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概论》试题
考试说明:
1. 首先下载试题及《标准答卷模版》 ,完成答题后,答卷从网上提交。
2. 答卷电子稿命名原则:学号 .doc 。
如: 。
3. 网上提交起止时间:2016年 11月 22日 8:00— 12月 22日 18:00。
试题:
一、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0分
清乾隆年间,登州府有一对恩爱夫妻,新婚之后,丈夫远走他乡,在一家药店当伙计,妻子在家日日思念,提笔给丈夫写了一封信,信中这样写到:
槟榔一去, 已过半夏, 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 效寄生缠绕他枝, 令故园芍药花无主。
妾仰观天南星, 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饮不尽黄连苦,豆蔻不消心恨,丁香空结腹中愁。
丈夫收到信后,朗诵数遍,不禁泪如雨下,念妻子重情,彻夜不眠,挥毫赋书:红娘子一别,桂枝花已凋谢矣。
也思菊花茂盛,欲为紫苑,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如待从容耳。
卿勿急性子,骂我曰苍耳子, 明春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返乡,有金银花相赠也。
问题:
1. 文中出现了多味中药,根据所学的知识试写出其中的十味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
(10分
2. 写出文中的 2味毒性的化痰药,并用比较其功效异同。
(5分
3. 文中中药入药部位各异,请简述各种植物类中药的采集时间。
(10分
4. 写出文中主要含香豆素的药物,香豆素的结构类型分为哪几类,写出其结构。
写出香豆素内酯结构常用的显色反应。
(10分
5. 文中的大部分药物都含挥发油成分,试写出一般情况下挥发油包含的四类成分,挥发油的提取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
(10分
6. 文中的杜仲含有京尼平苷,试写出它的结构类型并说明它与氨基酸共热显什么颜色。
(5分
7. 文中的黄连为常用中药,其中的小檗碱为其生物碱类活性成分,结构式如下:
+
O
OMe
请问 (10分 :
(1是否显酸碱两性?
(2是否有色?
(3可否溶于冷水?
(4是否为强碱?
(5其盐酸盐是否易溶于水?
二、小论文: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本大题 40分。
1. 中药制剂新剂型、新辅料的发展概况。
2. 中药制剂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概况。
要求:(1不少于 2000字; (2参考文献不少于 5篇。
《中药学概论》答卷
本人承诺:本试卷确为本人独立完成,若有违反愿意接受处理。
签名 _____应露珊 _______
学号 3专业 _____药学 ____________学习中心 ____株洲学习中心 ______
1. 文中出现的中药 :(1 槟榔性味苦 , 辛 , 温 . 归胃 , 大肠经 . 功效 :杀虫 , 破结 , 下气行水 .(2 半夏性味辛 , 温 . 归脾 , 胃 , 肺经 . 功效 :燥湿化痰 , 降逆止呕 , 生用消疖
肿 .(3 寄生性味苦平 , 入肝肾经 . 功效 :补肝肾 , 除风湿 , 强筋骨 , 养血安胎 .(4 芍药性味苦 , 酸 , 微寒 , 入肝 , 脾经 . 功效 :补血敛阴 , 柔肝止痛 , 平肝降阴 .(5 天南星味苦 , 辛 , 性温 , 有毒 . 归肺 , 肝 , 脾经 . 功效 :祛风止痉 , 化痰散结 .(6 忍冬藤味甘 , 性寒 . 归肺 , 胃经 . 功效 :清热解毒 , 祛风通络 .(7 白芷味辛 , 性温 . 归肺 , 脾 , 胃经 . 功效 :祛风除湿 , 通窃止痛 , 消肿排脓 .(8 黄连性寒 , 味苦 . 入心经 , 胃经 , 肝经 , 大肠经 . 功效 :清热燥湿 , 泻火解毒 .(9 豆蔻性辛 , 温 . 归肺 , 脾 , 胃经 . 功效 :化湿 , 行气 , 温中 , 止呕 .(10丁香性辛 , 温 . 归脾 , 胃 , 肾经 . 功效 :温中降逆 , 温肾助阳 .2. 文中的 2味毒性化痰药有半夏和天南星 . 半夏和天南星均辛温有毒 , 既能燥湿化痰 , 温化寒痰 , 为治寒痰 , 湿痰要药 , 每相须为用 ; 又能消肿止痛 , 治痈疽肿
毒 , 痰核肿痛 , 癌症等证 . 然半夏主归脾胃经 , 善除脾胃湿痰 ; 还能降逆止呕 , 为治呕吐要药 ; 并能消痞散结 , 治胸脘痞闷 , 梅核气等 . 而天南星温燥之性强于半夏 ,
并归肝经 , 善治顽痰 ; 又善祛经络风痰而止痉 , 治中风半身不遂 , 破伤风
等 .3. 文中各类植物的采集时间 :槟榔 :春末至初秋当归 :秋末使君子 :秋后寄生 :四季芍药 :夏 , 秋天南星 :秋 , 冬半夏 :夏 , 秋二
季忍冬藤 :秋 , 冬白芷 :夏 , 秋之间黄连 :立冬后豆蔻 :7-8月丁香 :2-7月桂
枝 :7-8月菊花 :秋季紫苑 :春 , 秋二季常山 :夏季苍耳子 :秋季红花 :夏季马勃 :夏 , 秋杜仲 :6-7月金银花 :5-6月 4.
