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期末 练习题2018.01一、选择题1.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A.把吸盘式挂衣钩紧贴到墙上后可挂衣服B.呼吸时将空气吸入肺C.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中D.用吸管喝饮料2. 如图为缩手的反射过程示意图, 若此人传出神经 D 处受损,手碰到高温物体,则此人( ) A 、不能缩手,感觉到痛 B 、不能缩手,感觉不到痛 C 、能缩手,感觉到痛 D 、能缩手,感觉不到痛3. (2017•济宁)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灯泡串联 B 、开关只能控制灯L 1C 、电流表测的是灯泡L 1的电流D 、电流方向从电流表到开关4. (2017•广州)关于图1、图2中各物理量的关系有以下的描述( )(1) I 1=I 2=I 3=I 4(2)U 1=U 2=U 3=U 4 (3)U 3=U 1,U 2≠U 4 (4)I 1=I 2, I 2≠I 4 正确的是( )A 、(2)、(4)B 、(1)、(2)C 、(3)、(4)D 、(1)、(3)5. (2017•重庆)为治理雾霾天气,环保部门加强了对PM2.5的监控。
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监测PM2.5的四个电路图,其中R 是气敏电阻,阻值随PM2.5浓度增大而减小,R 0是保护电阻。
现要求PM2.5浓度越大,电表的示数就越大,则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6.将塑料包装带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希望做成下图的各种情形,其中无法完成的是()A B C D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灯都正常发光。
下列有关通过灯L1、L2的电流I1、I2,灯L1、L2两端的电压U1、U2的比较中,一定正确的是()A.U1=U2B.U1>U2C.I1=I2D.I1>I28.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针刺激一个健康人的手指后立即缩手,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图中的③B.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①→②→③→④→⑤C.若某人②断裂,用针刺激其指尖,他能完成缩手反反射,但无痛感D.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9.20XX年年底,金华市冬泳协会组织百余名冬泳爱好者来到琅琊镇,开展冬泳活动。
冬泳选手入水时,身体最有可能产生的生理变化是()A.汗腺分泌大量汗液B.皮肤血管迅速舒张C.肌肉收缩,产热增加D.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10.(2016•泰安)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11.如图为J-15舰载机从我国首艘航母“辽宁号”上起飞的情景。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减小B、以起飞的飞机为参照物,航母是静止的C、飞机在加速升空过程中,惯性增大D、为了增大飞机相对空气速度,应顺风起飞12.根据图中测量一块矿石密度的信息,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矿石的质量是27.4 gB.矿石的体积是40 cm3C.矿石的密度是2.5 g/cm3D.矿石浸没水中后所受的浮力是0.1 N13.(2017·宁波)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
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a点滑到b点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I a变为I b。
下列各图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之间的关系的是()二、填空题14.(2017·金华)在室温条件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2)乙溶液在加50mL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减小的是。
①溶解度②溶质质量分数③溶剂的质量④溶液的密度15.如图是一种用于野外获取饮用水的吸水装置,其直径为31mm,长160mm,质量为60克,可随身携带。
它采用活性炭复合滤芯和0.01微米超滤过滤,能够去除水中99.99%的有害病菌,同时能够过滤残余重金属,因此再脏的水都可过滤消毒成可饮用的水质,所以被称为生命吸管。
(1)生命吸管净化水质的方法是属于物理变化,其中活性炭起到和过滤的作用。
(2)生命吸管的操作方法很简单,只要把吸管一端伸进水里,另一端用嘴一吸,水就能吸入嘴里了。
水能吸入嘴里是由于的作用。
16.为了提醒行人遵守交通规则,交警在一些路口装有语音自动提示系统,其工作过程是一旦行人或骑车者在闯红灯时,摄像头即拍下照片,然后将信号传输到语音提示系统,发出声音,提醒行人或骑车者。
(1)摄像头工作原理与人眼相似,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2)行人一听到语音提示立即退回,这种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_____。
17.(2017•自贡)电工师傅常用一只额定电压为220V的灯泡L0(检验灯泡)取代保险丝来检查新安装的照明电路中每个支路的情况,如图所示。
当S闭合后,再分别闭合S1、S2、S3(每次只能闭合其中之一)时,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试判断(选填:“短路”、“断路”或“正常”):(1)L0不亮,说明该支路______________。
(2)L0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______________。
(3)L0发光呈暗红色,说明该支路_____________。
18.(2017·衢州)小柯在拓展课上,设计了图甲电路,用来直接测出接入1、2两点间导体的电阻。
(1)用导线连接1、2两点,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为_________A。
此时1、2两点间的电阻为0Ω,则在电流表指针所指的刻度上标0Ω。
