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春藤(五加科植物)

常春藤(五加科植物)

常春藤(五加科植物)常春藤,(拉丁学名:Hedera nepalensis var. sinensis (Tobl.) Rehd)五加科多年生常绿攀援,气生根,茎灰棕色或黑棕色,光滑,单叶互生;叶柄无托叶有鳞片;花枝上的叶椭圆状披针形,伞形花序单个顶生,花淡黄白色或淡绿白以,花药紫色;花盘隆起,黄色。

果实圆球形,红色或黄色,花期9~11月,果期翌年3~5月。

常春藤叶形美丽,四季常青,在南方各地常作垂直绿化使用。

多栽植于假山旁、墙根,让其自然附着垂直或覆盖生长,起到装饰美化环境的效果。

盆栽时,以中小盆裁为主,可进行多种造型,在室内陈设。

也可用来遮盖室内花园的壁面,使其室内花园景观更加自然美丽。

常春藤全株均可入药,有祛风湿、活血消肿的作用,对跌打损伤、腰腿疼、风湿性关节炎等症均有治疗效果。

中文学名常春藤拉丁学名Hedera nepalensis K,Koch ensis (Tobl.) Rehd别称土鼓藤、钻天风、三角风、散骨风、枫荷梨藤。

洋常春藤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伞形目科五加科族属常春藤属种常春藤分布区域产于陕西、甘肃及黄河流域以南至华南和西南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攀援,长3-20m。

茎灰棕色或黑棕色,光滑,有气生根,幼枝被鳞片状柔毛,鳞片通常有10-20条辐射肋。

单叶互生;叶柄长2-9cm,有鳞片;无托叶;叶二型;不能枝上的叶为三角状卵形或戟形,长5-12cm,宽3-10cm,全缘或三裂;花枝上的叶椭圆状披针形,条椭圆状卵形或披针形,稀卵形或圆卵形,全缘;先端长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宽圆形、心形;叶上表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或淡黄绿色,无毛或疏生鳞片;侧脉和网脉两面均明显。

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2-7个总状排列或伞房状排列成圆锥花序,直径,有花5-40朵;花萼密生棕以鳞片,长约2mm,边缘近全缘;花瓣5,三角状卵形,长,淡黄白色或淡绿白以,外面有鳞片;雄蕊5,花丝长2-3mm,花药紫色;子房下位,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花盘隆起,黄色。

果实圆球形,直径7-13mm,红色或黄色,宿存花柱长。

花期9-11月,果期翌年3-5月。

[2]2生长环境阴性藤本植物,也能生长在全光照的环境中,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不耐寒。

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湿润、疏松、肥沃的土壤,不耐盐碱。

常攀援于林缘树木、林下路旁、岩石和房屋墙壁上,庭园也常有栽培。

[2]3分布情况分布地区广,北自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河南、山东,南至广东(海南岛除外)、江西、福建,西自西藏波密,东至江苏、浙江的广大区域内均有生长。

