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

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将军帽作业区一期码头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罗源湾将军帽15万吨级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2012年11月目录1、工程概况 (3)1.1、工程简况 (3)1.2、工程范围 (3)2、防治目标与重点 (3)2.1、总体工作目标 (3)2.2、防治重点 (4)3、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措施 (4)3.1、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4)3.2、成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活动领导小组 (4)4、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4)4.1、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5)4.2、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8)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简况(1) 工程名称: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将军帽作业区一期工程;(2) 建设单位:华能(福建)海港有限公司;(3) 设计单位: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4) 监理单位:厦门港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5) 监督单位: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6) 施工单位: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7) 合同开工日期:2012年08月28日;(8) 施工期:20个月。

1.2、工程范围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将军帽作业区一期工程码头主体及引桥工程一期建15万吨级(结构按30万吨级设计),以矿石为主散货进出口码头一座及其相应的配套设施,设计年吞吐量800万吨。

本工程码头主体结构长390m,宽37m,码头平台顶面高程11.5m,西侧设置宽度12m的系缆墩;引桥布置在码头平台西端,引桥长185m,宽17m,顶面高程接码头侧11.5m,接岸侧9.0m。

本工程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基槽挖泥、剩余112根钢管桩出运和沉桩施工、现浇砼结构、构件预制安装、靠船设备、钢管桩阴极保护、导航、给水、钢桥制作安装和部分预埋件的施工等。

本工程混凝土工程分为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两部分,其中现浇混凝土总方量约54888m³,主要包括:桩内混凝土,现浇码头横梁、节点、板缝、面板、护轮坎、转运站墩台和系缆墩,现浇引桥帽梁、桩帽和面层等;预制混凝土总方量约9826m³,主要包括码头预应力轨道梁、纵梁、边梁、面板、靠船构件和引桥预应力空心板、预应力管沟、纵梁和面板等。

2、防治目标与重点2.1、总体工作目标通过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全面提高本工程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有效使用。

通过各种有效防治措施,有针对性的使本工程质量通病得到防治,提升整体质量水平。

2.2 、防治重点主要解决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气泡、麻面、砂斑砂线及色差)、钢筋保护层偏差过大、构件预制细部处理以及桩基础水下混凝土浇筑时常见的质量问题。

3、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措施3.1、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结合本工程特点,项目部建立了健全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配置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质量职责,以确保治理保证体系能够有效运行。

3.1.1、工程部职责负责现场的施工管理,组织技术、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交底、典型施工,施工管理要精细,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组织现场施工,层层落实责任人。

3.1.2、质检部职责质检人员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对涉及结构物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工艺、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必须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对混凝土质量通病易发环节要加强动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

3.1.3、试验组职责加强对原材料及混凝土拌和、运输、振捣、养护等环节的精细管理。

重视混凝土施工动态控制,加强试验检测及数据分析,对发生变异的数据应重点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3.2、成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活动领导小组为保证本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我部专门成立了强有力的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领导小组,其领导成员如下:组长:石良茂副组长:朱振华、曾庆营成员:陈志永、房仁华、凌敏、石祥锦领导小组制订本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实施方案,对项目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进行督查指导。

在领导小组的督导下,强化了各部门的职责和执行力。

4、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4.1、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本工程现浇混凝土总方量约54888m³,主要包括:桩内混凝土、现浇码头横梁、节点、板缝、面板、护轮坎、转运站墩台和系缆墩,现浇引桥帽梁、桩帽和面层等;预制混凝土总方量约9826m³,主要包括码头预应力轨道梁、纵梁、边梁、面板、靠船构件和引桥预应力空心板、预应力管沟、纵梁和面板等。

为保证本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我部根据施工规范和施工经验,拟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各个环节推行以下标准化操作,以期从源头上降低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发生的几率,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4.1.1、原材料进场控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和掺合料等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所有原材料必须按规定报监理和业主审批,经批准的原产料进场后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送检工作。

4.1.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S202-2-2011、《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的有关规定。

我部将委托有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进行本工程所有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并按要求报监理和业主单位批准。

4.1.3、混凝土的生产现浇混凝土采用群殴公司专业水上搅拌船进行混凝土生产,预制混凝土则由预制场内的搅拌站集中搅拌供应。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必须称量,称量使用的各种衡器应定期检验,确保计量的准确。