(2)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把待测电阻Rx接入1、2两点之间,此时电流表读数为0.1A,则Rx的阻值是_______Ω,然后在电流表的0.1A刻度处标上相应的阻值。
依此方法,在电流表的刻度上一一标上相应的阻值,这样就可以用此电流表测出接入1、2两点间导体的电阻。
(3)干电池用久了电压会变小,此时再用导线连接1、2两点,电流表的指针就不能对准0Ω刻度线。
要使指针重新对。
(2)若将A杯中的溶液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克。
三、实验探究题20.(2017·宁波)为何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一般都是横躺着而不是竖直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小科的思考。
【思考】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因为他们是一对________力,所以竹筷应该能够竖直的静止在水面上,但事实并不如此。
【实验】小科以内含金属块的中空细塑料管模拟竹筷进行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适当的金属块,固定在一根底端密闭的中空细塑料管内不同位置后,分别轻轻地竖直放到水和食盐水中,观察它是否能始终保持竖直。
观察到【分析】(1)把金属块和塑料管视为一个物体,金属块位置的改变,会改变物体的________位置。
相同条件下,这一位置越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
(2)分析金属块固定在c点时,细管放入水和浓食盐水中时的实验现象可知,相同条件下,浮力作用点的位置相对细管底端越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
其实,上述实验现象还需要用杠杆,能的转化等知识来解释,有待于继续研究……21.某中学的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
将一个重力为G且密度大于水的长方体,用记号笔进行16等分,如图甲所示。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挂在挂钩1和2处,浸入水中至第2条线与液面保持相平,如图乙、丙所示。
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并记下F1 和F2的值。
(1)两次实验均将长方体浸入水中至第2条线(2)实验小组发现:(填实验现象),于是他们推导出两次实验中长方体所受的浮力相等。
(3)为了排除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准确,还应增加实验的次数。
那么在该同学实验的基础上,不提供其他器2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验证“生长素能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的实验。
实验材料:如图所示健壮植物若干,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剪刀等。
实验步骤:①取两盆长势相同的植物,去除顶芽(顶芽、嫩叶能产生生长素并向下运输),分别标号甲、乙。
②用剪刀剪去甲盆植物叶片C,在叶柄断口处敷上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乙不做处理。
③甲、乙两植物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叶柄C的情况。
(1)实验中去掉顶芽有无道理?为什么?。
(2)该同学用叶片C做研究对象有无不当?为什么?。
四、简答题23.(6分)海豚不但有惊人的听觉,还有高超的游泳和异乎寻常的潜水本领。
至于它的游泳速度,更是人类比不上的,它有完美的流线型,而且皮肤非常光滑,因而速度可达每小时40公里,相当于鱼雷快艇的中等速度。
(1)下列特征是海豚具备的A、其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B、游泳速度可达40米/秒C、胎生、哺乳(2)当海豚从水面下探出头到水面上呼吸的过程中(如图示),海豚所受的浮力(“增大”、“不变”、“减小”)。
(3)各种海豚的长度从1.2米到9.5米,质量从40千克到10吨不等,某条体积2米3,质量为1900千克的海豚,在水下2米处浮力为多大(海水密度可看作水的密度)?(g=10牛/千克)24.(2017•苏州)(6分)如图所示,王老师在圆柱形玻璃杯内装满水,用平滑的塑料薄片紧贴水面盖住杯口,压紧后将杯子倒置,水和塑料片都不会掉下来,接着将倒置的杯子悬挂在玻璃钟罩内,封闭钟罩后用抽气机持续抽出钟罩内的空气,直至塑料片掉下,已知杯中水和塑料片总质量为100g,倒置后杯和水与塑料片的接触面积为12.5cm2。
(不考虑分子间作用力)(1)塑料片不掉下来说明了的存在,通过计算可知,当钟罩内气压降到Pa时,塑料片会掉下。
(g取10N/kg)(2)工老师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30kPa时,玻璃杯内出现了一些小气泡,继续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8kPa时,塑料片就掉下了,请你对此时塑料片掉下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25.(2017·丽水)(6分)“童话云和”盛产木制玩具,是著名的木玩之城。
小科同学从某玩具厂得到三块相同的积木,利用该积木和简单的器材在家里进行了“科学小实验”。
请分析回答:(1)称得一块积木的质量为144克,测得该积木的长10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则积木的密度为克/厘米3;(2)当将积木搭成如图三种方式时,积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用P甲、P乙、P丙表示);(3)把一块积木放入水中,若要使积木的上表面恰好浸没,则在积木上至少要施加多大的力?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4.(1)甲(2)②④15.(1)吸附(2)大气压16.(1)凸(2)条件反射(反射)17.(1)断路(2)短路(3)正常18.(1)0.5 (2)12 (3)B19.(1)A、B (2)941三、实验探究题20.【思考】平衡【分析】(1)重心(2)高21.(1)使长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同,并保证长方体排开水的体积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