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商品配送和流通加工

第七章 商品配送和流通加工


三、配送中心的类型
(三)按照物流设施的归属分类 1.自有配送中心;
2. 公共配送中心;
3. 合作型配送中心;
(四)按照配送中心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
1. 区域配送中心;
2. 城市配送中心。
四、配送中心的现代物流技术
(一) 自动分拣系统 自动分拣系统在我国流通领域大有用武之地。自动分拣机 种类很多,而其主要组成部分相似。基本上由下列各部分组 成:
五、配送合理化
(二)商品配送合理化措施
表7-1 商品配送合理化措施
第二节 配送中心
一、配送中心的定义 二、配送中心的功能及业务流程 三、配送中心的类型
四、配送中心的现代物流技术
一、配送中心的定义
日本1991年版的《物流手册》对配送中心的定 义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 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 后按照众多需要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 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 我国物流学者李京文等在《物流学及其应用》 一书中,给配送中心下的定义是“配送中心就是从 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 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 的现代流通设施。”
三、商品配送的种类和业务流程
1. 商品配送的种类 按实施商品配送的物流据点的不同划 分,商品配送可分为以下四种: (1)商品配送中心配送; (2)仓库配送; (3)商店配送; (4)生产企业配送。
三、商品配送的种类和业务流程
2. 商品配送的一般业务流程图,如图7-1。
图7-1 商品配送的一般业务流程
(1)控制装臵的作用是识别、接收和处理分拣信号;
(2)分类装臵的作用是根据控制装臵发出的分拣指示; (3)输送装臵作用是使待分拣商品鱼贯通过控制装臵、分
类装臵,并输送装臵的两侧;
(4)分拣道口是已分拣商品脱离主输送机(或主传送带) 进入集货区域的通道。
四、配送中心的现代物流技术
四、配送中心的现代物流技术
(1)流通加工有效地完善了流通;
(2)流通加工是物流中的重要利润源;
(3)流通加工在国民经济中也是重要的加工形式。
2. 流通加工的作用 (1)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2)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 (3)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
三、流通加工的合理化
(一)不合理流通加工的表现形式 几种不合理流通加工形式如下: 1. 流通加工布局状况的不合理; 2. 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市之间与物流据点之间的运输相对而言,将面向城 市内和区域范围内需要者的运输”。 美国《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表述:
“实物配送这一领域涉及将制成品交给顾客的运
输· · · · · · 实物配送过程,可以使顾客服务的时间和空 间的需求成为营销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
一、配送的概念
(二)我国对配送的定义 我国物流学界对配送的定义是:按照客户的订 货要求和时间计划,在物流据点(含仓库,商店, 货运站,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进行分拣,加工 和配货等作业后,再将配备好的货物以最合理的方 式送交用户的一种经济活动. 2001年,我国标准<物流术语>将配送的概念 规范为:在经济合理的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的要 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组配等作业, 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四、商品配送的意义
(一)提高了末端物流的效益
图7-2 降低物流费用
四、商品配送的意义
(二)使企业实现零库存成为可能
(三)配送简化了手续,方便了用户 (四)配送提高了供应保证速度
五、配送合理化
(一)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 在决策时要避免由于不合理配送出现所造成的 损失,但有时某些不合理现象是伴生的,要追求大 的合理,就可能派生小的不合理,具体表现形式可 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资源筹措的不合理; 2. 库存控制不合理; 3. 价格不合理; 4. 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 5. 送货中运力使用的不合理; 6. 经营观念的不合理。
一、配送中心的定义
2001年8月1日起实施的我国的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的定义是: 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并认 为应基本符合以下要求:主要为特定的客户 服务;配送功能齐备;完善的信息网络;辐 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 储存为辅。
二、配送中心的功能及业务流程
(一)配送中心的功能
第三节 流通加工
一、流通加工的定义 二、流通加工的地位和作用 三、流通加工的合理化
一、流通加工的定义
流通加工是指在某些产成品从生产领域
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更有效地利
用资源、方便用户、提高物流效率和促进销
售,在流通领域对产品进行的简单再加工。
一、流通加工的定义
二、流通加工的地位和作用
1. 流通加工在物流中的地位
图7-4 配送中心的基本流程
三、配送中心的类型
(一)按配送中心的设立者分类 1. 制造商型配送中心; 2. 批发商型配送中心; 3. 零售商型配送中心; 4. 专业物流配送中心; (二)按照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 1. 储存型配送中心; 2. 流通型配送中心; 3. 加工型配送中心; 4.销售型配送中心;
3. 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4. 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三、流通加工的合理化
(二)流通加工合理化措施
图7-5 合理流通加工的表现形式
1. 配送中心配送和厂家送货不同的地方 在哪,通过此问题的理解,请说出配送中心 配送的意义。 2. 请叙述配送的流程。 3. 请叙述配送中心的类型,并指出不同 类型配送中心的特点。 4. 流通加工的合理化措施有哪些?
