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议论文阅读材料审题立意一、作文审题遵循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1)服从材料的整体;(2)观点可能比较新颖;(3)自己有话可说.二、作文审题注意事项1·厘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对象,如果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那么从理论上来说,从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有一定的内在关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清楚几个个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含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含的意义或道理,并依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三、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一)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示例〗:一支蚌给他附近的另一只蚌说:“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他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我们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二)由果溯因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就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示例〗: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
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来,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
刚要切,爸爸赶忙喊道:“切错了!切错了!”语音还没落,苹果早已被切开。
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道:“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切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儿不按常规横切苹果。
可引申得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三)由物及人法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有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示例〗: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黄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老鼠咬死猫也就不奇怪了。
〖分析〗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
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我们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有“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历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四)明确褒贬法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仔细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示例〗: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
每年樱花盛开时节,游人如织。
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拍摄留念。
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他对他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相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相。
”他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分析〗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相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
导师的表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及批评那些穿和服照相的中国青年,批评他们崇洋媚外,丧失民族尊严,国家观念淡薄。
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有四个:一是游人,二是中国青年,三是韩国青年,四是导师。
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个角度。
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的是第二和第四个角度。
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假如从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立意虽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
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大家要正确的把握角度与题旨的关系,如一味求新,“反弹琵琶”,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五)舍次求主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的人和事。
因此,审题时学生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整体立意。
〖示例〗:从前有个年轻的猎手,枪法极准,但总捕不到大雁,于是他像一位长者求教。
长者把他领到一片大雁栖息的芦苇地,指着站得最高的一只大雁说:“那只大雁是放哨的,我们管它叫雁奴,他只要一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向雁群报告,所以接近雁群很困难。
但是我们有办法,你现在故意惊动雁奴再潜伏不动。
年轻人照着做了,雁奴发现年轻人后,立即向同伴发出警告,正在休息的雁群得讯后纷纷出逃,但没有发现什么危险。
于是,它们又飞回了原地,长者让年轻人如法炮制了好几回。
终于有几只受骗的大雁向雁奴发动了攻击。
如此再三,几乎所有的大雁都以为雁奴是谎报军情,纷纷把不满发泄在了他身上——可怜的雁奴被啄得伤痕累累。
“现在你可以逼近燕群了。
”长者提醒道。
于是年轻人大摇大摆的走进芦苇地,雁奴虽然瞧在眼里,但它已经懒得再管了。
年轻人举起了枪……〖分析〗这则材料中共出现了四个人物——年轻人、长者、雁奴、燕群。
审题时,可以舍弃年轻人和长者这两个次要人物,从雁奴和燕群的关系入手,确定如下立意:(1)从雁群角度立意:不要轻易误解忠诚的人,因为被误解的人因此会放弃忠诚;(2)从雁奴的角度立意:忠诚被误解后该怎么办?是坚持到底,还是放弃忠诚,这是对忠诚的真正考验。
巧记文言文一词多义1、爱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2、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
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
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3、被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
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犹不为苦也。
4、倍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
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热点话题1聚焦多元合作【话题阐释】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元合作自然成为整个时代都绕不开的话题,也注定在高考命题中展示出特有的魅力。
多元时代,人们不再以单一的眼光看问题,世界也会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到一起。
彼此合作,相互沟通,每一个人,每一个集体,每一个国家,都会在坦诚的交往中实现利益的双赢。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解读世界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
崇尚多元,适应多元,站在时代的潮头感受生命之美,感受社会的繁荣,我们的胸怀也会变得更加宽广。
【延伸拓展】1.多元时代G20杭州峰会上,“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的主题将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
全球化时代,世界向多元方向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逐渐形成。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
同为地球村居民,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多元,带给我们的是一个更加精彩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更加多样化的生活模式。
体验多元化模式,顺应时代潮流,我们的生活便会充满激情与挑战,社会也会展示出繁荣的景象。
2.坦诚合作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应对,合作是必然选择;生活中面对各种困难时也需要联手行动,在合作中实现双赢。
合作,需要一种真诚的态度,需要一种互信的机制。
如果缺少了真诚与互信,合作便会在彼此的欺骗中失去动力。
不要总觉得自己挣扎在寂寞与孤独的边缘,坦诚地交流,彼此间将心灵敞开,用心去聆听周围的声音,用爱去面对周围的情感,你会发现,天空是那么蓝,大海是那么宽。
3.改变标准标准,是社会的规则,是时代的稳定剂。
但是,标准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
每一个问题,如果有了固定的标准,便会抹杀个性。
不是吗?雪白的羊固然可爱,可是,如果没有那只被视为多余的黑羊,那么大雪中又怎能看到羊群的影子?有时,看似不合标准的对象,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因此,不要总是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去苛求这个世界,也不必一味地用死板的“标准”来扼住多元的咽喉。
4.求同存异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人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片水中。
差异性,是社会的基本属性,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文化习俗;不同的群体,有各自的生活理念;不同的人,有各自的性格特点。
在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树立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的观念,对每一个问题,每一种现象,都要进行客观全面的认识,从而得出辩证统一的思想。
求同存异,会让朋友之间少了隔膜,会让国家之间少了纷争。
这样,我们的世界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热点话题2关注个人成长【话题阐释】成长,像一条路。
在这条路上,会收获成功的喜悦,也会承受失败的痛苦。
然而,只要我们选择了远方,便不去在乎道路平坦还是坎坷。
为了自己那个真实梦想,我们都要坚定地走下去,这样才能够开垦出一个美丽的未来。
成长的过程,也是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因为只有不断完善自我的品质,不幸的阴霾才笼罩不了生命的光芒;因为只有不断磨炼自我的意志,痛苦的梦魇才泯灭不了对未来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