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血液灌流在药物中毒方面的应用
最新血液灌流在药物中毒方面的应用
血液灌流在药物中毒方面的应 用
中毒的定义与分类
▪ 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达一定量,以其化学或物 理作用,影响组织细胞代谢或功能进而损害机体 正常功能的病理过程叫做中毒。
▪ 分类植物性、动物性毒物中毒,动物咬蛰中毒,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无机化合 物、有机化合物中毒,农药中毒,常见药品中毒, 日用化妆品中毒。
3.生物亲和吸附:DNA免疫吸附柱(将具有免疫活性 的物质固定在载体上制成) 4.物理化学亲和吸附:静电结合型与疏水结合型
内毒素吸附器Biblioteka 血液灌流吸附材料▪ 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微孔结构和超大的比表面积, 吸附力主要决定于微孔结构,对小分子吸附能力强,吸附
谱广,特异性差。不明药物或多种药物中毒可以选用
▪ 制备
椰子壳
石油炭
木材炭
蒸馏、炭化、酸洗、高压、高温、活化 疏松、多孔
骨骼炭
包裹白蛋白火棉胶、丙烯酸水凝胶、醋酸纤维素、明胶、
防止直接接触血液破坏血液有形成分红白细胞、血小板 ▪ 吸附谱
非特异性吸附,对无极性、疏水分子吸附力强,肝酐、尿酸、小分 子毒物、胍类、酚类、氨、药物及芳香族氨基酸
血液灌流吸附材料
血液灌流的指征
▪ 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 尿毒症,特别是合并顽固性瘙痒、难治性高血压、
高β2微球蛋白血症。 ▪ 重症肝炎,特别是暴发性肝衰竭导致的肝性脑病、
高胆红素血症。 ▪ 脓毒症或系统性炎症综合症。 ▪ 银屑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 其它疾病,如海洛因成瘾、高脂血症、甲状腺危
象等。
中毒患者行灌流的指征
血液灌流定义
▪ 血液灌流(HP)是将患者血液引入装有吸 附剂的血液灌流器中,通过吸附剂的吸附 作用,达到清除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并将 净化后的血液回输患者体内的一种血液净 化治疗方法。
▪ 血浆灌流是将患者的血浆从血液中分离出 来然后引入灌流器中进行吸附的治疗方法。 实质是血浆置换与HP的结合。
▪ 醇类
甲醇、乙醇
▪ 植物动物毒素 木桶、蘑菇中毒、蛇毒、蜂毒、蝎毒
▪ 化学毒物
百草枯除草剂、有机磷农药、
▪ 体内代谢物质 尿素氮、肌酐、氨基酸、胰岛素、胃泌素、胍类、尿
酸
肾上腺素、中分子物质、酚类、吲哚
▪ 导致肝昏迷的物质 芳香族氨基酸、胆红素、胆汁酸、多巴胺、酚类
脂溶性高、蛋白结合率高、分子量较大、分布容积小清除率高
建立血管通路
▪ 签知情同意书,可与灌流同意书同时 ▪ 中心静脉置管:首选股静脉,容易穿刺成
功,容易固定,带管时间短,可以多次使 用,缺点费用贵。 ▪ 直穿(不提倡)可以节约费用,不容易固 定,流量不一定足,不适合反复穿刺。
血液化验
▪ 血常规
注意血红蛋白、血小板(不能低于30)、白细胞
▪ 凝血全项
知情同意注意事项:
▪ 1.血液灌流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空气栓塞、微粒 栓塞、出血、灌流器凝血、低血压、溶血等。
▪ 2.血液灌流仅能降低毒物的浓度,不能纠正毒物 引发的病理生理损害,不能纠正电解质紊乱,不 能替代解毒药。
▪ 3.治疗方案,时间、次数、费用,费用昂贵,提 醒家属一定配合。
▪ 4.根据患者的年龄、服毒量及时间告知家属可能 的预后
血液灌流禁忌症
▪ 休克或BP<80mmHg ▪ 对体外血路或灌流器等材料过敏者 ▪ 大手术后3天内或有严重出血或出血倾向 ▪ 严重贫血HB<50g/L ▪ 严重高血压>200/130mmHg ▪ 极度衰竭、临危患者 ▪ 精神病及不配合者
血液灌流的操作程序与方法
▪ 1.签知情同意书 ▪ 2.建立血管通路 ▪ 3.化验 ▪ 4.器械、物品准备 ▪ 5.管路与灌流器的预冲 ▪ 8.建立体外循环与抗凝调整 ▪ 7.治疗方案的调整 ▪ 8.各种并发症的处理 ▪ 9.下机
血液灌流模式图
血液泵
抗凝剂
血 液 灌 流 器
血浆吸附模式图
血液泵
抗凝剂
血浆泵
血
浆 分 离 器
吸 附 器
血液灌流的原理
▪ 原理主要为吸附
1.物理吸附:活性炭与吸附树脂 2.化学吸附:离子交换树脂(根据同电荷相斥、异电荷相吸 原理对带不同电荷的分子选择性的吸附)胆红素吸附器 (胆红素羧基上
的负电荷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季铵盐的正电荷之间的作用)
▪ 分类
药物
▪ 安眠药
巴比妥类,镇静催眠类
▪ 解热镇痛药
阿斯匹林,扑热息痛
▪ 抗抑郁药
阿米替林,丙咪嗪,三环类抗抑郁药
▪ 心血管类药
地高辛,抗心律失常类、降压类
▪ 重金属
砷、铜、钙、铁、铅、锂、汞、锶
▪ 各种抗生素
庆大霉素,异烟肼,氨苄青霉素,克林霉素
▪ 抗肿瘤药
阿霉素,甲氨喋呤
▪ 卤化物
溴化物、氯化物、碘化物、氟化物
1.经积极治疗抢救病情仍进行性加重。 2.严重中毒并低血压、低体温、低血氧、心衰、呼衰、 昏迷。 3.血清药物浓度达到或者超过致死浓度,或预计药物继 续吸收者。 4.伴有严重肝、肾等解毒脏器功能障碍,药物代谢途径 受阻。 5.具有产生代谢障碍或延缓效应的药物中毒(百草枯)) 6.中毒物质的成分和数量不明、无特效解毒剂,并出现 昏迷者。 7.以上任一情况之一均可立即行HP。
凝血指标,为应用抗凝剂做准备
▪ 感染标记物
自我防护、配合组合型血液净化
▪ 生化及反应毒物量的指标
评价脏器功能,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有条件的情况下 血液灌流前后检测血药浓度的定性和定量,判断毒物的性 质和剂量,以及血液灌流的效果。
血液灌流操作流程图
物品准备 预冲液准备
管路连接
预冲与排气
(含灌流器的 预冲、透析器 的预冲,建议 分开进行)
血液透析对小分子、水溶性、蛋白结合率低的毒物清除率高
血液净化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 蛋白结合率:代表毒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程度。
▪ 分布容积:代表毒物在机体内的分布情况, 毒物的分布容积越小,血液净化对毒物的 清除率就越高。
▪ 体内再分配:指毒物由组织液到血液的再 分配。
▪ 内源性清除率:代表机体对毒物的清除程 度,即指毒物的分解代谢和排泄。
▪ 树脂:是一类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由苯乙 烯与二乙烯苯通过悬浮聚合制成环球共聚体。
▪ 特点:大量小的微球凝聚而成,颗粒内部存在大小不同的 通道,比表面积大
▪ 吸附谱:极性树脂:极性大,带亲水基团物质
非极性树脂:脂溶性物质
活性炭能吸附的树脂都能吸附 某些树脂具有特异性吸附作用
吸附材料可吸附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