文中主要含有香豆素的药物有 :香豆素的结构类型分为 :1简单香豆素 (
1. 文中主要含有香豆素的药物有 :香豆素的结构类型分为 :1简单香豆素
((2
呋喃香豆素
(3吡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是由香豆素苯环上异戊烯基和邻位羟基环合形成 2, 2-二甲基α-
吡喃环结构。
也分线型、角型。
(4其他香豆素香豆素内酯结构常用的显色反应 :(1 异羟肟酸铁反应 :显红
色 .(2 三氯化铁试剂反应 :一般为污绿色至蓝绿
色.(3 Gibb’s 试剂 ,Emerson 试剂反应: Gibb’s 试剂反应 ----蓝色化合物 ; Emerson 试剂反应 ----红色化合物 .5. 一般情况下挥发油包含的四类成分 :(1萜类化合物 (2芳香类化合物 (3脂肪类化合物 (4其他类化合物有些中药经过水蒸气蒸馏能分解出挥发性成分,如芥子油、原白头翁素、大蒜油等, 也常称为挥发油 . 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主要有两类 :一、干蒸馏 :将药物放置于干馏器中, 通过加热使挥发
性成分溜出。
二、湿蒸馏 :将药物与水混入蒸馏器中, 通过水蒸气将挥发性成分带出来。
6. 京尼平苷的结构类
型
: 京尼平苷与氨基酸共热得到蓝色水溶液 . 7. 小檗
碱 :(1小檗碱显酸碱两性 .(2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 加热至 110℃变为黄棕色, 于 160℃分解。
盐酸小檗碱加热至 220℃分解,生成红棕色的小檗红碱。
(3游离小檗碱能缓缓溶解于水中,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在冷乙醇中溶解度不大。
小檗碱的盐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较易溶于沸水,难溶于乙醇。
小檗碱与大分子有机酸,如甘草酸、黄芩苷、大黄鞣质等结合, 形成的盐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
(4.碱性:小檗碱属季铵型生物碱,可离子化而呈强碱性, 其 pka 值为 .(5小檗碱盐酸盐难溶于冷水 , 易溶于热水
中药制剂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概况
中药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但往往由于工艺落后无法与国际接轨,因此提高中药生产的科技水平,提高中药的质量势在必行。
中药发展趋势中药传统制剂历经上千年,无外乎“ 丸、散、膏、丹、汤、酒” ,其固有的缺点是:量大、体积大、制剂粗糙、工艺落后,很难予以发掘和加以提高,所以早些时候提出了剂型改革,相继出现了中药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剂型改
革为中药制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同现代药剂学相比自然十分落后,借鉴现代研究药剂学的要求,中药制剂的发展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中药制剂要达到三小:“ 三小” 即剂量小、毒性小、副用小。
作为毒性小和副作用小两方面则是中药制剂的优势一面, 其本身的复杂性决定其在毒性和副作用方面较之无化学药物制剂小。
要想达到剂量小, 则必须采用最现代的技术压缩提取物的体积,以致达到单体组合的程度,就是国家一、二类新药的基本要求。
中药制剂要达到三效:“ 三效” 即高效、速效和长效。
药制剂在剂量压缩的前提下,达到三效也是现代药剂学的要求。
中药原始的汤剂固然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体积之大,药量之多令人吃惊,实际上也是资源的浪费。
改变种状况则是中药改革的发展目标。
中药注射剂力争稳定性高、压缩剂量、提高疗效,达高效速效的要求的一创造就是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如双黄连注射液。
效果很好,但是稳定性欠性,久量易出现混浊。
解决办法一是精制再精制, 二是制成粉针。
其他汤剂不易保存,则制成口服液。
而日本则采用喷粉技术。
挥发油也不易保存,则可制成微表或β-环糊精包含物解决其易氧化问题。
与国际接轨问题(中药西制中成药出口存在一些题。
出口美国的药品须经美国F DA 验证,中成药成分复杂,含量低,剂量大,无法通过其验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真正做到中药化,从本质内函上加以改革,有明确的质量标准、药理研究及临床功效的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