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进程能量E 1E 2E 3E 4E 53Y(g)2X(g)Z(g)2016/2017学年度(上)高二期末考试化 学 试 卷所需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选择题 (毎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合理利用燃料减小污染符合“绿色化学”思念,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是将水变为油的新型燃料 B.氢气是具有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的燃料C.天然气、海洋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都属于新能源D.电能是一次能源2.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 .抗氧化剂B .调味剂C .着色剂D .增稠剂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B .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C .硫酸是强电解质,故纯硫酸能导电D .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导电能力相同 4.在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H 3COONH 4CH 3COO -+NH 4+B .NaHCO 3===Na ++H ++CO 2-3C .NaHSO 4===Na ++HSO 4-D .CH 3COOHCH 3COO -+H +5.由反应物X 转化为Y 和Z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2X(g)3Y(g)反应的ΔH =E 5−E 2 B .由2X(g)Z(g)反应的ΔH <0C .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Y 的产率D .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Z 的产率6.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 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反应前充分反应反应后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 .一定属于吸热反应B .一定属于可逆反应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7.己知: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 kJ·mol-1②CH4(g) +4NO(g)=2N2(g)+CO2(g)+2H2O(g);△H =-1160kJ·mol-1。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等物质的量的CH4在反应①、②中转移电子数相同B. 由反应①可推知:CH4 (g) +4NO2(g)=4NO(g) +CO2(g) +2H2O(l) △H >-574 kJ·mol-1.C. 4NO2(g)+2N2(g)=8NO(g);△H=+586 kJ·mol-1D.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把NO2还原为N2,整个过程中转移1.6mol电子8.下列反应常温时能自发进行,既能用焓判据又能用熵判据解释的是()A. HCl+NH3NH4ClB. 2KClO32KCl+3O2↑C. 2Na2O2+2H2O4NaOH+O2↑D. Ba(OH)2·8H2O+2NH4Cl BaCl2+2NH3↑+10H2O9.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反应热为ΔH=2×(-57.3)kJ·mol-1B.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 ΔH=+566 kJ·mol-1C. 一定条件下,将0.5mol N2(g)和 1.5molH2(g)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H=-38.6kJ·mol-1D. 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 升温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 催化剂不影响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11.少量铁粉与100mL0.01mol/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
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①加H2O②加NaOH固体③滴入几滴浓盐酸④加CH3COONa固体⑤加NaCl溶液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⑧改用10mL 0.1mol/L 盐酸A. ①⑥⑦B. ③⑤⑧C. ③⑦⑧D. ⑤⑦⑧12.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2Z(g) △H < 0,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min 2 4 7 9n(Y)/mol 0.12 0.11 0.10 0.10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ν(Z)=2.0×10-3mol·L-1·min-1B. 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 ν(正)C.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13.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①CO2(g)+3H2(g)⇌CH3OH(g)+H2O(g)△H1=﹣58kJ.mol﹣1②CO(g)+2H2(g)⇌CH3OH(g)△H2③CO2(g)+H2(g)⇌CO(g)+H2O(g)△H3已知反应中一些相关物质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C﹣O C﹣H H﹣H H﹣O C≡O E/(kJ·mol﹣1)343 413 436 465 1076则△H2和△H3分别为A.- 99 kJ·mol﹣1,+ 41 kJ·mol﹣1B.- 99 kJ·mol﹣1,- 41 kJ·mol﹣1C.+ 99 kJ·mol﹣1,- 41 kJ·mol﹣1D.+ 99 kJ·mol﹣1,+ 41 kJ·mol14.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同时生成2n mol NO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⑥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A.①④⑤⑥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⑥D.以上全部15.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 cC(g)+dD(g),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的转化率变大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的体积分数变大D.a<c+d16.下列说法中,能说明化学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N2O4(g)2NO2(g),改变某一条件后,气体颜色变浅B.N2(g)+3H2(g)2NH3(g),改变某一条件后,NH3的体积分数减少C.H 2(g)+I2(g)2HI(g),单位时间内消耗H2和HI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2D.2SO 2(g)+O2(g)2SO3(g),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He17.下列事实能.说明HNO2为弱电解质的是①0.1 mol/L HNO2溶液的C(H+)=0.01mol/L②等物质的量的浓度、等体积的HNO2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③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时,灯泡很暗④HNO2溶液和KCl溶液不发生反应⑤HNO2能与碳酸钠反应制CO2⑥HNO2不稳定,易分解A.全部B.①③④⑤⑥C.①③⑤D.①18.25℃时,0.1 mol·L-1稀醋酸加水稀释,如图中的纵坐标y可以是A. 溶液的C(H+)/C(CH3COOH)B. 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C. 溶液的导电能力D. 醋酸的电离程度19.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 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C. 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合成D. 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20.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H2(g)+CO(g)CH3OH(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H2)大于容器Ⅲ中c(H2)的两倍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小21.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的危害。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①②ab cd导电能力和H 2S 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CO(g)+H 2S(g)COS(g)+H 2(g) K =0.1,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 ,平衡后CO 物质的量为8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H 2S 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通入CO 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 .CO 的平衡转化率为80% D .反应前H 2S 物质的量为7mol 22.可逆反应2A(g)+B(g)2C(g),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图象错误的是23.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 2和O 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 2+O 22SO 3并达到平衡。
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为 A .等于p%B .大于p%C .小于p%D .无法判断24.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气体A 和2mol 气体B 发生反应:3A (g )+2B (g )⇌4C(?)+2D (?).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 C ,反应前后体系压强之比为5: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A 的平衡转化率大于气体B 的平衡转化率 B .物质D 的聚集状态一定是气体C .平衡后升高温度,若平衡向左移动,则正反应的△H >0D .平衡后若减小该体系的压强,则平衡向左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25.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 2SO 4、NaHSO 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代表滴加H 2 SO 4溶液的变化曲线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二、非选择题:26.(每空2分,共12分)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