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机治疗的护理

呼吸机治疗的护理


四、使用呼吸机期间病情观察及护理
(1)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神志、瞳孔、知觉、运动功能。 (2)皮肤变化 面色潮红、多汗、浅表静脉充盈提示二氧化碳潴留; 肤色苍白、四肢末端湿冷提示低血压、休克、代谢性酸中毒; 口唇甲床青紫提示缺氧、末梢循环不良; 颈静脉怒张提示中心静脉压升高或固定气管导管的系带过紧。
气压伤
病人因素 呼吸机因素 操作者因素
限制通气压力 慎用PEEP和PSV 必要时镇咳 慎重胸部创伤性检查和治疗
过度通气
• 病人因素(缺氧、疼痛、精神紧张) • 参数设置不合理 • 去除诱因 • 合理调节参数
通气不足
• 分泌物排出不畅 • 气道阻塞(气管痉挛,导管扭曲,气囊移位) • 参数设置不合理
人机对抗
• 查清并排除原因 • 增加通气量,并短期吸纯氧 • 手控呼吸 • 及时清理呼吸道 • 妥善固定管路 • 加强心理护理 • 根据情况适当使用镇静剂或肌松剂Fra bibliotek机械故障
• 电源故障 • 气源故障
七、并发症及预防
• 气压伤(气胸、皮下气肿、纵膈气肿) • 过度通气 • 通气不足 • 氧中毒 • 呼吸机依赖 • VAP
• 及时检查呼吸机管道、气囊 • 合理设置呼吸机参数 • 更换通气模式
人机对抗
• 控制呼吸下自主呼吸增强 • 病人高热,抽搐,疼痛,体位不适和不合作 • 病人出现心肺功能改变、缺氧加重 • 气管插管过深 • 人工气道固定不好或受牵拉刺激病人、不畅(呼吸道分泌物潴 留)、漏气 • 呼吸机同步性能差或灵敏度调节不当或失灵 • 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
1、低血容量性休克 2、严重肺大疱和未经引流的气胸 3、急性心肌梗死 4、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 5、多发性肋骨骨折
三、呼吸机的操作流程
• 选择性能完好的呼吸机 • 连接管道接好电源 • 打开主机开关 • 打开湿化器调节温度 • 选择模式调节参数设置报警 • 上机
呼吸机的常用模式
• 机械呼吸类型可分为4类: 呼吸机通气模式: • 容量控制通气(VCV) • 压力控制通气(PCV) • 压力支持通气(PSV) •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 辅助/控制通气(A/C) • 自主呼吸模式(SPONT) • 无创正压通气(NPPV)
2)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生褥疮,应经常 翻身,变换体位;保持受压局部皮肤清洁干净,用温水或50%酒精 擦浴、按摩;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每两小时翻身一次,每四小 时活动肢体、关节,以预防关节僵直硬化,按摩肌肉防止肌肉萎缩。
3) 眼睛的护理,昏迷的患者要注意防治眼球干燥、污染或角膜溃 烂的发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眼睑,每日用眼药水滴眼2—3次,经 常清洁眼内分泌物。 4) 口腔的护理,清醒合作的患者每日用3%的双氧水漱口3—5次, 预防口角炎的发生;带有气管插管的患者应每日进行口腔护理,口 腔护理时应注意固定好气管插管。
• 去除诱因 • 合理调节参数
氧中毒
机体吸入高压氧,超过一定的压力 和时程,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紊 乱或导致的病理现象乱或导致的病 理现象
长时间高浓度给氧
尽量避免长时间高浓度给氧
呼吸机依赖
• 病人肺功能不全 • 呼吸机使用时间过长,呼吸机疲劳,萎缩 • 病人心理因素 • 加强呼吸机功能的锻炼 • 加强营养支持 • 加强心理护理 • 掌握呼吸机应用指征 • 合理应用SIMV和PSV模式
1) 应用呼吸机治疗的病人由于机械正压通气、咳嗽反射减弱、呼 吸道分泌物增多等原因,常发生肺不张,经常帮助病人翻身,不但 能防止褥疮的发生,而且有利于分泌物的引流,每次翻身,用手掌 扣拍患者的背部,自下而上,由外到内顺序进行,并告知患者配合, 在拍背的同时让其咳嗽,以利于痰液的排出,不能与以配合的患者 应在翻身拍背后给予吸痰。
5) 尿路感染的预防,导尿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6) 胃管的放置和胃肠营养的供给,进行胃肠减压,防止患者出现 胃扩张,
胃涨气;气管插管的患者不能进食水,可通过胃管补充营养,根据 情况补充 流质饮食,增强患者抵抗力。