越南也有分布。

[2]4繁殖方法常春藤的茎蔓容易生根,通常采用扦插繁殖。

在温室栽培条件下,全年均可扦插。

家庭繁殖,一般以春季4-5月和秋季8-9月扦插为宜。

扦插时选用疏松、通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作基质。

春季硬枝扦插,从植株上剪取木质化的健壮枝条,截成15 -20厘米长的插条,上端留2~3片叶。

扦插后保持土壤湿润,置于侧方遮荫条件下,很快就可以生根。

秋季嫩枝扦插,则是选用半木质化的嫩枝,截成15-20厘米长、含3-4节带气根的插条。

扦插后进行遮荫,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插后20 -30天即可生根成活。

[3]除扦插外,也可以进行压条繁殖。

将茎蔓埋人士中,或用石块将茎蔓压在潮湿的土面上,待其节部处生长出新根后,按3-5节一段截断,促进叶腋发出新的茎蔓。

再经过30天培养,即可移栽上盆。

[3]5栽培技术栽培方法栽植在枝蔓停止生长期均可进行栽植。

但以春末夏初萌芽前栽植最好。

盆栽通常选用腐叶土、园土和沙混合的培养土。

换盆一般每1-2年换1次。

栽植前先在盆底垫上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剪掉过长、过密的根系。

栽植后浇1次透水,放阴凉处,待新枝生长后,进行正常管理。

[4]光照与温度常春藤生长适宜温度18-20℃,温度超过35℃时叶片发黄,生长停止。

因此,在夏季炎热时应进行遮荫,或放在疏萌处,避免烈日暴晒。

耐寒性较强,在一般家庭室内均可安全越冬。

冬季应搬入室内向阳处,多接受光照,温度保持在3℃以上,也可忍耐-7 - -8℃短暂时间的低温。

在没有暖气设备的条件下,要做好防冻工作,也可重剪,使其安全越冬。

在室内宜摆放在光线明亮的地。

在室外,除避免强阳光暴晒外,每天需要有3-4小时的阳光直射,特别是斑叶品种,光照充足才能保持叶色的艳丽,如果光照不足,通风不良,长期放在阴暗地方,植株会节间伸长,生长越来越瘦弱。

[4]浇水与施肥常春藤要求温暖多湿的环境,在生长期要保证供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防止完全干燥,若水分不足,会引起落叶。

在空气干燥的情况下,应经常向叶面和周围地面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

冬季应减少浇水,使盆土处于湿润偏于状态,但要向叶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以免生长不良、出现叶焦边现象。

生长期每月要施2-3次稀薄的有机液肥。

对生长已成形的盆株,可减少施肥。

冬季则停止施肥。

[4]整形修剪新栽的植株,待春季萌芽后应进行摘心,促进分枝,并立架牵引造型,也可以吊挂盆栽。

对生长多年的植株,要加强修剪,疏除过密的细弱枝、枯死枝,防止枝蔓过多,引起造型紊乱。

[4]管理方法常春藤栽培管理简单粗放,但需栽植在土壤湿润、空气流通之处。

移植可在初秋或晚春进行、定植后需加以修剪,促进分枝。

南方多地栽于园林的蔽荫处,令其自然匍匐在地面上或者假山上。

北方多盆栽,盆栽可绑扎各种支架,牵引整形,夏季在荫棚下养护,冬季放入温室越冬,室内要保持空气的湿度,不可过于干燥,但盆土不宜过湿。

室内栽培常春藤常春藤的栽培品种很多,其不同的品种的叶型、叶色差异较大。

光照习性也不一致。

在室内栽培中,因室内环境光照差异极大,不同的栽培品种在室内低光照条件下常出现失去光泽,生长不良等现象。

、、用常春藤五个品种在北向房间室内不同光照区域及光照培养箱内进行适宜光照范围研究。

研究小结:常春藤不同品种的适宜光照范围不同,常春藤在室内生境的光照范围较宽,在室内光照~μmol·m·s(81~3340lx、RH31%~60%、18~28℃)条件下,能够长新叶,可以在能够看清字(1μmol·m·s)的光照条件下声场。

常春藤在18~28℃及RH31%~70%室内条件下,光照大于至小于834μmol·m·s(155~41715lx)可以生长。

μmol·m·s(41715lx)以上的直射光不利于其生长。

冬至夏的室内环境,南向窗台中午的直射光区光照为400~920μmol·m·s(20000~46000lx)左右,北向房间窗台晴天光照为100~200μmol·m·s(5000~10000lx)北向暗光处仅20~10μmol·m·s(100~500lx)、因此,在室内植物设计中,常春藤五个品种在南向房间的所有区域、东西向房间的多是由明亮区域、北向房间的明亮区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生长量。

但对于常春藤5个品种在更宽范围内耐阴性的特点及生长量最佳光环境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此外,常春藤的栽培品种较多,其它品种的耐阴性特点海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5]月管纪要常春藤的每月管理1月~2月:做好防寒工作,虽耐寒力强,但有寒流时仍应移入室内,或加覆盖物。

