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呼吸科常用药物及护理

最新呼吸科常用药物及护理

物。
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是一种戒酒药物,服用该药后即使饮用少量的酒,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 适,因其可抑制乙醛脱氢酶,使乙醇氧化成乙醛后不能氧化为乙酸,致使乙醛在体 内蓄积,乙醛是毒性物质,可引起面部潮红、头痛、腹痛、出汗、心悸、呼吸困难 等症状,而达到戒酒的目的。 头孢菌素存在与双硫仑分子结构类似的活性基团,在使用期间或之后5~7日内饮酒、 服用含有乙醇食物以及外用乙醇均可使乙醛代谢受阻,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引 起——皮肤潮红、头晕、头痛、呼吸困难、晕厥、口中有大蒜气味,还可出现心动 过速、血压下降,严重者休克、惊厥、急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甚至死亡。 双硫仑反应——预防和处理: (1)告知患者用药期间或之后5~7日内禁酒、禁食含有乙醇食物以及外用乙醇。禁 与含乙醇的药物合用。 (2)一旦发生,立即吸氧、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补液及利尿,血管活性药治疗。
氨基糖苷类
(一)主要药品 天然品 来自链霉菌: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 大观霉素、新霉素 来自小单孢菌:庆大霉素、西索米星、 人工半合成品: 阿米卡星、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创成)、硫酸 依替米星
氨基糖苷类
典型不良反应
1.耳毒性——包括前庭和耳蜗神经功能障碍。前庭损害表现为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和平衡 障碍;耳蜗功能受损可引起耳鸣、听力减退甚至耳聋。
2.肾毒性——损害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引起肾小管肿胀,甚至坏死,出现蛋白尿、管型尿或 红细胞尿,严重者可出现氮质血症、肾功能不全等。
3.神经肌肉阻滞——造成心肌抑制、血压下降、肢体瘫痪,甚至呼吸肌麻痹而窒息死亡 4.过敏反应——皮疹、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甚至严重过敏性休克,尤其是链霉素。
禁忌证
1.对氨基糖苷类药过敏,或有严重毒性反应者。 2.奈替米星、妥布霉素、大观霉素等禁用于妊娠期妇女和新生儿。
头孢菌素类
用药观察及护理
头孢类常用药物观察及护理
1. 常规进行皮试,按医嘱执行 2. 皮试液的配制方法:
取头孢类药物(使用的具体药物)进行皮试
3 .用药期间及用药后3天均不能饮酒,可能会出 现面部潮 红、头痛、眩晕、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血压下降, 心电图正常或ST-T改变(双硫仑反应)
4.长期大量使用需观察全身皮肤情况。(凝血障碍) 1. 5.注意休息,吸氧,必要时予补液及利尿,纳洛酮等药
青霉素类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开林)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特治星) 阿莫西林
用法用量:肌肉注射和静滴
过敏症状:面部发麻、胸闷、心率快、 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
青霉素类用药前
1、使用前必须详细询问过敏史
2、皮试后20分钟观察结果,双人核查并签名
3、注意观察有无迟发性过敏反应:以皮疹最为多见
呼吸科常用药物及护理
学习目标
பைடு நூலகம்
能力
能说出各种 药物的通用名 能正确指导 病人合理使用 药物
知识
掌握常用药物 分类、常用剂 量、代表药物 的用途、不良 反应及用药注 意事项
态度
具有良好的 职业道德 具有较强的 与人沟通能力 学会团结协 作
呼吸科常用药物
抗菌类 抗病毒类 平喘类 止咳化痰类 止血类 化疗类 心血管常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1、与氨基糖苷类混合后,两者抗菌活性明显减弱——两药不 能置于同一容器内给药。 2、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3、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和磺胺类—— 减少青霉素类的肾小管分泌而延长其血浆半衰期
肌注0.1%肾上腺素0.5--1毫升,临床症状无好 转半小时后重复使用一次
氧气吸入 升压药如多巴胺 抗组织胺药以减轻寻麻疹 补充血容量 喉头水肿严重者做好气管切开准备
头痛、疲倦、昏厥、失眠、耳鸣或嗜睡。 严重:抑郁、兴奋亢进、幻觉、幻视、疑虑、癫痫发作、精神失常、双相情感 障碍等,甚至自杀和伤人,发生率极低,且可逆。 (三)禁忌证 1.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2.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和以往有神经、精神病史,尤其是癫痫病史者 3.骨骼系统未发育完全的18岁以下的儿童(包括外用制剂)。
药物相互作用
1.与β-内酰胺类混合时可致相互灭活,故联合用药时应在不同部位给药,不能混入同一容 器内。
2.本类药之间联合应用时,可增加毒性反应。 3.与卷曲霉素、顺铂、依他尼酸、呋塞米或万古霉素联合应用,可能增加耳毒性与肾毒性。
大环内酯类
(一)主要药品
第一代——红霉素;第二代——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第三代——泰利 霉素。 (二)典型不良反应 1.最主要——胃肠反应——呕吐、腹胀、腹痛、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严重 时患者难以耐受;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疼痛、局部炎症等;皮肤反应:皮疹、瘙痒 等; 2.肝毒性——红霉素、依托红霉素。 3.心脏毒性——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甚至晕厥或猝死。 4.耳毒性——老年人、肾功能不全者或用药剂量过大时易发生以耳蜗神经损害的耳 聋、耳鸣,前庭功能亦可受损。
抗菌药分类
(一) 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 (二)氨基糖苷类 (三)大环内酯类 (四)喹诺酮类 (五)林可霉素类* (六)硝基咪唑类 (七)其他
四环素类、磺胺类及甲氧苄啶、硝基呋喃类、糖肽类、酰 胺醇类 、夫西地酸 (八)抗结核分枝杆菌药 (九)抗真菌药
抗菌药的作用机理
阿奇霉素 (1)静脉滴注宜慢:一次静脉滴注时间不得少于60min;充分稀释,滴注液浓度不 得高于2.0mg/ml。第一次输液时应告知病人不良反应,并随时观察。 (2)进食可影响吸收,口服用药需在餐前1h或餐后2h服用。
喹诺酮类
(一)主要药品:左克,可乐必妥,拜复乐 (二)典型不良反应
1.肌痛、骨关节病损、跟腱炎症和跟腱断裂。 2.光敏反应、光毒性;注射部位发红、皮疹、瘙痒、静脉炎及注射局部刺激症。 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等。 4.精神和中枢神经系统:
硝基咪唑类
(一)主要药品: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 (二)典型不良反应 神经系统:头痛、眩晕,偶见感觉异常、肢体麻木、共济失调。 消化道反应:最为常见,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部绞痛,一般 不影响治疗 。 (三)禁忌证: 有过敏史者。
其他—糖肽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