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神经系统的调节PPT教学课件
神经系统的调节PPT教学课件
+
+
+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小体
轴突 线粒体
突触小泡(内含递质)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图二
突触后膜
1、突触
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
突触间隙(内有组织液)
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细胞体膜 或树突膜)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导
电信号
突触前膜
化学 信号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电信号
与特异性受体结合 (兴奋或抑制)
其
面临威胁的原因
保 护
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生物多样性的合理利用
通过这节课的学 习,谈谈你的收获和 感受.
竹的年龄是6~8
年最佳利用,
超过这个年限, 又逐渐减弱、丧
失利用价值
保护生物多样性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内容,是咱们义 不容辞的责任!
小结: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直接使用价值
生 物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多
间接使用价值 潜在使用价值
样
特点
性 及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
面临的威胁
紧急抢救,避免灭绝
3、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广大民众行动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国自然 保护纲要》等法律。
• 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 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水族 馆等)
•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 巨大的价值,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0%
3862
22037
7.53%
284
4010
7.08%
376
6300
5.97%
1244
8730
14.25%
581
4340
13.39%
通过上表,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
各种各样的环境,形成了多种类型 的生态系统.据初步统计,中国陆地生态 系统类型有森林212类.竹林36.灌丛113 类.草甸77类.沼泽37类.荒漠52类等.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导
传递特点: 单向性
电信号
突触前膜
化学 信号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电信号
2、过程:
与特异性受体结合 (兴奋或抑制)
兴奋
轴突
突触小体 释放 (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作用于
下一个神经元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兴奋或抑制
神经递质-----你了解多少?
1.产生 由内质网、高尔基体 产生(线粒体参与供
第二章
第一节
神经调节
阜阳一中 李凤趄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
中枢神
神 经系统 脊髓 经
系
脑神经
统 周围神
经系统 脊神经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神 经
细胞体
细胞体
元
轴突
结
构
模
树突
式 突起
图
轴突
树突
轴
细胞核
突 的
末
髓鞘
梢
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做神经纤维
神 在中枢部分
经
(脑和脊髓)
元
的
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中
枢 神
脑
经
系
统
大脑 小脑 脑干
具有感觉、语言、运动等多种神经中枢,调节 人体多种生理活动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 命活动的部位
脊髓 周 围 脑神经 神 经 系 统 脊神经
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 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 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不同物种需要不同的生 态环境。生态系统的多 样性是生物种类多样性 的重要条件。
此图显示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内涵,请你说说是哪三个内涵?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人类利用野生 动植物资源不断发展的历史。然而,工业革命以来 的近200年,伴随着人口数量膨胀和经济快速发展, 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V区(视觉性
语言中枢)
(读)
S区(运动性
语言中枢)
(说)
H区(听觉性
语言中枢)
(听)
(中央前回) 躯体运动中枢
语言中枢
(中央后回) 躯体感觉中枢
听觉中枢 视觉中枢
人脑的高级功能
(中央后回) (中央前回) 躯体感觉中枢 躯体运动中枢
1.精细机能定位 2.皮层大小与运动、感觉精细复杂有关。 3.交叉、倒置(脸部除外)支配
4、外来物种入侵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1.就地保护(根本途径)
就地保护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我
国现已建立3000多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有16个加入 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中。
设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主要功能) 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
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2、迁地保护:
把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 原 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 物繁殖中 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
传导神经冲动
传导神经冲动
二、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静息时
++ ++
-- --
++ --
++ --
静息电位:内负外正
一定强度的
适宜刺激时 Na+
K+
Na+
膜外 膜内 膜外
K+ K+
+-+
+-+
-+ +-
K+
+- +-
+
K+
+ -
--+K+ + K++ + +K++ ---
-++--++-K+-++-NN-+aa+-++N-++-a+N-++-a+NNaa++
分 布
在周围部分
(脑和脊髓
发出的神经)
细胞体构成灰质 神经纤维构成白质
细胞体构成神经节 神经纤维构成神经
脊髓:是脑干的延续
1、脊髓中有许多神经元,形成许多神经中枢. 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2、主要有传导和反射两个方面的功能。
神经中枢
感受器 传入神经
效应器 传出神经
W区(运动性语
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枢)
(写)
4、美学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
调节气候和水土保持
小学部 中学部
黄河 黄河源头
潜在使用价值
• 对大量的野生生物,我们目前尚不清楚它们的 使用价值,但是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
无名小草 (今天)
克癌药 (明天)
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
• 我们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绝不是禁止开 发利用,而是反对盲目、掠夺式的开发利 用,我们应该合理利用。
K+ Na+ Na+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适宜刺激
+++++++++++++++++++++++++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适宜刺激
++++++----++++----+++++++ ------++++----++++-------
脑干的位置 在大脑的下面
小脑的位置: 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
小脑 (有维持身体 平衡的中枢)
脊髓 (调节机体运动 的低级中枢、传
导反射)
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 的最高级中枢)
下丘脑 (调节体温、 水盐平衡和内 分泌的中枢)
脑干 (有调节呼吸、心 血管运动等维持生
命必要的中枢)
神经系统的组成
想一想:
造成生物多样性面 临威胁的原因有哪 些呢?
17世纪以来鸟类和哺乳类灭绝的数
1、森林大面积减少对生物多样 性有哪些影响?
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2、造成一些动植物物种灭绝 或濒危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栖息地的丧失(滥砍乱伐) 2、 滥捕乱杀 3、 环境污染
能)
2.分泌结构 突触前膜
3.受体 4.种类
突触后膜上糖蛋白 按功能分为两种
5.作用 使后膜兴奋或抑制
6.去向 作用后被分解
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概念: 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
1感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