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多系统萎缩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介绍1例多系统萎缩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应重点做好病情观察,饮食护理,注意预防控制感染及心理护理。
【关键词】多系统萎缩;肺部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300-02
多系统萎缩是一种散发进行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型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共济失调和锥体系统功能损害等。
具体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大小便功能障碍,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护理难度较大。
我科2012年收治1例此类患者,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82岁,2012年11月29日以“帕金森综合征,肺部感染”收入院。
查体:体温36.3℃,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62∕84mmhg,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认知功能减低,构音障碍,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颈软,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心律齐,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右侧肌张力增高,romberg 征查体不配合。
既往有神经系统基础病,间断咳嗽咳痰,伴有气喘发热等症,经胸部x线射片,血常规检查,肺部体征,诊断为多系统萎缩,肺部感染,给予支持对症,美平抗感染,安塞玛解痉平喘,奥德金改善脑循环,申捷营养神经等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
护理,病情有所好转,于2013年1月30日出院。
2 护理
2.1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因多系统萎缩病理改变会导致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受损,患者发病以后出现间断性的不规则发热,体温波动在37.2—38.9℃。
我们每天对患者定时监测体温变化3∕日,如体温37.5-38.0℃,给予头部冷敷,多饮水,体温38.0-38.5℃,给予化学小冰袋头部冰敷,体温38.5℃以上给予头部冰枕,温水擦浴及大动脉冰敷,遵医嘱适当给予小剂量退热栓纳肛,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患者因多系统萎缩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以翻身侧卧位尤为明显,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每班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患者平卧位时,我们将其头部和身体抬高15?-30?,变换体位时动作缓慢,轻柔,在治疗过程中,遵医嘱给予升和参麦静脉滴注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血压的变化,做好记录。
2.2 预防控制感染
2.2.1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床头抬高30?-45?,协助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予以雾化吸入2∕日。
当患者有气道分泌物潴留的表现,床旁听到有明显的痰鸣音时,及时吸痰,将吸痰管以捻转式一边刺激患者咳嗽,一边吸痰,吸痰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气道管壁黏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以利于患者深部痰液的排出[1]。
2.2.2 皮肤护理由于患者间断使用鼻面罩吸氧,鼻翼两侧因受
压会导致局部皮肤红肿,破溃,因此在使用鼻面罩的过程中,受压局部予以垫纱布以保护皮肤,减少摩擦和损伤,并每隔4小时放松一次,换成鼻导管给氧。
2.2.3 痰液的细菌培养痰液的细菌培养是肺部感染患者准备
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关键。
为保证结果准确,标本采集应在每日晨起进行,我们在患者醒后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再用吸痰管吸出深部的痰液,留于无菌痰培养管中并及时送检,连续送检3次,以减少误差。
2.2.4 病房环境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床单元清洁整齐,消毒液擦拭床单位,监护仪,床旁桌等,紫外线灯管消毒房间2∕日,每次20分钟,以此做好空气消毒。
2.2.5 严格探视制度我科每天有固定时间探视,每次探视只允许一位家属进入房间,以减少外来感染源。
2.3.1 构音障碍的护理本患者的构音障碍表现为发音不准,咬字不清,难以听懂,最严重时完全不能说话,但能听懂话语,并能形成内在语言,只是无法通过发音器官变为外在语言说出,针对此特点,我们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每一种表情,并予以心理疏导,并在家属的配合下为他讲解疾病的发展和治愈的希望,通过简单的手语和书写与患者交流。
最后,患者很快进入角色,当我们需要对他进行各项护理时,他会以“摇头,点头,握手”来表示他内心的想法,使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3.2 心理护理患者神志清楚,但不能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感
受,我们在护理过程中要尊重患者,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和肢体反应,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用亲切的话语和扎实的技术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安慰患者家属,使其配合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能够得到亲人的关怀与支持。
2.4 安全护理
本患者因右侧肌张力增高,小脑共济失调,又是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平时就常常不自觉的用手抓胃管和氧气管,以及身上的皮肤,有时还会用左手紧紧的抓住床栏杆摇晃,因此存在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特点,我们的护理重点是防止患者跌倒损伤,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每当翻身时,左手加用约束带予以保护,侧卧位时背后垫软枕予以保护,约束带松紧适宜,每隔一小时放松10-20分钟,并加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取得他们的配合,床旁留陪一人,加强看护,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2.5 饮食护理
患者吞咽困难,经口进食引发呛咳,并加重肺部感染等一些症状,给予留置胃管,鼻饲流质饮食,每班应观察胃管置入的深度,有无脱出;胶布是否固定妥当,每天定时更换胶布,避免造成局部皮肤破溃;胃管有无折叠,保持管道通畅,并做好记录。
每次鼻饲前先回抽胃内残余量,如果大于50ml,则暂停或延后鼻饲,鼻饲时及鼻饲后应抬高床头30?-45?,防止食物反流发生误吸。
每次鼻饲不超过300ml,温度在38?-41?,鼻饲前后20ml水冲洗胃管,两次
鼻饲之间间隔3小时[2]。
2.6 口腔护理
由于患者不能自行进食,靠鼻饲维持生命活动,食物不经过口腔咀嚼,直接进入胃内,口腔内就容易引起细菌繁殖造成口腔感染,并因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发生真菌感染[3],因此,我们护理人员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口腔2∕日,并用婴幼儿专用的牙刷清洗舌苔表面,再用制霉菌素甘油涂口腔2∕日,如此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患者的口腔清洁,无破溃。
2.7 预防压疮
我们每日对患者的皮肤进行评估,填写压疮评估表和翻身记录卡,进行动态观察,为患者使用上波动式气垫床,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每1-2小时翻身一次,注意良肢位的摆放,并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防止骨突部位受压时间过长,并予以赛肤润涂擦;防止大小便对局部皮肤的刺激,便后及时洗净会阴及肛门,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此患者未发生压疮。
3 总结
本患者为长期卧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低,常常合并各种感染,消瘦,认知障碍,二便障碍,偶有烦躁,吵闹,因此,治疗时间长,护理难度较大,在平时的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着重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预防控制感染,饮食护理,安全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等,对于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我们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定时翻身,加强巡视以外,还为他设有
专人陪护,并对陪护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保证患者的安全。
经过我们全面的,精心的护理,患者在住院期间无压疮,无跌倒损伤,无坠床等医疗事故发生,病情得到了缓解。
参考文献:
[1] 陈先文多系统萎缩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1,11(1):36.
[2] 戚晓昆,朱克.系统萎缩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华神经科杂志.2002,35(2):114-116.
[3] 王宪玲,贾建平.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的早期鉴别诊断[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20(1):27-29.
作者简介:
胡曼,护士,本科。
﹡通讯作者:
凌慧芬,主管护师,专科科护士长,本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医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