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的溶解性》第三课时参考教案

《物质的溶解性》第三课时参考教案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结晶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以结晶实验入手,了解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一种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采取分离的手段;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复习---问题---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获取知识,运用知识。

2、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探究实验等过程中培养自我观察、总结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训练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2、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

学习重难点:
1、建立结晶的概念。

2、运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和结晶的方法来分离混合物。

学习重难点:
运用结晶的方法来分离混合物。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物质的结晶
1.晶体与结晶
(1)晶体:是从溶液中析出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2)结晶:在一定条件下,在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

2.结晶的方法
(1)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的固体溶质,即缓升型的物质。

如蒸发海水获得食盐;
(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或称降温结晶法。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

如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来获取硝酸钾晶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