试验检测人员负责对混凝土配料时的称量进行监控。

同时按要求对已进场混凝土原材料含水率等指标的监测,确保混凝土生产的质量满足要求。

4.1.4、混凝土浇筑(1)浇筑前,应对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

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应清理干净,并掌握水文、气象预报。

(2)混凝土入仓过程中,应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

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其自由落差不宜超过2cm。

如可能发生离析时,应采用软管、串筒,斜槽等下落措施。

(3)混凝土浇筑应分层布料、振捣。

其分层的厚度(指捣实后的厚度)应根据振捣器的能力决定。

但不宜超过表1的规定。

混凝土振实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振捣器相结合方式(视现场情况而定)。

应采用2.2~2.8kW平板振捣器;采用的插入式振捣棒要求棒长不短于450mm,振动频率不低于12000次/min,振幅不小于0.8mm,配套动力功率为1.1kW。

平板振捣器每次位移需重叠5~10cm,平板振捣器与模板之间应有5~10cm的距离。

表1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限值振捣方法浇筑层厚度(mm)插入式振动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表面振动无筋或配筋稀疏的结构250 配筋较密的结构150 附着式振动300(4)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的振捣顺序宜从近模板处开始,先外后内,振捣呈梅花点布置,移动间距控制在300~400mm;距模板边控制在50~100mm。

并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预埋件芯管、吊环或充气胶囊。

插入式振捣器应垂直插入混凝土中,并快插慢拔,上下抽动,以利均匀振实,气泡上赶。

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0~100mm,保证上、下层结合成整体。

表面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振捣控制:应使松散的混凝土沉降稳定、砂浆开始上翻、气泡基本不再上冒。

(5)施工缝的设置,应在施工方案中预先明确,经设计及工程监理审查认可。

施工缝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易于施工的部位。

施工缝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①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梁格顶等位置),但凿除时,处理层混凝土须达到下列强度:用水冲射形成毛面时,须达到0.5MPa;用人工凿除时,须达到2.5MPa。

②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干净,在浇筑次层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应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缝应铺一层10~20mm厚的1:2水泥砂浆。

③重要部位及有防震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

④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

需要达到的强度,一般最低不少于 1.2MPa。

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时,不得低于2.5MPa。

混凝土达到上述抗压强度的时间宜通过试验确定。

(6)混凝土浇筑至顶部时,宜采用二次振捣及二次抹面,如有泌水现象,宜从上部用麻袋或海棉吸水吸管等方法排除,禁止在模板侧面开孔防水,以避免带走水泥砂浆。

(7)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

当因故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

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但不宜超过表2的规定。

表2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允许时间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允许间歇时间(h)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30 1.5 2.020~29 2.0 2.510~19 2.5 3.05~10 3.0 3.5 注:允许间歇时间为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浇注完毕延续时间;表列数值未考虑掺用外加剂的影响;如间歇时间过长,应在现场进行重塑试验,如混凝土不能重塑时,应按施工缝处理;重塑试验可用插入式振捣器在振动下靠自重插入混凝土中,并经振捣15s后,在振捣器周围100mm处仍能翻浆,即认为能重塑。

(8)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现场应派木工、钢筋工值班,经办技术员则对浇筑现场全面负责,随时监控支架及模板的坚固性及稳定性以及钢筋保护层、预埋件的位置等。

4.1.5、混凝土养护(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加以覆盖,结硬后保湿养护。

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加盖防护,但在开始养生前,覆盖物不得接触混凝土。

(2)养护方法应根据构件外型选定,可采用:盖草袋、土工布(或加塑料薄膜)洒水养护塑料管扎眼喷水养护涂养护剂养护(3)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时,混凝土的敞露面应全部用塑料薄膜包裹覆盖严密,并应保持膜内潮湿状态,有凝结水。

(4)当采用养护液养护时,喷涂应均匀,应能保证养护液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连续完整封闭性的防水膜。

所用的养护液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泥混凝土养护剂》(JC901)的规定。

(5)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养护应提前编制施工方案,明确养护方法和管理措施等。

潮湿养护时间要求:高性能混凝土≥15d;普通混凝土≥14d。

(6)混凝土终凝后的持续保湿养护的时间不得低于表3的要求。

表3 混凝土潮湿养护最低时间(d)混凝土类型大气湿度(50%-75%)无风,无阳光直射大气湿度(小于50%)有风,阳光直射日平均气(℃)湿养护期(d)日平均气(℃)湿养护期限(d)胶凝材料中掺有矿物掺合料5-10 14 5-10 21 10-20 10 10-20 14 ≥20 7 ≥20 7无矿物掺合料5-10 10 5-10 14 10-20 7 10-20 10 ≥20 5 ≥20 7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剧烈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