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1-7 章复习重点一、名词阐释1、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

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也叫文学学。

文艺学是文学实践的总结,又受到文学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给文学实践以指导。

2、文学理论:文艺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常常从美学、认识论、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种角度研究文学的本质、特征、内在构成和外在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文学理论的任务在于揭示文学作为审美文化现象的本质:既要对文学在整个文化现象中的位置和地位作出界定;又要对文学不同于其他文化现象的特质作出说明文学理论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因此,其自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3、文学活动“四要素这是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的著名观点。

文学四要素指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要素组成的。

4、文学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阅读、批评等活动的总称。

按美国当代文艺家艾布拉姆斯的观点认为,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5、文学形式:是作家为表达内容而创造的使文学内容得以存在和表达的、具有感性直观特征文学的外在形态;6、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生活活动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7、一般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一般意识形态属于一种社会的上层建筑现象,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观念及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里,它体现着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思想、要求、利益、愿望,亦即带有一定价值取向,并对人的思想行为起支配和调控的作用。

8、审美意识形态: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从目的看,文学既是无功利性的也是功利性;从方式看,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从态度看: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

9、审美: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指人与世界形成的一种无功利性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10、话语:所谓话语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从事沟通的具体行为与活动,包括五个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

而话语蕴籍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了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11、话语蕴籍: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12、艺术生产:艺术生产是艺术创造活动。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是人对世界的一种审美掌握方式,即主要通过情感体验和直观的方式掌握世界,形成对世界的审美意识并运用艺术符号将其物化、创造一个独特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世界的活动。

13、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的精神资料(如科学知识、艺术品等)而进行的相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14、文学创作材料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造的刺激或信息。

15、艺术发现指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社会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感知。

16、艺术构思指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出完整的意象序列的思维过程。

17、灵感是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

外在形态是对问题突然顿悟。

表现为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

18、陌生化以不用习见的称谓来描写事物,而是以一种陌生化眼光、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艺术效应。

1、理论主体以逻辑思维的方式理性地把握人与世界及其关系的一种精神实践法。

任何理论都是由概念、范畴、命题构成的。

较为完备的理论还能够提供特定的理论和原理及其相关体系。

2、文艺学文艺学是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一门人文学科,也称“文学学” ,它是由若干相互联系但又具有不同理论形态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体系和观念形态。

3、游戏发生说文学的游戏发生说,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发生理论,其代表理论家有康德、席勒、谷鲁斯等,在不同的理论家那里,对游戏说的具体解释是不同的。

有的从本质的意义上来立论,认为艺术作为“自由的游戏” ,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有的从生理的意义上来立论,认为“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有的则从心理的意义上来立论,认为艺术活动可以归结为“内模仿”的心理活动。

4、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5、文学创造的主体文学创造的主体不仅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而且是具体的社会人。

6、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以特定的观念方法为指导,从某种意义上和某种范围内,对文学活动现象的特质、构成、运作及其规律进行概括、阐述的一门人文学科;其归属与文艺学。

与其他分支学科相比较,文学理论所探讨与阐明的是与特定的文学活动现象有关的概念、命题、范畴和方法为指导。

7、文学本体论文学本体论是对文学的基本属性作出界定的学说,它是美国新批评派理论家兰塞姆提出的术语,在20 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用以指关注文艺形式的理论。

8、巫术发生说在这种艺术发生说看来,原始艺术活动都包含着巫术,艺术活动的发生起点是巫术仪式,也正是巫术的思维法则推动着艺术的生成。

9、话语在一般意义上,话语指的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主体所言说或写出的具有一定连续性且表义具有相对完整性的语段。

从文学的意义上言之,话语指的是,在特定的文学文本语境中,主题以语言为构成材料、以审美的方式所构成的完整的具有特定艺术意蕴的语段。

10、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创造的客体是具有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或审丑价值的社会生活,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二、简答:1、简述文艺学学科的三个分支及其相互关系:p2-32、文学理论有哪些基本形态?其划分依据是什么?3、简述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4、表现说与摹仿说的区别在哪里?5、艺术情感与日常生活情感表现的区别。

