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分离法汇总
虾蟹壳
洗涤 晒干
CO2 或 Na2CO3
Chitin (1,4)-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
4%~6%HCl 10%NaOH
脱钙 洗涤 脱蛋白 洗涤
CaCl2溶液 HCl
CaCO3溶液 过滤
滤液
蛋白质溶液
干燥
干燥
蛋白质沉淀
CaCO3
45%NaOH 洗涤水
Chitosan (1,4)-2-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
2.7 絮凝分离法
2.7.1提 纲
絮凝剂的分类和性质 絮凝分离法的基本原理 水中物质的存在状态 絮凝作用机理 絮凝分离技术 絮凝剂的选择与处理 絮凝分离实验技术 中药絮凝精制技术
在溶胶或悬浮体内加入极少量的可溶性 高分子化合物,可导致溶胶产生沉降, 这种现象称为絮凝作用。
利用高分子化合物使溶胶或悬浮液中固 体颗粒得以沉降除去的技术称为絮凝技 术。
絮凝法的基本原理:中药水提液中含有黏液质、蛋白质、 淀粉、果胶等脂溶性、表面活性成分以及高分子等复杂成 分,一起形成胶体,具有大的表面能,为热力学不稳定体 系。当加入絮凝剂后,通过吸附架桥和电中和等作用沉降 除去溶液中的粗粒子,以达到精制的目的。
絮凝法特点
原料消耗少,设备简单 生产周期短 产品质量好
中药精制方法
水提醇沉法 醇提水沉法 超滤法 高速离心法 大孔吸附树脂法 絮凝法
大黄
金银花
决明子
当归
絮凝、对照、醇沉、水煎
中药用絮凝剂的性质
广州有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CT-211吸附澄清剂 天津大学博大科技公司BD系列澄清剂 南开大学研制的ZTC1+1天然澄清剂 上海沃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101澄清剂。 上海伟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聚凝净 鞣酸、明胶、蛋清、壳聚糖等。
胶体双电层的构造
絮凝机理-电中和作用
絮凝机理-吸附架桥作用
2.7.4絮凝分离技术
絮凝剂的选择与处理
高分子絮凝剂的分子链组成,分子链结构和分子 量的大小; 所处理体系的各种条件因素,如杂质微粒的形态 、粒径、浓度、pH值和温度以及外界条件,如搅 拌等因素;絮凝剂投加量
絮凝剂适应范围
高分子絮凝剂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目前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学科领域之一
分离纯化技术是改变传统中药“粗、大、黑” 的关键
把现代的絮凝理论、絮凝技术、无毒安全的天 然絮凝剂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现代中药提取精 制絮凝新技术
中药的提取方法
浸渍法 煎煮法 渗漉法 回流法
中药提取新技术
半仿生提取法 超声提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纤维素酶法 旋流提取法 微波辐射诱导萃取技术
脱乙酰基
粉碎
过滤
洗涤
甲壳素
HCl
干燥
氨基葡萄糖 盐酸盐
粉碎
生
物
酶
壳聚糖
生物酶
壳寡糖
低分子壳聚糖
洗涤 干燥 蛋白质
滤液 洗涤水
寡糖素植物活力剂的田间应用试验
•壳寡糖2-3% •复合氨基酸5-10% •铁、锌、铜、钼、硼、钙、镁
各微量营养元素为30-150μg/L
•功能:
促进植物生长 增强植物抗病原菌能力 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促进植物吸收养分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无残留、无副作用
适应pH值
适应悬浊液
处理效果
阳离子型 阴离子型 非离子型
强酸~中性
有机质,胶体
中性~碱性
无机物质
弱酸~弱碱
无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机物
提高过滤 澄清度
促进沉降 过滤
促进沉降 过滤
絮凝分离实验技术
实验室模拟的方法主要有烧杯搅拌实验,它 包括快速搅拌、慢速搅拌和静止沉降三个步 骤
絮凝实验装置
卧螺离心机
2.7.5中药絮凝精制技术
汁澄清; 处理活性污泥。
中药的化学成分
中药的化学成分复杂,通常有生物碱、 苷类、有机酸、氨基酸、糖类、蛋白质 酶、油脂、蜡、树脂、色素、挥发油、 鞣质、无机盐等。这些成分中能够产生 特定药理作用的为有效成分。
中药药液精制方法-水提醇沉法
在中药水提液或浓缩液中加入1~10倍的酒精后, 静置沉降,以除去溶液中的醇不溶物,再回收酒 精并加水稀释至规定浓度,过滤后密封灭菌。
2.7.2高分子絮凝剂的分类与性质
高分子絮凝剂按其所带电荷分为阴离子型、 阳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三类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主要品种有淀粉类、 半乳甘露糖、纤维素类、微生物多糖类、 动物骨胶类、黄原胶、海藻酸钠等七大类
2.7.3絮凝分离法的基本原理
水中物质的存在状态:
动力学不稳定体系。分散相颗粒直径大于0.1微米的悬浮液,该体系可 借重力作用沉降除去。
克糖安的組方
克糖安的組方原則
降糖與降脂的效果結合起來,儘量減少糖尿病並發病的發病概率,或 緩解並發症; 降糖與提高人體免疫力有機結合起來,有助於緩解糖尿病的症狀。
调节 血糖 作用
降 血 脂 作 用
第一阶段壳聚糖膜 (单一或交联)
其第 它四 技阶 术段 合 用
壳聚糖敷料
药第 物三 功阶 能段 敷 料
醇沉法的基本原理:利用中药的部分有效成分既 溶于水又溶于醇的性质,采用醇水液沉淀部分不 溶于乙醇的物质,以达到精制成品,提高制剂成 品质量的目的
水提醇沉法不足之处
中药液中总固体物及指标成分损失较多, 难以保证成品制剂的有效性
成本高 成品稳定性差 生产周期长
中药药液精制方法-絮凝法
在混悬的中药水提液或浓缩液中加入少量絮凝剂,以吸附 的方式除去溶液中的胶体颗粒,如蛋白质、果胶等,经过 滤后达到精制和提高制剂成品质量的目的。
壳聚糖膜、凝胶,壳聚
超细 粉末
第二阶段多种形态壳聚糖膜 (单一或交联)
糖-明胶/胶原/海藻酸 钠海绵,壳聚糖混纺材 料;壳聚糖粉末及其各
种分散状态的剂型
壳聚糖作为絮凝剂的应用
处理食品加工厂废水,悬浮固体去除率高 达90%以上; 澄清果汁,可大大降低酶法的生产成本和缩短生产周期; 处理无机物质,作为汞、铜、镉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剂; 回收氨基酸和蛋白质,可使菌丝体絮凝,也可使浑浊的鱼
热力学稳定体系。分散相颗粒直径小于1毫微米的真溶液,该体系是 单相的,均衡的分散在水中。
胶体分散体系。分散相颗粒直径介于1~200毫微米范围内。
絮凝处理的对象主要是胶体以及接近胶体的细小悬浮物。
絮凝作用机理
胶体稳定理论:双电层理论 絮凝机理:电中和作用
吸附架桥作用 通过絮凝作用捕集和“清扫”胶体颗粒;压缩 双电层,减少表面电荷;高分子絮凝剂的桥连; 由于吸附作用而使电荷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