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痕迹检验做出同一认定是依据痕迹具有的(特定性)。
2、(相对稳定性)为痕迹检验提供了可能性和时间上的保证。
3、构成双箕斗中心花纹的乳突线为(曲线形)。
4、终身基本不变是指手纹从胎儿在母体中第(六个月)形成完成开始,到死亡后完全腐烂或火化为止,处于量变的过程。
5、构成绞形斗中心花纹的乳突线为(螺形线)。
6、箕型纹是由(三个)系统构成;其内部系统是由(箕形)线构成。
7、一条纹线分出一条长度为5毫米以内的勾状短枝,称为小勾。
1、属于广义痕迹物证的是(A伤害人身形成的伤痕、血迹 B毒害案件中的残留毒品C作案人在现场扔下的工具D 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烟头E案犯遗留的纽扣)2、属于狭义痕迹物征的是(A案犯留下的汗液手印B案犯留下的鞋底花纹C案犯开锁留下的撬压痕迹D案犯遗留在现场的射击弹壳)3、痕迹的特点是(A客观反映性B相对稳定性C 特定性D关联性)4、痕迹按造痕体的类型分类,可分为(A人体痕迹C物体痕迹D 动物痕迹)5、按痕迹的形态分类,痕迹可分为(A平面痕迹C 立体痕迹)6、痕迹按造痕体与承痕体的作用方式不同分类,可分为(A静态痕迹D动态痕迹)7、按痕迹特征所反映的内涵分类,痕迹可分为(A动作习惯痕迹C形象痕迹D整体分离痕迹)8、根据同一认定的主体分类,同一认定可以分为(A鉴定型同一认定D非鉴定性同一认定)9、根据同一认定的客体分类,同一认定可分为(A人身同一认定B场所同一认定C物体同一认定)10、根据同一认定的依据分类,同一认定可分为(A形象特征同一认定B习惯痕迹特征同一认定C物质成分特征同一认定D时空位置特征同一认定E气味特征同一认定)11、根据同一认定的结论分类,同一认定可分为(A确定性同一认定 C非确定性同一认定)12、在不改变痕迹物质成分的前提下,增加痕迹色差,使其显现的方法,主要有(A附着法B镀膜法D光致荧光法E不可见光摄像法) 13、通过化学反应改变痕迹物质的成分和化学性质,使其显色的方法,主要有(A颜色反应C沉淀反应) 14、痕迹鉴定书文字部分,正文的叙述由(A绪论B检验C论证D结论)组成15、下列客体上遗留的新鲜汗液手印哪些可能碘熏法显现(A白纸D本色木E塑料物体)16、指头乳突花纹的基本类型包括(A弓型纹B箕型纹C斗型纹D混杂型纹)17、依据附着物的不同变化分类,可以把手印分为(A加层手印C减层手印)18、记录手印的方法有(A照相法B录像C文字记载D绘制示意图)19、公开捺印的对象通常包括(A服刑人员B被拘捕的在押人员C收容劳教人员D事主和平常可能接触出事地点的人员)20、粉末显现汗潜手印的操作方法包括( A直接刷显法B撒粉刷显法C磁性刷刷显法)21、手印的提取方法主要有(A照相法B复印法C提取实物D制作模型)22、寻找、发现现场手印的原则(A先重点后一般B先静观后动C先观察后处理)23、根据形成手印的中介物质的不同,手印可分为(A汗液手印B血液手印D油质手印) 10、手纹的特点(A人各不同B终生基本不变C触物留痕 D认定人身)填空题1、痕迹形成有三个主要因素,即造痕体,(承痕体)和作用力。
平面痕迹的形成还需要(介质)的参与。
2、提取痕迹中的微量物质之前应先(拍照)固定。
3、痕迹检验的基本程序有: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较检验)、综合评断与结论、制作鉴定书。
4、痕迹比对检验的方法有:(特征对照法)、特征接合比对法和特征重叠比对法。
5、痕迹鉴定书由(文字)和(照片)两部分组成。
6、特征比对照片的放大倍数(一致),一式两份,其中一份不标示特征,供审核用,另一份标示出特征。
7、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应用(指纹)的国家。
8、用“502”胶显现汗潜手印的操作方法有自然熏显法、加热加速熏显法、强碱加速显现法和(滤纸贴附显现法)。
9、手指掌表面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两部分组成。
