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为人民服务导学案(老师版)

为人民服务导学案(老师版)

2014学年下学期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教师版课题12《为人民服务》共2课时备课人:王美蓉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日期_______【导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剥削、兴旺、解救、哀思、李鼎铭、司马迁、彻底、鸿毛、送葬、乱蓬蓬、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掌握围绕主要观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导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导学难点】
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1.搜集课文背景资料。

了解司马迁、毛泽东。

2.搜集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3.教师制作完成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预习导航】
一、写作背景我先知:
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

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

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他不幸牺牲。

毛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注意不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

”毛主
席的这篇讲演发表时以《为人民服务》为题,这篇文章也成为共产党人行为准则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在60多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和这篇文章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读一读、抄一抄,并听写以下词语,查工具书,理解以下词语意思。

剥削、兴旺、解救、哀思、李鼎铭、司马迁、彻底、鸿毛、送葬、
乱蓬蓬、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
三、读课文思考: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读
《为人们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不是人人为我,而是我为人人。

二.看拼音写词语:
chèdǐxīng wàng hóng máo chuīshìyuán
(彻底)(兴旺)(鸿毛)(炊事员)
tài shān bōxuējīng bīng jīng zhèng
(泰山)(剥削)(精兵简政)
wǔhú sì hǎi mù biāoāi sīzhuīdào
(五湖四海)(目标)(哀思)(追悼)
三、交流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固有:本来有的。

固:本来。

泰山:山名,在山东省。

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

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种事物上)。

哀思:悲哀思念的感情。

鸿毛:大雁的毛。

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所,处所,地方。

五湖四海:本文指全国各地. 追悼:怀念死者,表示哀悼。

四、小组合作探究。

1、小组议议:毛泽东同志作这次演讲,目的是为了什么?
目的是为了号召全党全军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学习
他为人们的利益而死的崇高精神。

2、毛主席的这篇演讲稿的中心是什么?
中心论点是:为人们服务。

3、围绕中心,文章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的为
人民服务:
一:树立为人们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要重的生死观;
二:正确对待批评,为人们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三: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明白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
这个中心讲了三方面的意思,初步了解了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下节课让我们找出
含义深刻的句子彻底弄明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的练习题,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在书上做批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词
2教师导读: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稿所讲
的内容,这节课让我们通过读读、想想、议议,来具体了解这篇演讲稿围绕
中心论点论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感悟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生自由读第一段,思考,讨论,第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
句与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一段共有三句话。

并列关系。

第一句写八路军、新四军的性质——革命的队伍
第二句写队伍的宗旨——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第三句写这次追悼的人物——张思德同志。

2结合你知道的事例,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理解:“完全”就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

“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间,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

文章开篇点题,表明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

除此之外,别无目的。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二段,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画出中心句,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
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

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2、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中“固”:(本来、总。

)“或”:(有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小结: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

3、说说生活中,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哪些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三)、学习第三段,生自由读文探究。

读下面这段话,说说共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1、读一读,在()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2、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共有4句。

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

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第三四句:讲凡是符合“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这个条件,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

这段话一句紧扣一句,层层递进联系非常紧密。

先讲不怕批评再讲不讲究批评的对象和方式方法。

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四)、读第四段思考
1、“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解放全民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2、为实现这一革命目标应该怎样做?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
3、“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个句子怎么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的。

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五)、学习第五段,讨论
1、我们要为什么开追悼会?(开追悼会的制度是什么?)
不管是谁死了,只要他是做过一些的益的工作,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2、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
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六)我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文章的中心
本文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三、总结升华
同学们,在你们的汇报中,我知道了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还知道了张思德同志──我们队伍中的一员,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这时候,我想起了臧克家写的纪念鲁迅的一首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让我们谨记党的宗旨及毛泽东爷爷的教导,从现在起,好好掌握本领,将来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查阅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