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知识教学方法分析
新课标对语言知识 目标主要从语 音 、 词汇、 语法 、 功能和话
( 一) 知 识 的 定 义
“ 知识 ” 是“ 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 , 它借助一定的语言形 式或物化 为某 种劳动产 品的形式 , 可以传递给下一代 , 成为人
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 中国大百科全书 ・ 教育卷》中对知识的定义是 : “ 所谓知 识, 就它反映 的内容而言 , 是客观世界在人 们头脑 中的主观 印 象。就它反映的活动形式 而言 , 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 的感性 知觉或表 象 , 属 于感性认识 ; 有时表现 为关 于事物 的概 念或规
新 校 园
X j n X i a o Y t l a r l 科 研教 学 源自新课标下的知识教学方法分析
赵 静
贵阳 5 5 0 0 1 8 ) ( 贵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 院 , 贵州 摘 要: 学习知识是形成能力 、 发展 智慧的基础 , 知识教 学
的知识 , 是一种具有普遍 意义 的、 以物质符号形态为主的知识 。
新课标 中认为语言知识是语 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 是发
展语 言技能 的重要基础。教师不但要帮助学习者学习知识 , 还
教 学能够起到开发人 的智慧、 促进人的成长的 目的。
关键词 : 知识 ; 新课 标 ; 教 学 方 法 知 识 的含 义
要帮助他们学 习各种学习策略 ,培养他们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
律, 属 于理性认识 。”
题五个方 面进行描述 , 这些 目标 的描述都是基 于系统 功能语 言 学和建 构主义学 习理论 ,结合真实的语言环境和语言任务 , 以 话 题为主线展开 。知识的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纯地讲授和灌输 , 更多地是学生 的体验和分享 , 最终 目标是学生能够运用所 学的 语 言知识 , 根据 自身的意 图 、 情感 和交 际 目的正确地使用语言 。
( 二) 知 识 的 分 类
所谓教学方法 “ 是为 了达成 一定 的教学 目标 , 教师组织 引
导学生进行专 门内容 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 、 手段 和程 序的
总和 ; 它包含了教师的教法 、 学生的学法 、 教与学方法 。 教法 , 是 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 式 、 手段和程序 ; 学法 , 是 儿童 在教师指导下获得 知识 、 形 成技 能 、 发展能力和发展 个性过程
本文中所提到 的知识 即指狭义的知识 。
二、 新 课 标 中的 语 言 知识
就是要让学生最终在 知识 面前 获取 自由。 新课 标下的知识教 学 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提 出了新 的要 求和 目标。 本文主要通 过对 “ 知识 ” 以及教 育 目的的探讨 , 来寻 求知识教 学的方 法, 使
三、 新 课 标 下 的 知识 教 学 方 法 探 析
国内外学 者从不 同角度对知识做 出过解释。 美 国教育家杜
威从“ 经验 ” 出发 , 强调知识是 主动与被动 、 认识过程与认 识结 果的统一。我国知名教育家皮连生教授认为 , 可以把“ 知识 ” 定
义为个体通过与环境 相互作用后获得 的信息及其组织 , 被储存 于个体内 , 即为个体的知识 。通过书籍或其他媒介储存于个体 外, 即为人类 的知识 。
梅耶 ( R . E . M a y e r ) 于 1 9 8 7年在 综合 加涅 和安德 生 的知识 和技
中使用 的方式 ; 教与学方法 , 是指在 教学过程 中教 师为 了完成 教学 任务 所采 用 的教授 方式 和学 生在 教师 指导 下 的学 习 方 式” 。因此 ,教学方法 的选择不仅要受到教学 目的和内容 的制
约, 而且也要受到师生 间的互 动 、 教 师和学生 的特 点等 因素 的 影 响。因此 , 在选择 教学方法时 , 就应 该考虑到学生的特点 、 教 师的能力 、 教学内容 以及教学 的情境等多方 面的因素 。下 面笔 者 就从语音 、 词汇 、 语 法三个方 面对 初中英语知识教 学方法进 行探析 。 ( 一) 新课标 下的初 中英语语 音教 学
对于知识的分类 , 具有代表性的有当代美 国教育心理学家 安德森 ( J . R . A n d e r s o n ) 的分 类 , 他将 广义 的知识分 为陈述性 知 识和程序性 知识 两大类 。 继安德森提出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 知识之后 , 又有人提出 了策略性 知识 和条件性知识 。心理学家
新课标 的教学理念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 即知识 和意义不
一
、
是独立于个体之 外的客观存在 , 而是 由个人 主动建构 的 , 是 客 观知识 的主观 内在表现。 真正有意义 的学 习只有在学习者认 为 具有个人相关性并能主动参与时才能发生。所以 , 教 育要 重视 个 体的学 习者 , 尊重学 习者 的个 人需求和个人 情感 , 鼓励学 习 者的 自我选择和 自我责任感 , 实现真正个人意义上 的终生 学习 和全人 教育 。这种新 的教育观也体现在语 言知识 的教学之 中。
能观的基础上 , 提 出了“ 广义 的知识教育观 ” 。他将 知识分三大 类: ( 1 ) 语 义知识 或陈述性知识 , 指个人关 于世 界的知识 ; ( 2 ) 程 序性知识 ,指用 于具体情境 的算法或一套步骤 ; ( 3 )策略性知 识, 指如何学习 、 记忆或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 包括应用策略进 行 自我监控 。 戴尔 ・ H・ 申克( S c h u n k , D . H. ) 在《 学习理论 》 一书 中 将 知识 分为陈述性知识 、 程序性 知识 和条 件性 知识 。从 知识教 育的范围上讲 , 狭义的知识 主要是指学校 知识 、 课堂知识 、 书本 知识等 。 皮连生教授认为 , 按狭义 的知识观 , 知识包括它 的储存
和提取 。 安德森的“ 陈述性知识” 和梅 耶的“ 陈述性 知识 ” 都属于 狭义 的知识 。
1 . 基于听说教学法 的语音教学 语音 的教学不能孤立地教授 学生音标 或者单个的读音 ,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