(二)自动化立体仓库 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是由立体货架、有 轨巷道堆垛机、出入库托盘输送机系统、尺寸检测
条码阅读系统、通讯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
监控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其他如电线电缆桥
架配电柜、托盘、调节平台、钢结构平台等辅助设
备组成的复杂的自动化系统。
四、配送中心的现代物流技术
(三)信息交换技术 (1)电子数据交换 (2)电子自动订货系统 (四)计算机智能化技术
7-11便利店的配送系统 7-11的物流管理模式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三种方式的 变革。起初,7-11并没有自己的配送中心,它的货物配送 依靠的是批发商来完成的。以日本的7-11为例,早期日本7 -11的供应商都有自己特定的批发商,而且每个批发商一般 都只代理一家生产商,这个批发商就是联系7-11和其供应 商间的纽带,也是7-11和供应商间传递货物、信息和资金 的通道……
图7-3 配送中心的功能
二、配送中心的功能及业务流程
l. 集货功能;
2. 储存功能;
3. 拣选功能;
4. 流通加工功能; 5. 分拣功能; 6. 配送功能; 7. 信息处理功能。
二、配送中心的功能及业务流程
(二)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配送中心的特性或规模不同,其营运涵盖 的作业项目和作业流程也不完全相同,但其基 本作业流程大致可归纳如图7-4。
一、配送的概念
(三)配送概念的内涵 1. 配送提供的是物流服务,因此满足顾 客对物流服务地需求是配送的前提。
2. 配送是“配”与“送”的有机结合。
3. 配送是在积极合理区域范围内的送货。
二、配送的特点
1. 配送是从物流据点至用户的一种特殊送 货形式; 2. 配送运输是短距离的末端运输; 3. 配送是物流活动的组合体,是“配”和 “送”有机结合; 4. 配送是以用户要求为出发点,体现共同 收益的原则; 5. 配送是一种“中转”形式。
配送主要涉及从供应链的制造商
到终端客户的运输和储存活动。流通
加工是物流作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当今社会化分工生产的必然产物。
第一节 商品配送概述
一、配送的概念
二、配送的特点 三、商品配送的种类和业务流程 四、商品配送的意义 五、配送合理化
一、配送的概念
(一)国外对配送的定义
日本1991年版《物流手册》将配送表述为“与 城
第七章 商品配送和流通加工
第一节 商品配送概述
第二节 配送中心 第三节 流通加工
1. 掌握商品配送的定义以及商品配送的合理 化措施; 2. 掌握流通加工的定义,如何保证流通加工 的合理性; 3. 掌握商品配送中心的定义以及商品配送中 心的工作流程了解用于商品包装的各种材料的
特点 ;
1. 具备对商品配送的意义进行分析的基本 技能; 2.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问题分析 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措施; 3. 能够独立完成商品配送中心的工作流程 设计。
问题:
通过7-11便利店的配送体系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国实 际,试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