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痛风的药物治疗
临床药学室
1
了解痛风…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痛风的发病率 逐年升高。除此之外,痛风的发生还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 关… …
2
主要内容
痛风的定义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区别 痛风病程分期 痛风的药物治疗 痛风的治疗药物
3
痛风的定义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 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的高尿酸血症直 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
2天);在开始降尿酸治疗后,继续服用小剂量可预防 发作,建议6~18个月
9
痛风的药物治疗
痛风急性期的治疗
秋水仙碱:症状发作内24小时用药有效;推荐小剂量服用, 0.5mg tid po,可减少胃肠道副作用,并保证抗炎效果; 禁用于肝功能不全、胆道梗阻、腹泻难以耐受者;0.5mg bid po长期使用,用于预防再次发作,必须与降尿酸药物 同时使用
24h后疼痛有所缓解。 ➢ 作用机制可能是:
(1)抑制局部组织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释放LTB4、IL-1等炎症因子
(2)抑制炎症细胞的变形和趋化(抑制微管),缓解炎症反应
➢ 用法用量:口服给药0.5mg/h或1mg/h,直至出现下列3个停药指标之
一
(1)疼痛、炎症明显缓解;
(2)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
5
痛风病程分期
无症状高尿酸 血症期
急性关节炎期
痛风石与慢性关 节炎期
肾脏病变
➢无 症 状 高 尿 酸 血 症,抽血化验可发 现血尿酸浓度增高, 但未出现关节炎、 高尿酸石或肾结石 等临床症状。
➢午 夜 或 清 晨 突 然 起病,数小时内出 现受累关节的红、 肿、热、痛及功能 障碍等。 ➢单 侧 拇 趾 及 第 1 跖趾关节最常见, 其余依次为踝、膝、 腕、指、肘。 ➢可 伴 有 发 热 、 头 痛、白细胞升高等 症状;50~100mg qd po
非布司他:经肝代谢,用于无法耐受别嘌呤醇或肾功不 全的患者
12
痛风的治疗药物
抗 痛
抑制炎症反应药
风
药
抑制尿酸合成药
的
分
促进尿酸排泄药
类
13
抑制炎症反应药
1. 秋水仙碱
➢ 作用特点: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特效药物,多数患者用药18~
内源性尿酸
外源性尿酸
80% 每天产生750mg 20%
进入尿酸池
尿酸池(1200mg)
(每天排泄约 500~1000mg)
2/3
1/3
肾脏排泄600mg/日
肠内分解200mg/日
4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区别
高尿酸血症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 尿酸水平( 37℃)。
男性超过420μmol/L(7.0mg/dl) 女性超过360μmol/L(6.0mg/dl) 上述浓度为尿酸在血液的饱和浓度,超过时尿酸盐即可沉积在组 织中,可造成痛风组织学改变。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痛风病 ➢ 痛风发病的先决条件是有高尿酸血症 ➢ 高尿酸血症为生化类型;痛风为临床疾病 ➢ 约有10%~25%的高尿酸血症者最终发展为痛风!
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急性发作或无法耐受NSAIDs;泼尼松 40mg qd po 1~3天之后减量,2周以后停药;此类药不能 用于预防
10
痛风的药物治疗
痛风慢性期的治疗
生活方式的改变(低嘌呤饮食、避免饮酒),避免使用升高 尿酸药物(噻嗪类利尿药、袢利尿剂);控制危险因素(高 血压、肥胖)
降尿酸药物可预防反复发作、降低骨质破坏/尿酸性肾病等 风险,但多在第2次痛风发作后再开始使用
➢ 用法用量: 双氯芬酸: 50mg,每天2~3次,75~150mg/d。 布洛芬: 0.3g,每日2次。 美洛昔康: 7.5~15mg/d,分1~2次服用。 塞来昔布(选择性COX-2抑制剂) : 200mg,每天1~2次。 依托考昔(选择性COX-2抑制剂) : 120mg,每天1次。
➢长期尿酸盐结晶 在关节附近的肌腱、 腱鞘及皮肤结缔组 织中过多沉积,导 致单核细胞、上皮 细胞及巨噬细胞浸 润形成黄白色大小 不一的异物结节即 “痛风石”。 ➢常见于耳廓、跖 趾、指间、和掌指 关节,多为关节远 端,多关节受累。
➢尿酸盐肾病:表现 为肾小管浓缩功能下 降、夜尿增多、低比 重尿、血尿、蛋白尿、 腰痛、水肿、高血压, 晚期为肾功能不全等。 ➢尿酸性尿路结石: 尿酸结石呈泥沙样, 较小者可随尿排出, 常无症状;较大者可 有肾绞痛、血尿、尿 路感染、肾盂肾炎、 肾盂积水。
清除率≥6.2ml/min 混合型:尿酸排泄>0.51mg·kg-1·h-1,尿酸清除率
<6.2ml/min
8
痛风的药物治疗
痛风急性期的治疗 缓解疼痛和炎症:NSAIDs、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关节
腔内注射/口服 急性期禁用别嘌呤醇等降尿酸药物,否则症状加重、时
间延长 NSAIDs:足量2~5天→2周左右逐渐停药(症状消失至少
6
痛风的药物治疗
病理生理 嘌呤代谢终产物(尿酸)→生成或摄入过多、排泄减少
→高尿酸血症→尿酸盐(MUS)晶体沉积→激活树突/巨 噬细胞等固有免疫系统→IL-1β等炎症因子→关节炎症
7
痛风的药物治疗
HUA分型 尿酸排泄不良型:尿酸排泄<0.48 mg· kg-1·h-1,尿酸
清除率<6.2ml/min 尿酸生成过多型:尿酸排泄>0.51 mg· kg-1·h-1,尿酸
(3)24小时总量达6mg。
➢ 注意事项:主要是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也
可引起骨髓抑制、肝细胞损害、过敏、神经毒性等。
14
抑制炎症反应药
2.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 作用特点:各种NSAIDs均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症状。
➢ 作用机制: 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的环氧酶活性,进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而达到 消炎镇痛的作用。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时机:有危险因素者UA>8mg/dl开 始降尿酸治疗;无危险因素者UA>9mg/dl建议治疗;痛风患 者UA<6mg/dl为(1mg/dl=59.5μmol/l)
11
痛风的药物治疗
痛风慢性期的治疗 急性发作后2~4周,且同时使用预防药物前提下,开始
降尿酸治疗 别嘌呤醇:用于尿酸产生过多的病人100~300mg 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