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商品配送和流通加工
②
(2)理货:是配送的重要内容,是区分配送与一般 送货的重要标志。 内容: 货物分拣、配货、包装等。 分拣:将物品按品名称、规格、出入库先后顺序分门 别类进行作业,它是配送的一项支持性工作; 配货:使用各种拣选设备和传输装置,将存放的物品 按客户的要求分拣出来,配备齐全并进行必要的组合 和集合,送入指定发货区。配货与分拣作业不可分割, 二者构成了一项完整的作业。
七、车载货物的配装
引例
某配送中心需配送两种货物,货物A,单件重量 0.5t,单件体积2m3;货物B,单件重量0.1t,单 件体积4m3 。车辆载重5吨,车辆最大容积40m3, 要求设计最佳配装方案。
任务:将不同顾客、不同容重的货物进行合理组配, 搭配装载,使所装物品尽可能的达到货车的载重 和装满货车的有效容积,提高运输效率。
A 用户
L1 配 送 P 中 心 配 送 P 中 心 L1 L3
A 用户
L2 往返发货
B 用户
L2 巡回发货
B 用户
在汽车载重量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巡回发货比采用往返发货 可节约汽车走行里程为:△L=L1+L2-L3
(三)节约里程法应用案例
某连锁零售店,下设有一个配送中心P和10个连锁分 店A~J,配送中心和各连锁分店及各连锁分店之间的 位置关系如下图1所示,两点间连线上的数字为两点 间的路线长度(单位:公里)。各连锁分店对某种商 品的需求量见表1,该商品由配送中心统一采购并进 行配送。配送中心备用2t和4t的货车,限定送货车辆 一次巡回距离不超过35公里,设送到时间均符合用户 要求,求配送中心的最优送货方案。
2、资金标志: (1)用于资源筹措所占用流动资金总量应该减少; (2)资金周转加快; (3)资金投向从分散变为集中投入,增加调控作用 3、成本和效益:总体,个体平衡各效益; 4、供应保证标志:提高了供应保证能力; 5、社会运力节约标志:减少运输工具数量、减少空 驶、自提自运减少; 6、用户企业仓库、供应、进货人力物力节约标志
仓储中心作业流程
入库作业流程 盘点作业流程 退货作业流程
超存期处理流程
配送中心
补货作业流程
破损作业流程 出库作业流程
欠单作业流程
(二)按配送时间和数量不同分类
定时配送:按规定时 间间隔进行配送
定时定量配送: 按规定配送时间 和数量进行配送
配送 中心
定量配送:按规定 的批量在一个指定 时间范围内进行配 送
2、确定配送路线的约束条件 (1)满足所有收货人对货物品种、规格、数量的 要求。 (2)满足收货人对货物发到时间范围的要求。 (3)在交通管制允许通行的时间中进行配送。 (4)各配送路线的货物量不得超过车辆容积及载 重量的限制。 (5)在配送中心现有运力允许的范围之内。
(二)配送路线的确定方法
1、方案评价法 (1)拟定配送路线方案。 方案要求提出路线发、经地点及车型等具体参 数。 (2)对各方案引发的数据进行计算。 配送距离、配送成本、配送行车时间等。 (3)确定评价项目。 如动用车辆数、司机数、油耗、总成本、行车 难易、准时性及装卸车难易等。 (4)对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运输
配送
生产商
物流据点
用户
(二)配送的特点
(1)商品配送时从物流据点至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 形式,是作为一种积极的、固定的业务方式而存在 的; (2)商品配送在整个输送中居于“二次输送”、 “支线输送”、“末端输送”的位置; (3)商品配送是供货者送货到户式的“门到门”的 服务性供应,是“配” 与“送”的有机结合。
(三)配送与旧式送货的区别:
配送是现代方式,具有不同于旧式送货的现代特征: 第一,配送不单是送货,在活动内容中还有分货、配货、配 装等工作,要圆满的实现它,必须有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现代的 交通运输工具与经营管理水平。 第二,配送是许多业务活动有机结合的整体,同时还与订货 系统紧密联系。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现代情报信息,建 立和完善整个大系统,使其成为一种现代化的作业系统。 第三,配送的全过程有现代化技术和装备的保证,从而使配送 在规模、水平、效率、速度、质量等方面远远超过以往的送货 形式。 第四,过去的送货形式只是推销的一种手段,目的仅在于多销 售一些东西。配送则是一种专业化的流通分工方式,是大生产、 专业化分工在流通领域的反映。
定时、定路线配送 :在规定的运行路线 上制定到达时间表运 送
即时配送:完全按 用户实时的配送时 间和数量进行配送
四、配送的要素与业务流程
1、配送的要素
(1)备货:配送的基础环节
①
筹集货物:订货、进货、集货、验货、结算、交接等。 集货:是将分散的或小批量的物品集中起来,以便进 行运输、配送作业。 储存货物 暂存形态:方便下一环节工作——不影响总体利益 库存形态:周转库存,保险库存——影响总体效益
