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梗的护理_PPT课件

脑梗的护理_PPT课件


护理诊断及措施
1.躯体移动障碍 1)心理护理 提供有关疾病的治疗及预后的可靠消息,关心尊重病人,正确
对待疾病,克服急躁心理和悲观情绪,增强病人自我照顾能力与信心。 2)生活护理 指导和协助病人洗漱,进食,入厕穿脱衣服及搞好个人卫生;
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燥;帮助定时翻身,拍背,饭后漱口,保持皮肤 清洁卫生;指导病人学会配合和使用便器,保持大小便通畅和会阴清洁。 3)康复护理 与病人及家属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告知病人床上椅上的正确 体位摆放及正常运动模式的重要性,指导病人早期进行肢体被动和主动运 动的方法。鼓励病人每天数次的十指交叉握手的自我辅助运动及桥式运动 训练,并辅以理疗,按摩,灸促进肢体功能早日恢复。 4)安全护理 避免发生跌倒坠床及压疮 5)用药护理 遵医嘱正确用药,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其它护理诊断
1.焦虑 与偏瘫,失语,担心预后费用等有关 2.有肢体废用综合症的危险 与偏瘫有关
健康教育
1、饮食指导
(1)给患者宣教合理膳食的重要性。采取低脂、低盐、低胆固醇、丰富维生素 的饮食。少食动物脂肪、甜食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多食清淡食物,新鲜蔬菜、 水果、豆制品、鱼虾类。 (2)鼓励患者多饮水,适当喝茶。注意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水后再活动, 以减少血液粘稠度,有利于血液循环。( 3)指导患者饮食应有规律,勿暴饮暴食或过分饥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告之患者应戒烟酒,以免引起血管改变, 而致血压升高,不利疾病康复。
脑梗塞的定义 脑梗塞的临床表现
脑梗塞的治疗 脑梗塞的护理 脑梗塞的健康教育
脑梗塞(脑梗,脑梗死,称缺血性脑卒中)
是指局部脑组织由于缺血而发生坏死的脑软化,脑梗是脑动脉阻塞后出现 相应部位脑组织的破坏,可伴发出血。 在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
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
脑梗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 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 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 失的症候
临床表现
脑梗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它与脑损害的部位,脑缺血性血管大小,缺血 的严重程度,发病前有无其他疾病,以及有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等 有关,轻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即无症状性脑梗;也可以表现为反复发作的 肢体瘫痪或眩晕,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重者不仅可以有肢体瘫痪,甚至 可以急性昏迷,死亡。如病变影响大脑皮质,在脑血管病急性期可表现为 出现癫痫发作,以病后1天内发生率最高,而以癫痫为首发的脑血管病则 少见。
2.吞咽障碍的护理
1)评估吞咽障碍的程度 饮水实验 2)饮食指导 鼓励病人进食,少量多餐,吃饭或饮水时抬高床头,尽量端 坐,头稍前倾,选择软饭,半流质或糊状食物,避免粗糙干硬等刺激性食 物;给病人提供充足的进餐时间,每次进食要少,让病人充分咀嚼,如有 食物滞留口内,鼓励病人用舌的运动将食物后送后以利吞咽。 3)防止窒息 保持进餐环境安静,舒适,减少进餐时环境中分散注意力的 干扰因素避免呛咳误吸。 4)鼻饲饮食的护理 鼻饲液及温开水的温度为38 -40℃,可将液体滴于 前臂内侧敏感皮肤处,感觉不烫即可。鼻饲量不宜过大,每次200-300ml为 宜;鼻饲液不要太粘稠,否则容易堵塞管腔;速度不宜过快,每次应不少于 20分钟,过快易导致腹泻。鼻饲前应将床头摇高30-45度以免呛咳,鼻饲时 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呛咳或其他不适,每次鼻饲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小时。 注入药物时,应先将药片研碎,溶解后再灌入,给药后及时冲管,以免影 响药物疗效或堵塞管腔。
5、康复训练指导:让患肢得到运动,利于功能的恢复 。
谢谢!
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多见于50—60岁以上的动脉硬化者, 且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年轻发病者以各种原因的动脉炎为 多见。多数病人在安静休息时发病,不少病人在睡眠中发生,次晨被发 现不能说话,一侧肢体瘫痪。
恢复期治疗
恢复期是指病人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不再加重。并发症控制, 生命体征稳定。恢复期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脑卒中康复训练时间为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 ,即可进行肢体按摩和被动活动。因为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代偿 和重组能力,脑血管病在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能够刺激部分脑细胞产生 功能代偿,使神经系统尽快建立新的联系,促进肢体功能早日恢复,在发 病早期,肢体功能有着自然恢复的趋势,是肢体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随 着病程的延长,神经功能因缺少适当的刺激而逐渐衰退,给康复带来一定 困难。
2、安全指导:环境舒适安全,室内无危险物品,物品放置以方便患者行动为 宜.避免发生跌倒。
3、生活护理指导:对长期卧床患者,要定时翻身、按摩,进行肢体功能活动, 减少挛缩等残疾。进行日常生活和个人卫生料理。如:洗脸、刷牙、更衣、沐 浴进餐、理发、剃须、修指甲等。
4、心理护理指导:重视心理疏导方面的支持,解除患者的顾虑,稳定患者的情绪, 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