6、简述文学四要素的辩证关系。

7、为什么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比其它学说有更大合理性?8、什么是文学发展中的“不平衡”原理?9、文学概念有哪三种涵义?10、怎么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11、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2、什么是文学的双重性质?13、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什么含义?14、文学话语的典范形态?15、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具有什么性质?16、简述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17、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的本质区别是什么?18、文学创造材料的特征和来源是什么?19、什么是直觉和灵感?二者有何区别?20、为什么说即兴不是凭空出现的?简答题1、谈谈你对艺术反映论的理解(1)、反映是人脑的机能,是人的思维的机制与方式。

建立在人的实践存在的基础上,是人的思维和外在对象之间关系的产物。

(2)、在反映与艺术形态的关系中,反映作为人脑的机能与思维的机制,是意识形态得以生成的基础与前提。

(3)、艺术反映论涉及到三大质素:一是文体创作的主体;二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现实;三是文学作品。

(4)、艺术反映论与社会形态论具有不同的理论内涵及其意义,但二者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在于艺术反映论是社会形态论的前提基础,社会形态论只有基于艺术反映论才能得到相应的理解,艺术反映论是社会形态论的逻辑指向与归属。

2、艺术生产有哪些含义?(1)、艺术生产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分界的人类精神生产的一种特定方式;(2)、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活动过程;(3)、专指在资本发展时期,一切艺术生产是为资本创造价值,一切艺术品都具有商品属性。

3、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什么?(1)、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指的是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2)、人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作品的反映对象,也是作者与读者的基本生活环境,是他们能通过作品产生对话的物质基础;作家则是文学生产的主体,他不但是写作作品的人,更是以自己对世界的独特审美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

至于读者,他作为文学结束的主体,也不只是阅读作品的人,而是与作者共同生活与世界之中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通过作品而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就作品来说,作为作家的创造物和读者的对象,是使上述一切成为可能的中介,作品既是作家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又是读者接受的对象。

4、简述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机制(1)“审美”的“意识”形态:a、从本质论意义上审美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与、特性;b、审美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c、从形态论意义上,是否存在一种特殊形态,起可以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

(自己补)。

(2)“审美意识”的“形态”(自己补)、:(3)、整一性的审美意识形态:a、从策略论上,提出具有现实针对性;b、本质论本体论上,审美意识形态是。

c、从形态论上,。

d、功能论上,是。

否带来对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双重性误读。

(这条不全,自己补。

)5、谈谈你对质素与效应相结合的相应关系理解(1)、质素是指构成了事物本身而又归约于其本质的特定要素,关系理解;效应指的是作用、效果、反应与反响。

我们可以把文学文本的效应分为五个相应层面:艺术审美效应、人学效应、意识形态效应、现实社会效应、历史文化效应。

(2)、所谓质素分析,也就是对规定的事物本质的一系列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机制作出特定分析;所谓效应分析,指的是主体对特定事物所具有的功能、作用、效果、反应、反响所作出的一种分析。

(3)、所谓质素与效应相结合的方法,是具体性质素分析与响应性效应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的简称,其特质是由质素分析与效应分析的互动整合机制所规定的。

6、谈谈你对艺术生产论的理解(1)、与其他文学理论相比较,艺术生产论更重视经济与利益资本方面;(2)、艺术生产论的功能在于:a、揭示近现代以来,资本与技术对整体性艺术活动的作用,b、超越作者中心论、现代性文论、揭示了文学的商品性、大众性、消费性、技术性。

(3)、局限性:忽视文学生产,即使是后现代语说中的文学生产所必然具有的主体性、创造性、价值型、审美性。

7、怎样理解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2)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够的文学创造。

(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8、文学概论有哪三种含义?我们界定文学概念的基本方法是什么?(1)文学概念的三种基本含义是文学的文化含义、审美含义和通行含义。

(2)文学的文化含义(广义)指的是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文学的狭义的审美含义指的是文学是具有情感性、虚构性、想象性等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等);在当下,文学的通行含义是文学的审美含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