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 20年代小说(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 20年代小说(一)


1、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 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 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2、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它的病根何在? 3、它的病根何在?
1904/9∼ 1904/9∼06/4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 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 预备卒业回来 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教案
东西, ……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 元宝, 东西 , …… 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 : 元宝 , 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 洋钱, 洋纱衫, ……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 洋钱 , 洋纱衫 , …… 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 搬到土谷祠, 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 ——或 搬到土谷祠 , 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 , —— 或 者也就用赵家的吧。自己是不动手的,叫小D 者也就用赵家的吧。自己是不动手的,叫小D搬, 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 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 赵司晨的妹子真丑。 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 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 说 。 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 , 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 的 。 …… 吴妈长久不见了 , 不知道在那里 , — ……吴妈长久不见了 不知道在那里, 吴妈长久不见了, —可惜脚太大。” 可惜脚太大。
第二章
20年代小说(一) 年代小说( 年代小说
教案
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 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 都写作“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都写作 “ 仁义道德 ” 几个字 。 我横竖睡不着 , 仔细看了 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半夜 ,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 吃 人”! 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 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 得吃人的人, 得吃人的人,……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教案
1927——1936) 1936) (七)上海工作时期(1927 1936
1927年10月,定居上海。 年 月 定居上海。 1929年,海婴出生。 年 海婴出生。 《答客诮》 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 回眸时看小於菟。
——1932年12月答郁达夫
教案
鲁迅在上海期间,主要是办刊物和写作杂文。 鲁迅在上海期间,主要是办刊物和写作杂文。 在这期间,他还与创造社、 在这期间,他还与创造社、太阳社进行了有关革命 文学问题的论争。 文学问题的论争。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鲁迅列名 年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发起人,并参加了“左联”的领导工作。 发起人,并参加了“左联”的领导工作。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
后期:( 1927——1936 ) 后期: 《而已集》 《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
《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 学术著作: 《汉文学史纲要》
教案
1912——1926) (五)北平工作时期(1912 1926
因袁世凯复辟,鲁迅思想上陷入幻灭, 因袁世凯复辟,鲁迅思想上陷入幻灭,便埋头 于辑录和校勘古籍, 后汉书》 稽康集》 于辑录和校勘古籍,如《后汉书》、《稽康集》等, 还看佛经,抄古碑,搜集金石拓本。 还看佛经,抄古碑,搜集金石拓本。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 年 月 鲁迅在《新青年》 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首次使用了“鲁迅” 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使用了“鲁迅”这 一笔名。接着,连续发表了一系列小说作品。 一笔名。接着,连续发表了一系列小说作品。
教案
第二节
正传》 《狂人日记》《阿Q正传》 狂人日记》《阿 正传 》《
教案
《狂人日记》:一篇划时代的小说 狂人日记》
教案
思想主题: 思想主题:
1.小说通过对于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 小说通过对于一个“迫害狂” 小说通过对于一个 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 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2.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叛和革新精神。 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叛和革新精神。 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叛和革新精神
教案
年发生的“ 他坚决支持学生, 在1925年发生的“女师大风潮”中,他坚决支持学生, 年发生的 女师大风潮” 年发生的“ 他强烈谴责帝国主义、 在1926年发生的“三一八惨案”中,他强烈谴责帝国主义、 年发生的 三一八惨案” 封建军阀及其帮凶屠杀爱国学生、群众的暴行。 封建军阀及其帮凶屠杀爱国学生、群众的暴行。
教案
阿Q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首先,阿Q是一赤贫形象。 是一赤贫形象。 首先, 其次, 阿Q又是一满脑子封建思想、带有 又是一满脑子封建思想、 其次, 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 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 农民形象。 农民形象。 这种不觉悟突出地表现在他对革命的态 度和认识上 。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
教案
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比你阔得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我们先前 比你阔得多啦 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 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 革命也好罢,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 革命也好罢,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 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阿Q正传》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这是真的,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这是真的,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待到孤身枯坐, 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 待到孤身枯坐 , 回忆从前 , 这才觉得大半年来 , 只 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 为了爱, 盲目的爱, 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 盲目的爱 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世界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 世界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 ——《伤逝》
教案
(四)杭州、绍兴教书时期(1909——1911) 杭州、 )
1909年7月,鲁迅从日本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 年 月 鲁迅从日本回国,先后在杭州、 两地的中学任教。授课之余,他整理古籍, 两地的中学任教。授课之余,他整理古籍,成书的有 古小说钩沉》 会稽郡古书杂集》 《古小说钩沉》、《会稽郡古书杂集》。 1911年,写作短篇文言小说《怀旧》。 年 写作短篇文言小说《怀旧》
教案
教案
一、鲁迅生平: 鲁迅生平:
(一)少年在家时期: 少年在家时期: (1881 1881——1897) 1897) 1881 1897
1881年9月25日出生 年 月 日出生 于浙江绍兴县城一个逐渐 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 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
教案
“有谁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 有谁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么, 有谁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么 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教案
再次,阿Q还是一个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 还是一个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 再次, 精神胜利法表现: 精神胜利法表现: 1)他常常夸耀过去,以摆脱现实的苦恼。 他常常夸耀过去,以摆脱现实的苦恼。 他常常幻想将来,以宽解眼前窘境。 2)他常常幻想将来,以宽解眼前窘境。 一方面自高自大,一方面又自轻自贱。 3)一方面自高自大,一方面又自轻自贱。 用健忘、用虚幻的满足来淡化欺侮和屈辱。 4)用健忘、用虚幻的满足来淡化欺侮和屈辱。 欺负弱小,转嫁痛苦。 5)欺负弱小,转嫁痛苦。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终年 岁。人 年 月 日 鲁迅逝世,终年55岁 们把写着“民族魂”的旗帜覆盖在了他的灵柩上。 们把写着“民族魂”的旗帜覆盖在了他的灵柩上。
教案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 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 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 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 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 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 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 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
教案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1、他是一个精神病学上的“迫害妄想型”患者。 、他是一个精神病学上的“迫害妄想型”患者。 2、他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 、 分子形象。 分子形象。
教案
艺术特点: 艺术特点:
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小说中描写狂人的精神状态、心理特征和路 小说中描写狂人的精神状态 、 人对狂人的围观都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人对狂人的围观都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作品把反对肉体上吃人提升到揭露礼教“ 作品把反对肉体上吃人提升到揭露礼教 “ 吃 是通过象征主义来实现的。 人”,是通过象征主义来实现的。
教案
二、主要著作: 主要著作: 著作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小说集: 散文诗集 散文诗集: 《野草》(1927年) 回忆性散文集: 《朝花夕拾》(1927) 书 信 集: 集:《两地书》 (1933)
教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杂文集(16部 杂文集(16部 ): (16 前期: 1918——1926) 1926) 前期:(1918 19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