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灌流的应用PPT课件

血液灌流的应用PPT课件


高流量透析 弥散
中到高


血液滤过
对流
中到高


血液透析滤过 弥散对流 高

稍高
血液灌流
吸附
不一


透析+灌流 弥散吸附 高


生物人工肾 弥散对流代谢 高
待研究

.
13
陈香美 中国血液净化2005年11月第4卷第11期
HA130 对 PTH 的吸附试验结果(N=10)
吸附时间
PTH 浓度
0 2h 清除率
血液灌流技术的临床应用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肾病内科 刘建
.
1
什么是血液灌流(HP)
是血液借助体外循环,引入 装有固定吸附剂的容器中, 以吸附清除某些外源性和内 源性的毒物,达到血液净化 的一种治疗方法。
血液吸附分为全血吸附、血 浆吸附。
.
2
全血吸附
优点:相容性好,
不需要血
浆分离器,
灌 流
成本较低

不足:清除效率相对
低,凝血风险
增加
.
3
血浆吸附
优点:清除效率高,
凝血风险降低
灌 流 器
不足:需要血浆分离
器,成本较高
.
4
吸附剂分类:
Hale Waihona Puke 按吸附剂载体分类:✓ 1、活性炭 ✓ 2、树脂
✓ 离子型树脂吸附剂 ✓ 大孔树脂类吸附剂 ✓ 炭化树脂类吸附剂
合成树脂的优点:
✓ 孔结构容易控制 ✓ 表面化学性质可根据需
.
22
血液灌流技术的临床应用
改善尿毒症患者的并发症
在中毒领域的应用 在肝病领域的应用
在皮肤病领域的应用
在危重症领域的应用
.
23
治疗基础
✓ 肝脏损伤的可逆性 ✓ 肝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
通过人工肝辅助治疗,可望在内环境改善的情况 下肝脏能够自发恢复,或为肝脏移植和其它治疗 进行准备。
315.6 土 303.6 ng/L 176.3 土 158.6 ng/L
44.1%
HA130 对 Beta-2 MG 的吸附试验结果(N=10)
吸附时间 0 2h
清除率
Beta-2 MG 浓度 185.3 土 19.6mg/L 103.3 土 11.4 mg/L
44.3%
治疗方案
冲击治疗方案 使用的第一个月每周治疗2-3次,待病情得 到控制后改为常规治疗方案
常规治疗方案 使用的第一个月每周治疗一次,持续一 个月后每两个星期治疗一次
维持治疗方案 每两到四个星期治疗一次
.
15
血液灌流技术的临床应用
改善尿毒症患者的并发症 在中毒领域的应用 在肝病领域的应用 在皮肤病领域的应用 在危重症领域的应用
.
16
常用于急性中毒的血液净化方法
血液透析(HD): 适用于水溶性小分子毒物清除。目前证实有绝对透析指征
白血症 重症肝炎,特别是爆发性肝衰竭导致的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 脓毒血症或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银屑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他疾病,如海洛因成瘾、高脂血症、甲状腺危象等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2009版 9
血液灌流的禁忌症
禁忌症
对体外血液循环管路或灌流器等材料过敏者
相对禁忌症
物理吸附 中大分子、脂溶性高的物质 解毒、重症肝炎、尿毒症等 血液有形成分仅有微量吸附
活性炭灌流器
,
医用级活性炭
900-1500m2/g
孔径较小分布不一
物理吸附
中小分子亲水的物质
解毒
血液有形成分有吸附
.
8
血液灌流的适应症
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尿毒症,特别是合并顽固性瘙痒、难治性高血压、高β2微球蛋
经一般内科治疗无效者; ✓ 严重的临床症状:低血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 Ⅲ度或Ⅳ度昏迷。
.
20
血液灌流的治疗时间
一般血液吸附120~150min左右,吸附剂表 面已接近吸附平衡,若有必要继续吸附治疗, 则可在120min后换用新的灌流器。
.
21
需注意的问题
➢ 血液吸附并不能代替内科治疗 ➢ 血液吸附对解毒剂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 脂溶性高的药物或毒物存在“反跳”现象
.
19
血液灌流的指征
急性药物中毒为HP首选适应症; ✓ 服药剂量过大,超过了自身清除能力的30%; ✓ 药物或毒物的血浓度已达致死量,或虽未达到但估
计毒物会被继续吸收者; ✓ 中毒患者患有肝病或肾病,估计有解毒或排泄功能
障碍;出现急性肾衰者宜合并用血液透析; ✓ 摄入未知成分和数量的药物或毒物,出现深度昏迷,
的毒物有:甲醇、乙醇和锂盐。绝大多数毒物无透析指征。 血液灌流(HA):
适用于中大分子毒物、环状小分子或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的物质,特别是对疏水亲脂基团有很高的吸附能力。 血浆置换(PE):
应用于与血浆蛋白结合牢固,而不能以血浆液析或血液吸 附清除的毒物。临床少用。
.
17
为什么血液吸附效果优于透析?
要进行设计 ✓ 大孔树脂渗透性良好
.
5
吸附剂分类:
按吸附的功能分:
广谱吸附剂 免疫吸附剂 胆红素吸附剂 内毒素吸附剂 LDL吸附剂
.
6
HA树脂的网络骨架
树脂与活性炭的比较
吸附剂 比表面积 孔径 吸附机理 吸附物质 应用范围 副作用
树脂血液灌流器 中性大孔吸附树脂 1000—1300m2/g 平均孔径13—15nm
严重活动性出血或药物治疗无法纠正的休克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2009版10
血液灌流技术的临床应用
改善尿毒症患者的并发症
在中毒领域的应用
在肝病领域的应用
在皮肤病领域的应用
在危重症领域的应用
.
11
尿毒症毒素与并发症
毒素名称 甲状旁腺激素PTH β2微球蛋白 瘦素 氧化蛋白产物 终末期糖基化产物 同型半胱氨酸 肾素、血管紧张素 白细胞介素1,6 甲酚、对甲酚 吲哚 马尿酸
绝大部分毒物进入体内,同蛋白或酶类结合而 发挥其毒性作用,不管毒物本身是否水溶性,其
结合物多为脂溶性且分子量很大。
.
18
血液灌流疗效优于透析的毒物
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安眠酮、安定、眠尔通; 解热镇痛药:柳酸盐、扑热息痛等; 抗抑郁药:阿咪替林、去郁敏、丙咪嗪等; 农药:有机磷农药、有机氯杀虫剂、百草枯等; 灭鼠药:毒鼠强、氟乙酰胺等; 心血管类:地高辛、硫氮酮、美多心安等; 抗菌类:青霉素、 链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 抗癌类:甲氨蝶呤、表阿霉素等; 其它药物(或毒物):毒蕈毒素、鱼胆毒、蛇毒
主要相关并发症
肾性骨病,异位钙化,皮肤瘙痒
淀粉样变及腕管综合症
营养不良
动脉粥样硬化
淀粉样变及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并发症
顽固性高血压
全身微炎症状态
肝细胞毒性
肾小球硬化
胰岛. 素抵抗、糖耐量异常
12
尿毒症毒素清除效率比较
净化模式 清除方式 小分子毒素 蛋白结合毒素 中大分子毒素
低流量透析 弥散


低至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