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我的故事》主题计划与反思教学提纲

小班《我的故事》主题计划与反思教学提纲

综合活动小班P44
综合活动小班P45
综合活动小班P46
综合活动小班P47
第(2)周
活动来源
笑脸娃和哭脸娃(健康)
男孩女孩(社会)
表情歌(歌曲)
我的玩具(数学)
熊猫的客人(语言)
我是小客人(社会)
综合活动小班下P48
综合活动小班下P49
综合活动小班下P50
综合活动小班下P51
综合活动小班下P52
综合活动小班下P54
音乐游戏:不怕冷。
环境创设材料投放(主题墙和游戏环境)
1.创设主题墙《我的故事》,将幼儿有趣的成长故事的照片贴出来,并附上小故事。
2.布置“小舞台”的布景,增加幼儿表演的积极性。
日常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关注自己的外貌、情绪等,培养独立自主自信的健全人格。
家园互动
1.加强家园沟通,鼓励家长多关注培养幼儿自主性,引导幼儿发现自身的独特个性,同时也要学会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学会初步的自我评价。
回顾整个主题活动,我感觉活动内容虽然丰富但较多部分都是以谈话的形式展现,涉及幼儿讲述的内容偏多,所以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虽然是介绍和自己有关的事情,但往往也包含抽象的内容,加上幼儿语言表述能力尚欠缺,在实际的讲述中,幼儿表达不清,需要教师在引导方法上更加细致。
小班《我的故事》主题计划与反思
主题教育计划
主题名称:我的故事
年龄班:小一班
预设时间:(3)周
主题说明
年幼儿童是通过自己周围的人际环境,特别是对自己具有重要意义的成人,如父母、老师等对自己的态度、方式来认识自己的。由于年龄特点,幼儿、特别是年幼幼儿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本主题“我的故事”是在引导幼儿对个性的“我”(即独一无二的“我”)的感知与体验,如“我”有自己的名字、生日,有自己的爸爸妈妈,有自己的家庭……“我”与别人的声音不一样、长相不一样、兴趣不一样……对“我”的独特的感知与体验主要是通过幼儿与同伴之间的比较和互动形成的。
2.关注个体差异性,引导家长关注自己孩子的纵向成长。
主题反思
在主题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参与意识很强,如通过欣赏“我的照片”讲述“我的名字”等活动使他们慢慢的了解自我、熟悉自我,感受到了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之心,知道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初步学会对自己进行简单的评价。小班的幼儿园生活是孩子们成长道路的第一站,孩子从单一的家庭生活模式走进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模式,通过近大半年的集体生活后,孩子们渐渐适应这种生活环境,很多孩子不再是霸道、蛮横,取而代之的是互相关心,互相友爱。“我”的主题活动的开展也是告诉孩子们,“我”是不一样的,“我”是特别的我,但同时“我”又是集体中的一员,集体中的“我”不能太自我,不能处处以“我”为中心。我想这是主题活动开展后,孩子们在性格和情感上所要获取的吧。
第(3)周
活动来源
小猴请客(语言)Biblioteka 小兔跳彩圈(体育)有趣的面具(数学)
我是能干的小主人(社会)
请客人吃点心(泥工)
客人来了(歌曲)
综合活动小班下P55
综合活动小班下P56
综合活动小班下P57
综合活动小班下P58
综合活动小班下P59
综合活动小班下P60
自主性游戏活动
创造性游戏
1.针对上周游戏情况对幼儿进行提醒,并请部分幼儿进行演示有特点的角色扮演。
3.喜欢与同伴交流,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活动,乐意与他人互动。
4.初步感受音乐片段间的相同和不同,学习找好朋友一起跳舞,体验交往的乐趣。
主要
学习
活动
第(1)周
活动来源
好听的名字(社会)
我是人(歌曲)
我的属相(社会)
我的照片(社会)
这是我(绘画)
比高矮(数学)
综合活动小班下P42
综合活动小班下P43
在这一主题中,我们会正确认识幼儿之间的差异,帮助幼儿获得一种积极的自我体验,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接纳、肯定、喜欢自己。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活动,乐意与他人互动,喜欢与同伴交流。
主题目标
1.能观察、区分男孩、女孩的不同,学习比较、辨认自己与同伴长相的不同。
2.能大方地介绍自己不同活动的照片,感知自己与同伴在不同活动中许多有趣的样子。
2.增添与主题有关的角色或游戏材料,如:小舞台、在小超市出售相框等。
3.鼓励幼儿在讲评时,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活动,评选“最佳节目”。
区域活动
生活区:打结、穿线板
表演区:我会表演节目
益智区:夹夹乐、换衣服
阅读区:照片小故事
美工区:画纸盘五官、装饰照片
科学区:照镜子、印指纹
其他游戏
益智游戏:小树排一排。
科学游戏:有趣的冰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