2、配送的基本作业流程
一般流程:
进 货 储 存 分 拣 加 工 配 货 配 装 运 输 送 达
进 货
分 拣
配 货
配 装
送 货
1、适合于食品的配送供需,如海鲜产品、鱼、肉类等, 由于保质期短,保鲜要求高,集货后不经过储存立即分 拣配货送达给客户;
进 货
储 存
分 拣
配 货
配 装
送 货
此类商品如矿泉水、方便食品等,保质期长,可以在集货后 经过储存保管后,再按客户订单要求组织配送; 进 货 加 工 储 存 分 拣 配 货 配 装 送 货
此类商品如速冻食品、大包装进货食品、成衣等,在集货后 需按客户的要求再按商品特性经过配送加工后再组织配送。
五、商品配送合理化
(一)商品配送合理化的判断标志
1、库存标志: (1)库存总量:商品配送中心库存数量加上各用 户在实行商品配送后库存量之和低于实行商品配 送前各客户库存量之和(即Qp<Qa+Qb+Qc, 整个系统的库存成本降低了); (2)库存周转:以低库存保持高的供应能力,库 存中转应该快于原来各企业库存周转;
2、编制配送计划的步骤
(1)按日汇总各顾客需要的商品品种、规格和数量, 并在地图上表明顾客所在的位置或在表格中列明顾 客的地址。 (2)计算各顾客送货所需的时间,以确定起运的提 前期,如果运距不长,则可不必考虑提前期。 (3)确定每日应从每个配送点发运货物的品种、规 格和数量。 (4)按计划的要求选择和确定配送手段。 (5)以表格形式拟出详细配送计划,审批执行。
二、配送的意义与作用
(1)降低物流费用:主要有运输费用、库存费用、采 购费用; (2)通过集中库存,可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 (3)提高对用户的服务质量:地域更接近用户,服 务更专业化; (4)是厂家和用户的信息反馈枢纽:配送中心可以使 用户获得更多的商品信息,也可以将用户的需求信 息传递给厂家。
著名邮购公司wehkamp演示
(3)配装:在单个客户配送数量不能达到车辆的有 效载运负荷时,就存在如何集中不同客户的配送 货物,进行搭配装载以便充分利用运能、运力的 问题。它可大大提高送货水平及降低送货成本, 减少运次,缓解交通堵塞、降低污染;
Eg:麦考林成立于1996年,由美国著名风险基金 (E.M.WarburgPincus&iVentures)投资,是中国首批获得政府批准的 从事邮购业务的三资企业。2002年以来,麦考林每年以40%-60% 的速度增长,建立了时尚服装、家居用品等多条产品线,并正在向 包括店铺零售等其他零售渠道开拓。
2、最短路径设计:配送线路设计时,追求的是 最短配送距离,以节省时间、多装快跑,提高送 货的效率。 例:计算从V1到V7的最短路线和里程。(标号法)
V2 7 V5
5
V1
2 V4
6
1
3 V7 6 V6
2
V3
7 4
2
V1-V3-V6-V5-V7 Min=2+4+1+3=10
3、节约里程法 原理:三角形一边之长必定小于另外两边之和。
第七章 商品配送和流通加工
学习目标:
(1)掌握配送的概念、特点及配送的意义; (2)了解配送的基本作业环节和基本工艺流程; (3)掌握车载货物的配装方法以及配送路线的确定 方法; (4)了解配送中心的职能及一般作业流程; (5)掌握流通加工的意义及其合理化措施。
第一节 配送概念及类型
一、配送的概念和特点 (一)配送delivery / distribution的概念 《物流术语》:在经济合理区域内,根据 用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 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 地点的物流活动。
(4)配送运输:属于运输中的末端运输、支线运输,
它和一般运输形态的主要区别在于: 配送运输是较短距离、较小规模、较高频率的运输 形式,一般使用中小型汽车作为运输工具; 干线运输一般是唯一的运输路线,不可选择,而配 送运输由于配送客户多、地点分散,一般集中在城 市内或城郊。如何使配装和路线选择有效搭配是配 送运输的难点。 (5)送达服务:移交货物,办理相关手续完成结算,还 应讲究卸货地点、卸货方式。
所求的x、y之值即为配装数量。
一般操作中,会出现车厢容积不满或不能满 足载重量; (1)可以将货物比重与车辆容积系数相近 的货物先配装,剩下两种最重和最轻的货物 进行搭配配装; (2)对需要保证数量的货物先足量配装, 再对不定量配送的货物进行配装。
八、配送路线的确定
(一)配送路线的确定原则 1、确定目标 (1)效益最高 (2)成本最低 (3)路程最短 (4)吨公里最低 (5)准时性最高 (6)运力利用最合理 (7)劳动消耗最低
7、物流合理化标志 (1)是否降低了物流费用; (2)是否减少了物流损失; (3)是否加快了物流速度; (4)是否发挥了各种物流方式的最优效果; (5)是否有效衔接了干线运输和末端运输; (6)是否不增加实际的物流中转次数; (7)是否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