10、汗孔是排泄汗液的出口,分布在(乳突线)上。
11、根据承痕体表面形态的变化,可把手印分为(平面手印)和立体手印。
12、捺印手印样本,根据工作的需要,可以分为:三面捺印、平面捺印和(局部捺印)。
13、鉴定书中的图片说明由三部分内容组成:手印在现场的位置、现场手印和样本手印的全貌、特征比对照片。
14、手印鉴定中比较检验的方法主要包括:特征对照法、特征连线比对法和特征重叠比较法。
15、手印鉴定书的正文部分包括:绪论、检验、论证和结论。
16、根据乳突花纹的结构和形态,指节乳突花纹可分为平弧型、倾斜型、混合型三种类型。
17、在印痕中,箕口朝左的多为左手所留,箕口朝右的多为右手所留,单个箕型纹分析的准确率约占95%。
四、名词解释1.犯罪痕迹:犯罪行为所遗留下来的各种迹象和信息。
它包括广义犯罪痕迹和狭义犯罪痕迹2.广义犯罪痕迹:犯罪行为所引发的一切变化而遗留的各种迹象或信息。
3.狭义犯罪痕迹:作案人在实施犯罪活动中,一客体在力的作用下接触另一客体时形成并保留的迹象 4.造痕体:指留下痕迹的人、物和动物,是痕迹的创造者。
造痕体具有一定的形状、体积、硬度,能把自身的结构形态特征和功能形态特征遗留在承痕体上。
5.承痕体:指保留痕迹的客体,是痕迹的保存者。
能把造痕体与之接触部位的形象特征,包括外表结构形态和动作习惯痕迹保留并反映出来。
承痕体具有吸附性、渗透性、硬度、可塑性。
6.作用力:使造痕体与承痕体接触时相互作用的动力。
由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不同,痕迹的反映形象也不同。
7、形象痕迹:当两个客体相互接触时,造痕体的外表结构形态在承痕体上所留的迹象。
8、动作习惯痕迹:是人或动物在运动过程中的习惯性动作,在承痕体上以作用力的规律反映在痕迹中,如足迹中的步法特征,人的书写笔迹特征等9、整体分离痕迹:某一完整的客体被分离成若干部分,在分离缘上保留断离形态特征,被分离的各个部分在分离缘和分离面处能互为衔接吻合,如玻璃被打碎后,相邻两碎片相互凹凸吻合的形态。
10、同一认定:是指在检验鉴定过程中,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了解客体特征的人,通过比较先后出现的客体的特征,对这些客体是否同一所作出的判断。
11、痕迹学: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提取、固定、分析判断、检验鉴定,作出对一定人或物进行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12、痕迹检验:是依据同一认定的原理,综合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对作案人实施犯罪活动时遗留的痕迹检材同嫌疑痕迹样本进行比对鉴定,作出现场痕迹物证是否为某人或某人的某物所留的一项专门技术。
13.手纹:指生长分布在人手指、掌表面的乳突花纹、屈肌褶纹、皱纹等皮肤花纹的总称。
14.手印是手掌表面皮肤花纹印痕的总称。
是人的手指、掌面在肌力的作用下,接触承痕体后在其表面留下的痕迹。
包括指头印、指节印、手掌印。
15、物理显现法:是利用物质间机械性附着的物理属性,选择与手印中汗液和油质附着力较强的物质,通过喷撒、熏染等手段,使纹线着色或产生光致发光,纹线与底色出现反差,从而现出手印的方法。
16、化学显现法:是利用汗液或汗垢的化学性质,使用一定试剂与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某种用肉眼可见的有色物质的显现方法。
17、弓型纹:由上部的弓形和下部的横直线或波浪线层叠而成,因形态不同,又分为弧形纹和帐形纹,只有上下两个系统。
18、箕型纹:内部花纹中心必须有一根以上的箕形线,其上部和两侧外围由较多的弓形线包绕,下部由一些波浪线和横直线组成根基纹线系统,一般只有一个三角,三个系统中当箕型纹中心纹线仅由一条箕形线组成时,这条箕形线于箕头部位必须是完整的、不折不断的、圆滑的。