3月:天气转暖,注意适当浇水和施肥。

4月:扦插繁殖,进入生长季节皆可进行。

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每段至少带有3个茎节的插穗,长约8-10厘米,直接插入盆土,20℃左右约2周可以生根。

还可用压条繁殖,将茎蔓每隔15厘米压入土中,待生根后剪断上盆。

定植初期应行重剪,促使多萌发分枝。

盆土可用3份腐殖土和堆肥,加1份河沙配成。

5月:移至荫棚养护,及时浇水、喷水,保持空气湿润,每月追肥一次。

栽培中要注意摘心,促使枝叶茂盛。

6月~8月:30℃以上高温停止生长,高温闷热易引起枯萎落叶,故宜放在凉爽处,浇水不宜过多。

9月~10月:天转凉,控制浇水、施肥。

11月~12月:有条件可放低温温室,控制浇水,停止施肥。

给予光照。

[6]病虫防治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叶腐病、叶斑病、根腐病、疫病等。

虫害以卷叶虫螟、和红蜘蛛的危害较为严重。

炭疽病常见病害。

主要为害叶,受害严重时叶片呈灰白色:秋雨连绵时容易发生。

[7]防治方法:放在通风透光的地方,禁止对叶片当头浇水。

发病后,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天喷洒1次,连喷3-4次即可防治。

其他方法可参见鹅掌柴病虫害防治部分。

[7]叶斑病常见病害。

容易造成叶片枯黄脱落,多因通风不良、环境闷热潮湿引起。

[7]防治方法: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集中烧毁。

同时喷洒1%波尔多液,每7天喷1次,连喷4-5次。

[7]介壳虫常见害虫。

受害植株生长不良,并能污染上煤烟病,引起叶片发黄.提前落叶。

[7]防治方法:人工刮除。

发生面积大时,也可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荆800倍液。

其他方法参见苏铁病虫害防治部分。

[7]疫病(1)症状特征:全叶或大部分叶片变褐腐烂或茎蔓基部及嫩节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变软缢缩,后变褐色至褐黑色,病部以上枝叶枯萎。

有的直接形成烂顶或死头;有时插枝的茎基部也发病产生茎腐。

当插枝带菌或土壤带菌,且土壤和空气湿度大时,该病易发生,且扩展迅速。

(2)防治方法①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适当控制浇水。

②栽插时要注意从无病虫为害的植株上选插枝,插在消毒过的或未发生过疫病的基质中。

栽植不能过密,注意通风透光。

③雨季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④发病初期,喷施或浇灌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克露600倍液。

灰霉病(1)症状特征:在叶边缘产生水渍状褐色或黑色病斑,严重时病斑可占叶大部分或全叶,潮湿时生出灰霉层。

(2)防治方法:用无病新土栽培,控制浇水,氮肥不要施过多。

及时摘除病叶,并烧毁。

发病时,喷施75%百菌清500倍液。

10天1次,连续2~3次。

紫突眼蛎蚧(1)为害特征:以若虫与雌成虫刺吸枝、叶汁液。

严重时布满叶片、枝条,致使植株干枯发黄、死亡。

(2)防治方法:冬季结合整形、剪除虫枝叶,并集中烧毁。

若虫孵化期,喷施50%辛硫磷1000倍液或速扑杀1500倍液。

日灼症症状:上部叶或新叶变浅灰色,逐渐枯萎、落叶。

病因:生理病症。

夏日里,把久放在阴蔽处的常春藤,突放到晴日下,易被烈日灼伤。

防治方法:栽培环境易半阴蔽,日照约50%-70%。

忌强烈日光直射。

6主要价值绿化在庭院中可用以攀缘假山、岩石,或在建筑阴面作材料。

在宜选小气候良好的稍荫环境栽植。

也可盆栽供室内绿化观赏用。

常春藤绿化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立体绿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不仅可达到绿化、美化效果,同时也发挥着增氧、降温、减尘、减少噪音等作用,是藤本类绿化植物中用得最多的材料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