7) 气管插管的护理,随时检查气管导管插入深度,气管导管要固 定牢靠,避免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损伤气管黏膜;患者头部可稍微 后仰,减轻气管导管对咽、喉部的压迫;选用适当的口塞固定气管 导管,避免患者将气管导管咬扁;注意观察口腔及导管内的分泌物, 及时给予吸痰清理;气管拔管后应注意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会厌炎、 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并给予氧气吸入,以防低氧血症。
VAP
• 机械通气时间过长 • 无菌操作不到位 • 机体防御机能及免疫力下降 • 病房管理不到位(消毒隔离制度落实不到位) • 口腔护理不到位 • 呼吸机管道未及时更换 • 呼吸机冷凝水未及时倾倒
VAP
• 严格无菌操作 • 加强病房管理 • 抬高床头大于30度 • 加强口腔护理 • 加强气道湿化 • 长期使用呼吸机一周更换一次管道 • 及时倾倒呼吸机管道滤水 • 使用带声门下吸引导管 • 合理使用抗生素
二、呼吸机治疗—适应症
(1)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包括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2)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剧。 (3) 重度急性肺水肿和哮喘持续状态。 (4)心胸外科的术中术后通气支持。 (5)呼吸功能不全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颈部和气管手术,通常采 用高频通气支持
二、呼吸机治疗—相对禁忌症
六、呼吸机报警观察及处理
• 高压报警 • 低压报警 • 高容量报警 • 低容量报警 • 人机对抗 • 机械故障报警
高压报警
• 通气回路导管扭曲变形 • 呼吸道分泌物增加 • 胸肺顺应性减低 • 人机对抗 • 叹气通气时 调整导管位置;及时吸痰;调整报警限; 遵医嘱用药对症处理
低压报警
呼吸机管路(脱落、连接不紧密或破裂) 气囊(充气不足、未充气、漏气) 报警限设置不当
(3)气道分泌物 包括 量、颜色、性状、气味等 (4)观察有无人机对抗 (5)动态监测血气分析。
具体的判断依据是根据吸痰过程中痰液在吸痰管玻璃接头处的性状 及在玻璃管内壁的附着情况将痰液的粘稠度分为三度: • 1度:痰液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 • 2度:痰的外观较1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 留,但容易被水冲净。 • 3度: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 玻璃接头内壁上常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
蜗牛
目录
一、呼吸机的原理及分类 二、呼吸机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三、呼吸机的操作流程 四、使用呼吸机期间病情观察及护理 五、气道的护理 六、呼吸机常见报警及处理 七、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预防
一、呼吸机的原理及分类
•一 • 利用增加气道内压力的方法将空气送入肺内,肺内的压力增大 使肺腔扩张。当压力失去后,由于肺组织的弹性,将肺恢复到原 来的形状,而使经过交换的一部分空气呼出体外。 • 二、 • 1、无创呼吸机 利用鼻罩、口鼻罩或头罩进行辅助通气 • 2、有创呼吸机 经气管插管(经鼻或经口)或气管切开后进行 辅助或控制通气 。
8) 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机械通气的目的,需要配合的方法;询 问患者的感受,用眼神、手势等方法交流;服务态度要和蔼,操作 要轻柔,增加患者的安全感;经常鼓励患者,增强信心,争取早日 脱机恢复正常呼吸。
五、气道的护理
• 及时正确吸痰,注意无菌操作 • 充分给予气道湿化(32度-34度) • 监测气囊压力(25-30cmH2O) • 管道的固定 • 定时记录(给氧浓度、潮气量,气道压力,呼吸频率)
检查管路;监测气囊压;合理设置报警限
高容量报警
• 病人高热、疼痛、烦躁、缺氧等引起呼吸频率增快或潮气量增加;
• 呼吸机触发灵敏度、潮气量、支持频率、分钟通气量、报警限等 设置不当 • 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 合理设置呼吸机参数
低容量报警
• 呼吸机管道脱落、漏气 • 气囊破裂、充气不足或未充气 • 呼吸机辅助通气不足 • 自主呼吸减弱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