19、斗型纹:内部系统中有一根以上的环形线或螺形线、曲形线,其上部及两侧外围由较多的弓形线包绕,下部由一些波浪线和横直线等共同组成三个系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三角。
20、帐形纹:由多数弧度较大的弓形线在上部,少数横直线在下部,中心部位有一根以上的垂直线或斜线支撑着弓形线而组成,没有三角。
21、环形斗:内部花纹中心由一条以上的环形线组成;如仅有一条环形线时,这条环形线必须是明显可靠、独立圆滑的,不得与其他纹线相接触。
22、螺形斗:内部花纹中心由一条以上的与起点方向一致的螺形线组成。
螺形斗可按中心螺形线的旋转方向分为左旋螺形斗、右旋螺形斗。
23、绞形斗:内部花纹中心有两条以上螺形线相对绞绕旋转,起点间隔相对,一左一右或一上一下,不连其他纹线。
24、曲形斗:内部花纹中心仅有一条曲形线,其中上下两个回转弯曲部分圆滑顺势,最后朝一个方向旋转。
曲形斗可按中心曲形线的旋转方向分为顺时针曲形斗,逆时针曲形斗。
25、双箕斗:内部花纹中心有两条以上独立、圆滑、顺势的曲形线相层叠、旋转;或在一条曲形线的两个弯头内各有一个完整的箕形线相绞绕,向同一方向旋转。
26、囊形斗:内部花纹中心有一条以上的闭口箕形线,中心箕形线内有一条以上的弧形线,弧形凸面应对向外角,与闭口箕线构成三角。
27、加层手印:手的附着物脱落并附于承痕体表面,以附着物的形象反映掌面花纹结构。
28、减层手印:承痕体表面附着物被粘走而形成,以被粘走物质空下来的形象反映花纹结构。
29、混杂型纹:由两种纹型混合组成的花纹,或有一些形态奇特、结构杂乱而无法归入弓、箕、斗型纹的花纹。
30、皱纹:指因皮肤松弛而形成细小浅表的沟纹。
31、手印检验:将现场手印与所收集的样本手印进行种类和细节特征的比对、论证,作出是否同一的结论,从而为证实作案人提供证据。
32、足迹:指受人体机构形态制约的足或足着物与承痕体接触所形成的痕迹。
33动力定型:行走运动中的动力信号,经常以相同顺序、大小、位置、固定间隔期传入大脑,大脑皮质细胞就经常不断地把以上各种传入信号综合起来,形成一种刻板式的皮质运动。
34人体行走运动周期:人体行走运动是一种重复性的周期性动作,即反复连续进行同样的单一动作。
走的动作周期和周期内的各个阶段是相同的,即有后蹬、后摆、前摆、前蹬。
35工具痕迹:工具在外力作用下,使承痕体在与其相接触的部位发生塑性变形或断裂形成的痕迹。
36打击痕迹:指作案人手持工具以一定速度、一定距离碰撞破坏客体,使客体发生挤压变形或破碎形成的痕迹。
37擦划痕迹:指工具压入承痕体,并且沿着痕迹面滑移破坏承痕体所形成的线条状痕迹。
38剪切痕迹:指作案人利用钳剪类工具施行剪切作用,破坏承痕体时形成的痕迹。
39刺切痕迹:作案人用刀、斧、凿、锹、铲等工具,采取刺、切、砍、劈、铲等方式破坏客体时所形成的痕迹。
六、简答题。
1、痕迹检验的任务一)寻找显现痕迹二)固定采取痕迹三)痕迹分析四)收集嫌疑人的痕迹样本五)痕迹的检验鉴定六)痕迹档案的管理2、2痕迹检验的作用。
a为确定案件的真伪与分析案件性质提供可靠的材料b缩小侦查范围,为侦查提供方向和线索c为查缉作案人提供有效的手段d为发现、提取固定痕迹物证提供技术方法e为案件的终结、起诉、审判提供重要的证据3、4、 3寻找显现痕迹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物理方法a附着法b镀膜法c光致荧光法d不可见光摄像法2)化学方法a颜色反应b沉淀反应 4提取痕迹的主要方法有哪些?转移法、制模法、复印法、原物提取法、照相法5常用的痕迹固定措施有哪些?防锈,防腐,照相5、6痕迹检验的基本程序是什么?预备检验、分别检验、比较检验、综合评判与结论、制作鉴定书6、7痕迹鉴定书的照片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1)犯罪痕迹在现场所处的位置及痕迹的全貌照片(2)嫌疑客体的照片或样本痕迹照片(3)特征比对照片,放大倍数一致,一式两份,一分标特征8、乳突纹线的细节特征有哪些?起点,终点,分歧,结合,小勾,小眼,小桥,小棒,小点 9、现场手印记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