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高三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0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高三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0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高三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Ba:137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6小题,共48分)1.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下降3%。

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 禁燃生活垃圾B. 雾炮洒水车向空气中喷洒水雾C. 研发新能源,推广新能源汽车D. 燃煤中加入生石灰【答案】B【解析】【详解】A.禁燃生活垃圾就可以减少产生CO、SO2等有害气体,能够降低对空气的污染,A正确;B.雾炮洒水车向空气中喷洒水雾,只是使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形成酸,没有从根本上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产生与排放,B错误;C.研发新能源,推广新能源汽车,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C正确;D.燃煤中加入生石灰,这样煤中硫元素燃烧产生的SO2会与CaO反应转化为CaSO4进入炉渣,从而可降低S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

2.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NaHSO4晶体含有的离子数为3N AB. 标准状况下,44.8 L H2O2含有2N A个极性键C. 19g羟基(-18OH)所含中子数为10N AD. 0.1 mol/L KAl(SO4)2溶液中SO42-的数目为0.2N A【答案】C【解析】【详解】A.NaHSO4晶体由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构成,故1mol硫酸氢钠晶体中含离子为2N A个,故A 错误;B.标况下H2O2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44.8 L H2O2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C.19g(-18OH)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18OH)中含10个中子,故1mol此离子中含10N A个中子,故C正确;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硫酸根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睛】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

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注意:①气体的摩尔体积适用的对象为气体,而标况下水、H2O2、HF等为液体,SO3为固体;②必须明确温度和压强是0℃,101kPa,只指明体积无法求算物质的量;③22.4L/mol是标准状态下或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3.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室温下,pH=13的溶液:Ba2+、K+、CO32﹣、NO3﹣B. 含有大量SO32﹣的溶液:K+、NH4+、SO42﹣、MnO4﹣C. 含大量NaHSO4的溶液:Fe3+、K+、NO3﹣、Cl﹣D. 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Na+、Ba2+、Cl﹣、HCO3﹣【答案】C【解析】【详解】A. Ba2+、CO32﹣会反应产生BaCO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含有大量SO32﹣的溶液中:SO32﹣、MnO4﹣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含大量NaHSO4的溶液中,电解质电离产生的Na+、H+、SO42-与选项离子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D.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在酸性溶液中,H+、HCO3﹣会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在碱性溶液中,OH-与Ba2+、HCO3﹣会发生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4.下列关于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B. Li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锂属于碱性氧化物C. CuCl2、FeSO4及Fe(OH)3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D. 铝制容器不宜用来长时间存放碱性食物、酸性食物以及咸的食物【答案】A【解析】【详解】A.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A错误;B. Li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锂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所以Li2O属于碱性氧化物,B正确;C.Cu与Cl2反应产生CuCl2、Fe与Fe2(SO4)3反应产生FeSO4,Fe(OH)2与O2、H2O反应产生Fe(OH)3,这三种反应都是化合反应,故三种物质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取得到,C正确;D.Al可以与强酸、强碱发生反应,因此铝制容器不宜用来长时间存放碱性食物、酸性食物,在咸的食物中,Al与杂质及NaCl溶液会构成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Al作负极,加快Al的腐蚀,因此也不能盛放咸的食物,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

5.某同学为测定Na2CO3固体(含少量NaCl)的纯度,设计如下装置(含试剂)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必须在②③间添加吸收HCl的装置B. 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影响实验的精确度C. 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保证②中产生的气体完全转移到③中D. 称取样品和③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即可求算Na2CO3固体的纯度【答案】A【解析】【详解】A项,氢氧化钡足量,挥发出的HCl先被吸收,不会影响BaCO3沉淀的生成和测定,无需单独添加吸收HCl的装置,故A项错误;B项,碱石灰可与二氧化碳反应,吸收水分,可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影响实验的精确度,故B项正确;C项,根据③中沉淀的质量计算碳酸钠的纯度,故需要通入空气,保证②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完全转移到③中,被充分吸收,减小实验误差,故C项正确;D项,③中产生的沉淀为碳酸钡,③中根据碳酸钡的质量可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②中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样品中的碳酸钠质量,根据称取样品的质量即可求算碳酸钠固体的纯度,故D项正确。

故答案选A。

6. 下面是用硫酸钙生产硫酸、漂白粉等一系列物质的流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SO2、SO3均是酸性氧化物B. 图示转化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 工业上利用Cl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漂白粉D. 用CO合成CH3OH,原子利用率为100%【答案】D【解析】【详解】:A.SO2、SO3是酸性氧化物,CO不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B.氧化钙与水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浓度较小,应用纯净的消石灰,C错误;D.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2H2⇌CH3OH,所有原子进入期望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D正确;故选D。

