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新建崇礼铁路CLSG-1标段水泥改良土填筑工艺性试验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新建崇礼铁路一标项目部二〇一七年六月一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述 (1)三、试验目的及检测标准 (1)四、试验场地及试验方案 (2)五、机具设备及人员安排 (3)5.1 设备 (3)5.2人员 (4)六、施工工艺 (5)6.1 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5)6.1.1 施工工艺流程 (5)6.1.2操作要点 (5)6.1.3试验结果分析 (7)七、质量控制及检验 (8)7.1 质量控制 (8)7.2 质量检验 (8)八、质量保证措施 (9)九、安全保证措施 (11)十、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2)水泥改良土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一.编制依据⑴《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⑵《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⑶《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⑷《新建崇礼铁路正盘台隧道设计图》(崇礼施隧参-03);⑸《新建崇礼铁路工程路基设计图》(崇礼铁路-24);⑹《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4-2015);⑺地质勘探资料和工程现场勘查情况资料;⑻《新建崇礼铁路工程先期开工段GLSG-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述新建崇礼铁路先期开工段线路从小白阳村东北侧DK30+218起至鹰窝沟大桥桥首DK44+142.48,线路全长13.924公里,其中包含正盘台隧道一座12.974km,其余为路基地段。
正盘台隧道进口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县前坝村东北侧,出口位于张家口市赤城县。
进口段路基工程DK30+218-DK30+425,长度207m;出口路基工程DK30+43+399-DK44+142.48,长度743.48m。
三、试验目的及检测标准试验段目的:明确水泥改良土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并通过试验确定设备性能及功效、填料量与压实次数的关系及填料松铺系数。
检测标准:水泥改良土填筑压实检测标准见下表。
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基床底层路堤压实标准四、试验场地及试验方案4.1、试验总体方案本试验段长92m,分三小段采用不同的松铺系数及碾压方式,具体如下:4.2、数据采集为了在试验阶段取得足够的检测数据,试验段各项指标检验频次加密,填筑第一层在3段内分别进行压实系数K、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KPa)检测,压实系数K每段不少于6点,检查点布置为左、右距路堑边缘2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每段检测无侧限抗压强度3处,左、中、右各一处。
第二、三层则整段按以上频率采集数据。
4.3、试验时间、地点安排工艺性试验地点:水泥改良土工艺性试验拟在已平整好的进口路基段DK30+218~DK30+310,长92m。
试验时间:试验计划于2017年6月25日前内完成。
五、机具设备及人员安排5.1 设备试验段拟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查仪器设备见表5-1、5-2。
5-1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5-2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35.2人员5-3现场管理人员配置表现场作业人员配置:共14人。
5-4现场作业人员配置表六、施工工艺6.1 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6.1.1 施工工艺流程工艺试验流程:现场准备→地基检测→填料和设备的选定→填料拌合运输→摊铺平整→碾压→检测→分析→确定参数。
“路堤填筑施工工艺试验框图”见图6-1。
图6-1 路堤填筑施工工艺试验框图6.1.2操作要点(1)验收下承层填筑前应检查下承层的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进行相关工序的检测与验收),下承层应平整、密实,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不符合标准的基底应进行处理,使其达到验收标准。
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2)测量放样每10~15m设一组标高点,画在两侧放样的竹杆上,挂线控制每层松铺厚度,作业时,严格控制标高,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
(3)拌和水泥改良土混合料采用稳定土拌和设备在拌和厂集中进行拌和,同时配备碎土设备消除土壤中的土块。
在拌和设备内拌制水泥改良土混合料时,应拌和均匀,并使混合料的组成和含水率(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拌和时的含水率与碾压时最佳含水率的关系)达到规定的要求。
(4)运输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
拌和好的混合料应尽快运送到现场。
混合料在运送过程中应进行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5)摊铺根据松铺厚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确定堆放密度。
混合料应全断面均匀摊铺,不得出现纵向接缝,中途不宜中断。
当因故中断超过2h时,应设横向施工缝,横向接缝应采用搭接施工。
整型应按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特别注意接缝处的整平。
在整型过程中,严禁车辆通行。
初步整型后,检查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必要时应进行补料或减料。
(6)碾压平地机精平完成后,技术人员测量填筑层标高、平整度、宽度等指标,符合要求后要立即进行碾压。
碾压方式如表4-1,在三个小段落中分别进行。
为保证压实效果,压实顺序按先静压(初压)后弱振~强振(复压)、再静压(收光,消除轮迹)的方式进行碾压。
压路机的行走速度控制在3.5km/h以内。
由路基外侧向内侧碾压,压路机行走方式为前进后退并沿弧线进入下一相邻碾压行,行与行搭接不小于40cm。
填筑层不同段落接合部,进行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0m。
碾压过程中如表面水分蒸发较多而产生松散或浮料现象,应在其表面喷洒适量水,再进行碾压。
碾压完成后表面应无明显的碾压轮痕迹。
如果按表4-1进行碾压,达不到压实系数的要求,继续碾压(每两遍后测压实系数)并分析原因做出调整。
