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碘的提取从容说课本节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让学生了解目前工业上生产溴和碘的主要来源,同时知道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工业方法,了解海水中的溴和碘来源丰富,溴主要贮存在海水中,而碘主要存于海洋中的某些植物如海带中。
同时了解溴和碘的主要用途。
本课时仍然用学生分组实验进行实验探究的形式,学习溴和碘的性质,继续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报告单的填写。
实际上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观察出溴和碘的物理性质,从溴和碘的物理性质出发,又引导学生分析如何保存液溴和单质,根据溴和碘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小,但易溶于有机溶剂中这一性质特点,对溴和碘分别进行萃取,观察实验现象。
这一知识点是采用对比氯气进行分析其性质上的差异。
对单质溴和碘的特性,由老师引导,做好示范。
教学重点溴、碘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难点溴、碘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设备、实物投影仪、相关图片、相关实验仪器、药品。
三维目标1.了解工业上提取溴、碘单质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溴和碘的性质及其差异。
3.认识卤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4.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方法。
5.形成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
6.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通过学习,认识到海水是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培养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
8.培养学生能用辨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丽日当天水满畴,晒来如雪喜丰收,粒粒结晶白如霜,日丽云蒸斥卤忙”这是描述海水晒盐的场面。
师利用海水可以晒盐,也可从海水中提取溴。
溴被人们称为“海洋元素”,因为地球上99%以上的溴都蕴藏在大海中。
据计算,海水中溴的总储量可高达1×1014 t。
海水中碘的总藏量约为8×1010 t。
海水是人类获取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重要资源。
推进新课板书:一、溴、碘的提取1.溴的提取师工业上是怎样将海水中的溴提取出来呢?生经过以下几个步骤:①将氯气通入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中,将溶液中的溴离子氧化成单质溴;②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将溶解在水中的溴“蒸发”出来,得到粗溴;③粗溴精制后可得高纯度的单质溴。
板书:2.碘的提取师工业上是怎样将海带中的碘提取出来呢?生经过以下几步骤:①将海带用水浸泡一段时间;②用氯气将浸泡过的海带进行氧化;③过滤;④提纯得到单质碘。
师根据同学们作出的假设,我们再进行探究性的实验进行论证。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实验1]在盛有少量溴化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在盛有少量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3]在盛有少量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溴水,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4]在盛有少量溴化钾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碘单质,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填写下表。
师根据实验报告单,归纳出结论。
[学生]学生交流讨论并形成结论(1)将溴离子转变为溴单质的方法是:在含溴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氯水。
(2)将碘离子转变为碘单质的方法是:在含碘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氯水或溴水。
(3)Cl2、Br2、I2得到电子的能力的强弱顺序是:Cl2>Br2>I2。
师从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卤素之间能发生置换反应。
那么,溴和碘具有哪些性质呢?请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板书:二、溴和碘的性质(学生活动)看教材或相关书籍。
生1 通常情况下,溴是深红棕色、密度比水大的液体,具有剧烈的剌激性气味,易挥发,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碘是紫黑色的固体,易升华。
生2 溴和碘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小,但易溶于酒精、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师溴、碘在CCl4溶液中分别呈现什么颜色?[演示实验]1.I2加入水中,I2加入酒精中。
2.在溴水和碘水中分别加入CCl4,振荡。
师溴和碘除了遵循上述规律外,还有其各自的特性。
板书:1.Br2的特性:(展示)盛有少量液溴的试剂瓶,请同学们观察盛液溴的试剂瓶中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仔细观察。
生在盛有少量液溴的试剂瓶中,分为三层,上层充满了红棕色的气体,中间是红棕色的液体,下层是深红棕色的液体。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生液溴易挥发。
师应如何保存液溴呢?生溴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保存时应密闭。
又因为溴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所以保存少量溴时,可在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的水,以减少溴的挥发。
板书:溴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保存时应密闭。
师I2也有特性,请大家观察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1]碘的升华。
给盛碘的容器加热,观察现象。
师碘受热易升华的这个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把I2从与其他物质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师如何分离I2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生可用加热的方法。
利用碘易升华,遇冷又凝华。
[演示实验2]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 mL淀粉溶液,再加入几滴碘水到淀粉溶液中,观察现象。
生试管中溶液呈现蓝色。
师这是单质碘和淀粉的特性,用此现象可以检验单质碘的存在。
板书:2.碘的特性:(1)易升华;(2)单质碘遇淀粉使淀粉变蓝色;师溴和碘除了具有这些特性外,还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板书:3.溴离子与碘离子的检验师实验室常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检验Br-、I-的存在。
板书:NaBr+AgNO3====AgBr↓+NaNO3NaI+AgNO3====AgI↓+NaNO3AgBr为淡黄色沉淀,AgI为黄色沉淀,它们都不溶于稀HNO3。
[课堂练习]1.医生建议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食海带,这是由于海带中含有较丰富的()A.钾元素B.铁元素C.碘元素D.锌元素2.某溶液中Cl-、Br-、I-三者物质的量之比是1∶2∶3,通入一定量的Cl2,当反应完成后,该比值变为3∶2∶1,则反应的Cl2与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2B.1∶3C.1∶4D.1∶6IO和I-发生下列反3.含碘食盐中的碘是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的。
已知在酸性溶液中-3IO+5I-+6H+====3I2+3H2O。
现有下列物质①稀硫酸;②pH试纸;③碘化钾淀粉溶液;应-3IO的是()④淀粉溶液。
利用上述反应,可用来检验含碘食盐中含有-3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4.将下列有关实验中所需试剂的名称填入横线上:(1)做过碘升华的容器内壁上粘有碘,用_____________洗涤;(2)久置石灰水后的试剂瓶用_____________洗涤;(3)用KMnO4制取氧气后的试管用_____________洗涤。
5.海带经灼烧完全成灰,灰分中含有KI、NaI等成分。
某化学课外小组要从海带中提取少量的碘。
他们的操作是:①取一定量海带,剪碎后经灼烧完全成灰;②将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再向小烧杯中加100 mL蒸馏水,搅拌,煮沸2—3 min,使可溶物溶解;③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④向上述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10 mL某萃取剂,用力振荡后静置;⑤分液。
试据此回答有关问题:(1)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④操作中选用的萃取剂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酒精B.苯C.氢氧化钠溶液D.直馏汽油此步操作中也可选用CCl4作萃取剂,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CCl4加入到滤液中,充分静置后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操作中,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分液时要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上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旋开活塞用烧杯接受液体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从萃取剂中分离出碘,所用分离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答案]1.C2.B3.B4.(1)酒精或氢氧化钠溶液(2)稀盐酸或稀硝酸(3)浓盐酸5.(1)2I-+Cl2====2Cl-+I2(2)BD 四氯化碳不溶于水、碘在其中有较好的溶解度,且四氯化碳易挥发分层,下层为紫红色,上层近于无色(3)分液漏斗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漏斗里液体能流出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4)蒸馏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溴和碘的工业上的提取方法,同时也了解了溴和碘的性质,特别是溴和碘的特性,在工业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布置作业P46练习与实践:1. P59本专题作业:1、2、9板书设计溴、碘的提取一、溴、碘的提取1.溴的提取2.碘的提取二、溴和碘的性质1.Br2的特性:溴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保存时应密闭。
2.碘的特性:(1)易升华;(2)单质碘遇淀粉使淀粉变蓝色。
3.溴离子、碘离子的检验NaBr+AgNO3====AgBr↓+NaNO3NaI+AgNO3====AgI↓+NaNO3AgBr为淡黄色沉淀,AgI为黄色沉淀,它们都不溶于稀H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