要内容
Main Content
变形不均匀的基本概念 变形不均匀的原因 减小变形不均匀的措施 残余应力
2020/10/23
变形程度对第二种和第三种残余应力的影响则是另一种情 况。这些残余应力的数值将随变形程度的增加而增大,而 且对于双相系和多相系,比对单相系提高得更强烈。
2020/10/23
10
Lesson Ten
残余应力能量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