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七章 公共收入 财政学 教学课件
第七章 公共收入 财政学 教学课件
我国现行土地增值税,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的部 分,税率为3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 过100%的部分,税率为4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 100%,未超过200%的部分,税率为50%;增值额超过 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60%。
(4)超倍累进税率。超倍累进税率是以征税对象数额相当 于计税基数的倍数确定适用累进税率
二、国有资产收益
▪ 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 资产,以及依法取得的各种资产的总和
▪ 国有资产收益就是国家凭借资产所有权取得的各种收益 的总称,具体包括:国有企业应上缴国家的利润;股份 有限公司中国家股应分得的股利;有限责任公司中,国 家作为出资者按出资比例应分配的红利;各级政府授权 的投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投资形成的收益应上缴国 家的部分;国有资产租赁收入;国有资产处理、变卖、 溢价收入;国有资产股权转让收入;国有土地使用费收 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场地使用费收入;依法没收资产 收益;接受无主资产收益;接受赠与资产收益等。
三、通货膨胀收入
政府 企业 居民
实际国民收入 20 10 70 100
通货膨胀10%后 30 10 70 的名义国民收 入110
通货膨胀10%后 27.3 9.1 63.6 真实的国民收 入100
大炮 T
G2 1 G1
0
C
I
A
B2
B1 T’
图7-3 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收入
黄油
四、捐赠收入
或项目,也就是课税客体的具体化。 (二)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也叫计税基数,是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
是征税对象的量的表现。 计税依据分为从价计征与从量计征两类
(三)税收特别处理
1.税收的减免 2.起征点和免征额。 3.税收的附加和加成 4.违章处理
纳税人发生偷税、漏税、抗税、欠税以及违反税务 管理规定的行为均属税务违章行为,应依法进行 处理。
3.定额税率
▪ 定额税率是按照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 确定征收的金额。适用定额税率的征税对象通常 为那些价格稳定、质量和规格标准比较统一的商 品。
定额税率包括 ▪ 地区差别定额税率 ▪ 分类分级定额税率 ▪ 幅度定额税率 ▪ 分类分级与幅度相结合的定额税率
四、税制的其他要素
(一)税目 税目是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品种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8375元至70375元的部分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0375元的部分
税率 速算扣
(
除
%)
数
5
0
10
25
15
125
20
375
25 1375
30 3375
35 6375
40 10375
45 1537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超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就是以征税对象数额的 相对率为累进依据,规定几个等级和等级税率,各就其 超过部分分别采用相应等级税率征税。
二、公债的基本功能
(一)弥补财政赤字 (二)筹集建设基金 (三)调节经济运行
第四节 其他公共收入
一、公共收费 (一)公共收费的概念 公共收费是指各级政府凭借公共权力,通过向社会
提供某些特定的公共劳务或公共设施,而向受益 单位或个人收取的费用。 1.规费 2.使用费 (1)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 (2)避免公共设施的“拥挤”问题
▪ 单一比例税率是指一种税只设一个比例税率,所 有纳税人都按同一税率纳税。如我国现行的增值 税的税率统一规定为17%,属于单一比例税率。
▪ 差别比例税率是指一种税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 例税率。
2.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指随着征税对象数额增加而提高征收比例的税率
(1)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是指将征税对象数量分 为不同等级,每个等级采用不同的税率,课税对象全部 数额中符合不同级距部分的数额分别按与之相适应的各 级距税率计征,所有等级的税额之和就是应纳税额。
是以法律的形式存在的
三、税制的基本要素
(一)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又称课税客体,是国家征税的基本依据,
即对什么进行征税,也就是征税的标的物。 (二)课税主体 课税主体又称纳税人或纳税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直
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区别:负税人与纳税人
(三)税率
▪ 比例税率指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 都使用相同征收比例的税率。比例税率又分为单 一比例税率和差别比例税率。
第七章 公共收入
▪ 第一,税收的征税主体是国家。 ▪ 第二,税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 ▪ 第三,税收的征收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 ▪ 第四,税收的课征是强制无偿的。”
▪ 第五,税收分配的对象是国民收入或剩余产品的 一部分。
二、税收的特征
(一)税收的形式特征 1.税收的强制性 2.税收的无偿性 3 .税收的固定性 (二)税收的法律特征 税收的法律特征是指税收的具体表现,即税收制度
(四)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税法对处于经济运动过程中的征税对象 规定应予征税的环节。
(五)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根据税法的规定,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 务以后应缴纳税款的期限,是税收强制性和固定 性在时间上的体现
第三节 公债概述
一、什么是公债 公债(public debt),即公共债务,是政府以债务人
身份,采取信用的方式,向国内外取得的一种债 务收入。公债是政府公共收入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反映着以国家为主 体的一种分配关系。 公债有国债和地力政府债务之分。
(2)全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就是以征税对象的全部 数额为基础按与之相应的等级的税率计征税款。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1 不超过500元的
不超过 475元的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