(7)检测分层碾压完成后,试验人员检测压实系数K,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进行下层基床的填筑。
(8)养生水泥改良土碾压完成后,如不能连续施工应进行养生,水泥改良土表面保湿养生不少于7天。
养生期间改良土不能过湿,更不能忽干忽湿,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当改良土分层施工时,下层检验如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合格后,上层填土能连续施工时可不进行专门的养生。
6.1.3试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水泥改良土填筑试验段的试验,整理试验结果如下:(1)针对目前现有的碾压机具型号,对34~36cm松铺厚度的合理碾压遍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合理的松铺厚度及最优的碾压遍数。
(2)将各类试验记录和检测数据整理分析归纳总结,重点是其中的技术参数的详尽经济分析过程,写出试验报告,报监理审批,以指导本标段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水泥改良土填筑施工。
七、质量控制及检验7.1 质量控制7.1.1改良土施工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主要为五个方面:(1)从原材料把关(土、水泥)。
(2)严格执行设计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压实质量能达到设计要求。
(3)改良土含水量控制。
(4)均匀性(避免改良土中出现素土现象)。
(5)压实度(通过试验段确定适宜的施工参数)。
7.2.2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7.2.3路堤填筑改良土施工中,拌合料的均匀性是关键因素,应严格控制拌合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确保拌合熟料的均匀性。
7.2.4对初步确定使用的混合料,应进行重型击实试验,计算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并进行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7.2 质量检验7.2.1、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工程质量检测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和《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7.2.2、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7.2.3、改良土外掺料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每批产品的生产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并在料场的5个不同部位等量取样,总计取样不少于12kg,按有关规定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7.2.4、对进入摊铺场地的混合料进土团粒的检查,在100m2面积内随机检查3个点。
检验方法:土团粒检查采用孔径为10mm的筛子,标准为不能有筛余量。
7.2.5、改良土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验标的规定。
检验频数: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 (改良细粒土)6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有反压护道地段每100m增加1个检测点。
检验方法:压实系数K检验宜用环刀法。
7.6、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频数:每层每1000m2检查一组;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从已摊铺好填料的地段现场抽样,在室内按要求的压实度成型,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基床底层路堤压实标准八、质量保证措施8.1确保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1)在本工程中建立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分部经理负主责,施工单位各级领导人和技术负责人对施工质量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技术责任。
认真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强化施工管理,规范市场行为,明确责任,确保优质工程。
(2)强化质量意识,认真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把创优工作贯穿到施工生产的全过程。
在施工队伍选配、机构设置、施工方案、管理制度等方面紧紧围绕创优目标,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主线,全面组织施工生产。
(3)强化质量保证体系,配齐配强有关人员,做到各级领导、业务部门、现场指挥、作业班组质量责任明确,考核奖罚及时,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创优积极性。
(4)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主动听取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实现“四位一体”联合创优的质量工作格局。
(5)选调精干的管理人员及施工队伍,强化职工质量意识教育,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技术考核,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6)健全内部检查制度,实行施工技术部门管理、安全质量部门监控的监管分立体制,立足自检自控,确保创优目标实现。
将现场质检工程师“一次检查合格率”作为考核指标,提高工程检查的严肃性、权威性。
(7)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手段,采取定期评比,奖优罚劣,实行质量否决制度,运用经济杠杆作用,确保工程质量。
(8)依据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制定各工序、各环节的操作标准、工艺标准和检查标准。
对工序标准的执行情况做出记录,使各工序衔接有序。
8.2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1)路堤填筑前先对地基处理进行检测,满足要求后可以进行路堤试验段填筑试验。
施工中做到装、运、摊、碾、试验机械设备配套。
严格按照上料、平整、碾压、检验四区段八流程分区控制,逐项工序检查验收,确保填筑质量。
路堤填筑前先对填料进行试验并进行试验段施工,收集有关资料以指导施工。
(2)路基填筑按照“快速施工、迅速封闭”的原则施工,并进行防排水措施处理。
路堤填筑沿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