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途径分析

关于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途径分析

关于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途径分析
发表时间:2012-01-17T09:51:47.217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9月下期供稿作者:洪英蕾[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企业的运营已不仅仅是生产和销售的简单组合。

洪英蕾
(上海邮政总公司,上海 200000)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1)09-0000-01 摘要:企业行政管理体系,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加强企业行政管理,对推动和保证企业的生产、资金、经营等业务顺利、有效进行,增强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企业行政管理也面临着调整旧方式和适应新形势的任务。

加强和改进企业行政管理,对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对如何改进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途径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含义及特征分析
1.企业行政管理的含义。

企业行政管理是指依靠企业行政组织、按照行政渠道管理企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案。

所谓企业行政组织,是指企业的行政组织机构。

行政渠道则主要指企业行政组织机构内上下级的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如公司总裁部门经理,项目负责人等的等级系列关系。

行政管理的手段通常包括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奖惩条件等。

2.企业行政管理的特征。

首先,企业行政管理具有及时性。

由于企业行政管理是用命令、指示等来调整人、财、物、产、供、销等生产经营活动,故其手段和方式直接具体,而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又配以对违抗管理的惩罚措施,因而能迅速发挥作用。

其次,企业行政管理具有权威性。

企业行政管理的有效性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上级权力与权威基础上的,上级行政机构没有相应的权力和权威就不能下达命令、指示或规定等。

但还要指出的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有效性还要取决于上级权力是否运用得当和下级的是否服从等诸因素。

再次,企业行政管理具有纵向性。

因为企业行政管理主要是通过企业行政组织内部的隶属关系进行自上而下的纵向指挥和协调,往往是企业上级行政机构对下级的指令性要求,因此主要是纵向性的。

二、当前我国企业行政管理面临的问题
1.体制不健全。

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机构设置不合理,规章制度不科学、不完善,是影响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根本原因。

有些企业没有系统的规章制度和明确分工,或无章可依,或有章不依。

行政管理不力,造成企业集团内部管理混乱,你争我夺,重复劳动,工作上能推就推。

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

有些行政法规虽然已经制定,但没有很好的执行。

现代行政管理需要建立起科学的工作程序和全面规范的管理规则。

因此行政管理体制不全,机构设置不合理,规章制度不科学、不完善 2.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

我国的企业行政机构过于庞大臃肿,几度精简,收益甚微,结果是“精简、精简,有增无减”,没有必要设立的行政机构大量出现。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涉及到企业内部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里里外外的沟通和协调;企业各部门和环节过多,企业员工无全局观念,认为行政工作只是行政管理部门的事,技术工作就是技术部门的事,销售工作就是销售部门的事。

由此在集团内,众多的分支机构就顺理成章地成立单独的部门。

3.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企业行政工作人员知识能力、业务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管理时常脱离各部门实际,发布的规定无法推行或根本不宜推行,引起其它部门的反感和排斥。

无责任感、无积极性、无创造热情、作风疲塌、得过且过,直接影响着行政效率的提高。

三、提高企业行政管理的途径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

从审批管理制度的运作来看,我国已进行了几轮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度减少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政府行政性审批,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从现阶段来看还不彻底,必须继续深化,从加快政府职能转换的角度,依据合理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公开性原则和责任性原则,对现有的各种行政性审批进行系统的清理。

一是大力推行备案制和核准制,尽量减少和调整审批事项。

二是要积极改进审批的管理方式,提高效率。

要规范审批行为,限定审批时限。

三是要斩断行政审批的利益机制。

必须将行政审批与经济利益分开,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善机关财务集中结算制度,尽快统一机关公务员福利分配。

四是要继续推广承诺制,切实加强对审批行为的监督。

2.深化投资机制改革。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这是实行政企分开的关键问题。

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规范政府的投资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缩小政府对投资项目的核准范围,健全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和中央与地方的投资事权,改进和完善投资决策规则和程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制;特别要建立健全和严格实施市场准人制度,切实加强对全社会投资活动的引导、调控和监管。

3.健全企业行政管理的领导体制。

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包括三方面内容: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咨询机构为补充,建立有相应的行政监督部门。

我国现行的企业领导体制基本上是党政合一甚至以党代政,未能给行政首长以真正有效的行政管理权;有的领导体制不健全,以行政首长的个人意志代替行政管理的系统工作,或缺乏相应的辅助人员或没有相应的监督机构和手段。

这些都要逐步改进,以加强和提高行政管理工作及其质量。

4.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每一个行政工作人员都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作为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是知识水平高,各方面素质优良的公共管理者。

企业行政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能够实现科学而又艺术的管理。

经济的全球化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在未来的管理中必须有国际眼光,熟悉国际游戏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5.转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一方面要变政府管理部门为社会服务部门,切实解决公共产品供给职能长期缺位的状况。

另一方面要加速向社会组织转化政府的社会职能,把政府目前所承担的技术性、服务性、协调性工作交给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和社会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法律事务所、资产评估所、物业管理、社区自治管理等组织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企业的运营已不仅仅是生产和销售的简单组合。

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内部的规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和改进企业行政管理也就成为搞好企业内部管理和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史桂芝.论企业行政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7)。

[2]史丽燕.浅述企业行政管理的人员素质[J].企业圈,2007,(6)。

[3]刘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面对三方面的问题[J].现代商业,2009(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