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的内涵发展
英格尔斯的《人的现代化》
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说:“一个国家只 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 都必须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 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 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 为现代化国家。否则,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 的管理,都不会得到实现。即使经济已经开始起飞, 也不会长久。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不可少的 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 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 条件。”
三、让办学理念更加科学化,提升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工作的出发 点,也是学校追求成功的动力。无论是小 学、初中、高中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 有一个办学理念的问题。
学校核心竞争力
学校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扎根于学校组织内部、能 带来较高的办学效能和能够不断使自己在学校竞 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能力。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 ,就要求学校抓住学校竞争中最关键、最有实质 性的问题,遵循科学方法,在教育中贯彻“以人为 本”的哲学思想,让全校教职员工开展好学校的各 项工作,促进学校的发展,切实把自己的办学能 力和办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我们 把探索更加科学化的办学理念和探索办学理念的 科学化实施作为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和着力点。
内涵式发展的特点
1.内涵式发展是以追求学校整体效益最大化 为目标的发展。
2.内涵式发展是外在压力和内在要求共同作 用的结果。
3.内涵式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创新的 过程。
二、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学校内
涵发展的决策依据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发展”,精髓是“科学”。 其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要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把握好 这三个核心内容。教育科学发展观是科学 发展观在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教育科学发 展观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方针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在树立和落 实科学发展观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这是由人 的现代化在社会整体现代化中的地位决定 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杜威认为:“所谓人的成长,就是在与环境相互作 用的过程中更新了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说:“一 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学校是专门培养人、 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 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
如何建构和谐的校园文化,优化学校的品位和内 涵呢?主要有三点:1、良好的校园外表形象校园 世界是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2、深厚的学校人文 文化积淀。3、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
一、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
学校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外延式发展,另一种是内涵式 发展。所谓外延式发展是指学校外延的不断扩张,其在一 定程度上象征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是学校发展的一种外 在表现,其实质是一种“量”的扩张。外延式发展主要表现在 于扩大招生规模,其次在于增加教育资金投入、扩大教师 队伍、拓展校园面积、改善教学设施等活动。外延式发展 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大而全”。内涵式发展是指学校在硬件 改进基础上,进行相关管理和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教 育质量,办出特色,形成品牌,提升学校“软实力”,使学校质量 、水平、效率、效益以及办学传统、管理文化等内核的改 进,其实质是学校“质”的飞跃。内涵式发展的主要表现在于 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其次在于学校规模适度,文化底蕴增 强,办出特色,形成品牌等。
关于学校的内涵发展
2020年7月13日星期一
主要内容
一、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 二、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决策依
据 三、让办学理念更加科学化,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四、从制度管理走向人本化管理,激活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动力
五、深化课程改革,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保障 七、建构和谐的校园文化,优化学校的品位和内涵 八、提炼学校特色,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内涵 发展的动力保障
教师队伍建设要从解决数量问题转向保证 教师质量的提高和队伍结构的优化,当前形 势下中小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三个着力点 是:
1,增强教师对学校价值观的认同感。
2,营造学习氛围,建学习型教师群体。
3,大力推进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
七、建构和谐的校园文化,优化学 校的品位和内涵
四、从制度管理走向人本化管理, 激活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动力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西蒙是一位管理学家,他的理 论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地方是提出了价值和贡献的 均衡,包括组织向员工提供“价值”,提供地位、 权力、资源、信息、机会、名誉和报酬收入;员 工为组织做出“贡献”,贡献出绩效、知识、经验 、技术、方法、热情、信念、智慧和思想观念。“ 价值”来源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贡献”来源于员工 目标的实现,来源于员工的利益动机和情感动机 的满足。保持“价值和贡献”的均衡,就能维持组 织的存在。
五、深化课程改革,服务于学生的
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是什么?我以为不是别的而 应该是他们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以为是效 率和民主。稍微对欧美,特别是美国现代教育管 理思想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一点。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作过一个评价,亚洲的学校缺乏的就是效率 和民主。因此,我认为课程改革主要是为了解决 两个问题:其一,解决学校效率不高的问题,教 育有许多浪费现象,如课程安排不合理,教材偏 、难、深、杂,学生做了不少无用功学了许多没 有用的东西。其二,促进教学的过程更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