7.高纯度单晶硅是典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又称“半导体”材料,它的发现和使用曾引起计算机的一场“革命”。

这种材料可以按下列方法制备:SiO2Si(粗)SiHCl3Si(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C Si+CO2↑B. 步骤①、②、③中每生成或反应1 mol Si,转移4 mol电子C. 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而硅不能与氢氟酸反应D. SiHCl3(沸点33.0 ℃)中含有少量的SiCl4(沸点67.6 ℃),通过蒸馏(或分馏)可提纯SiHCl3【答案】D【解析】【详解】A.二氧化硅高温下与C反应生成CO气体,即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Si+2CO↑,故A错误;B.步骤①中Si的化合价降低4,转移电子数为4mol,步骤②中生成SiHCl3,化合价升高2,步骤③中每生成1mol Si,转移2mol电子,故B错误;C.二氧化硅和硅均能与氢氟酸反应,故C错误;D.沸点相差30℃以上的两种液体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则SiHCl3(沸点33.0 ℃)中含有少量的SiCl4(沸点67.6 ℃),通过蒸馏(或分馏)可提纯SiHCl3,故D正确;故答案为D。

8.卤素有多种可变化合价,可组成多种含氧酸盐,这些盐的命名和卤素的化合价有关,如次卤酸盐(含XO-)、卤酸盐(XO3-)、高卤酸盐(XO4-)等,有一种碘和氧的化合物可以称为碘酸碘,其中碘元素呈+3、+5两种价态,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 I 2O 4B. I 3O 5C. I 4O 7D. I 4O 9【答案】D 【解析】【详解】碘酸碘的化学式一定为I m (IO 3)n 形式,其中碘酸根为-1价(类似于氯酸根),碘酸根中I 为+5价,则前面的I 为+3价,所以碘酸碘的化学式为:I(IO 3)3,即 I 4O 9,故答案为D 。

9.在标准状况下,在三个干燥的烧瓶内分别装有纯净的NH 3,含一半空气的HCl 气体, NO 2 和O 2的混合气体[V(NO 2)∶V(O 2) = 4∶1 ],然后分别作喷泉实验,三个烧瓶内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2∶1∶2 B. 5∶5∶4C. 1∶1∶1D. 无法确定【答案】B 【解析】在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烧瓶的容积相同,根据n=mVV 知,氨气、氯化氢、NO 2、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5:4:1;做喷泉实验时,盛放氨气的烧瓶、含一半空气的氯化氢气体的烧瓶、含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的烧瓶,各烧瓶中溶液的体积分别为:一烧瓶、半烧瓶、一烧瓶,所以溶液的体积比为2:1:2;因为4NO 2+O 2+2H 2O=4HNO 3硝酸的物质的量和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各烧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5:4,根据c=n V 知,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55:2.52.5:45=5:5:4,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正确求算盛放氯化氢气体的烧瓶溶液的体积、盛放NO 2和O 2气体的烧瓶溶质的物质的量是解本题的关键。

10.下列装置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装置Ⅰ:可以用来验证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B. 装置Ⅱ:可以用来比较Na 2CO 3和NaHCO 3的热稳定性C. 装置Ⅲ:先从①口进气收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NO 气体D. 装置Ⅳ:制备Fe(OH)2并能保证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 【答案】D【解析】A. 装置Ⅰ中产生硅酸沉淀,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因此可以用来验证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A正确;B. 装置Ⅱ中碳酸氢钠放在小试管中首先发生分解,因此可以用来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B正确;C. 装置Ⅲ:先从①口进气收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将CO2排出即可收集NO 气体,C正确;D. 酒精与水互溶,不能隔离空气,应该用煤油或苯等,D错误,答案选D。

11.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A. 60mLB. 45mLC. 30mLD. 15mL【答案】A【解析】【详解】从题叙述可以看出,铜还原硝酸得到的气体,恰好又与1.68 L O2完全反应,所以可以使用电子得失守恒先求n(Cu),即n(Cu)×2=n(O2)×4,得n(Cu)=2n(O2)=2×1.6822.4/LL mol=0.15 mol,所以这些铜对应的铜离子恰好沉淀所需n(NaOH)应为0.3 mol,所需V(NaOH)应为60 mL,故选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