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选择育种课件

第三章选择育种课件


R
= h 2S
=
iσ P h 2
=

P
.
σ σ
2 A
2 P
= iσ A h
ΔG = R = iσ A h = ih σ A
xx
x
改良效果与选择强度、选择性状的变异系数和遗 传力平方根有关。这三个因素越大,改良效果越 好。
4、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1)选择的环境条件与选择效果 性状遗传力越大,选种效果越好。
稳定性选择是有利于中间类型的选择,数量性状 的平均值不变,变异系数减小或不变。自然选择一 般属这种类型。
第二节 影响选择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性状遗传力和遗传增益
性状的遗传力是指亲本传递某个性状传递给子代的能力。遗传 力可作为确定选择方法和预估遗传增益的一个参考指标。
广义遗传力 H2 (broad-sense heritability)
(4) 选择性状的多少与选择效果
在一般情况下,对单个性状直接选择的效果较高, 选择性状的数目增多,选择效果就会减低,
特别是受选择的性状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或相关性极低时更是 如此。若性状间存在负相关,则选择效果还可能被相互抵消。
第三章 选择育种原理和方法
theory and method of selective breeding
第一节 人工选择的特点和选择类型
1、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区别和联系
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是物种进化的 3个主要因素,选择是 生物进化的动力。 达尔文将选择分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 )是自然条件对生物(包括森林 树木)的选择.
入选率和选择响应的关系:入选率越小,即从群体中选出的 株数越少,则选出数目性状平均值越大,选择差越大,选择 效果越好,因此可以通过降低入选率来提高选种效果。
选择差与入选率也存在一定关系,入选率越小,选择差越大, 但选择差是一个绝对值,它同时还受到选择群体性状本身变 异幅度的影响。如变异幅度大,选择差就大,不便于进行比 较。
H 2 = VG = VG V P VG +V E
性状遗传力的估算,与环境条件有关。当进行优良个体选 择或进行遗传测定时,一定要注意可比性,进行环境条件 的局部控制。
(2)性状标准差与选择效果
选择群体性状变异幅度大,即加性方差大的性状, 选种的效果好。
(3)选择强度与选择效果
适当降低入选率,增加选择差,提高选择效果。入选率越 低,选择差越大,但他们不是直线关系。
把一切不利于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变异淘汰掉 ,而保留一切对生 物本身有利的变异。
人工选择(artificial selection)是根据人们的需求,从混杂的群 体中挑选符合要求的个体或类型。
优树选择、种源选择等选择育种都属于人工选择。
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区别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选择动力
受气候、土壤和生 物等自然因素的长 期作用的影响
人为选择的影响(包括有意 识和无意识的选择)
选择方向 向有对益生的物方体向合变理异的、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变异
选择效果
使生物更能适应自 然环境
更符合人类的要求,满足了 人们的经济利益,但不一定 最适应自然环境
时间 长

Artificial selection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联系
人工选择的个体要在自然环境中生长,所以必须接受自然选 择的检验,只有能适应自然环境条件的群体或个体,才能在 生产上推广, 人工选择应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利用自然选择 创造的条件。
原始群体 μ
选出群体 x
选出群体繁育的子 代群体 y
R = y -μ Δ G = (y-μ )/ x 选择差 S = x - μ
二、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1. 选择响应与选择差和遗传力
选择响应与选择差之间关系, 可以用一个随机交配群体中亲 子代关系作图表示。 图中横坐 标表示双 亲平均值 [ 即 中 亲 值 = 1 / 2 ( P1 + P2 )],纵轴表示子代平均值, 原点是整个群体的均值,在随 机交配下,上代均值相同。 每对亲代及其子代平均值可在 坐标上找出相应的点。斜线是 子代在亲代上的回归线,黑点 代表已选出的亲本与其子代平 均值的交点。
人工选择的结果会使群体遗传基础变窄,使基因资源丢失, 造成不良后果。 如农作物今天已看到了不良后果。因此在进行树木选择时, 要注意有计划的选择和保存群体中有代表性的类型。 在选择育种过程中不断补充新的育种材料,使育种群体遗 传基础不致因选择而迅速窄化。
2、选择类型
(1) 稳定性选择 (stabilizing selection)
H 2 = VG = VG VP VG + VE
狭义遗传力 h2 (narrow-sense heritability)
h2 = VA =
VA
VP VA + VD + VI + VE
现实遗传力 hr2 (realized heritability)
hr2 = R / S
人工选择取得的改良效果常用选择响应和遗传增益来表示。
标准差相同,入选率越小,则选择差越大;
入选率相同,标准差越大,则选择差越大。
因此选择效果受标准差影响,有选择差标准化问题,可用另 一个参数选择强度来表示。
选择强度 (selection intensity ) i 是选择差与该 性状标准差的比值。
S i=
σP
3. 遗传增益的估算
S i=
σP
则 S = iσ P
选择响应 R(selection response )是入选亲本子 代平均值距被选择亲本群体平均值的离差。
选择响应是绝对值,常以符号R表示。 选择差 S 是入选群体平均值距被选群体平均值的离差
遗传增益 Δ G (genetic gain )是选择响应与亲 本群体平均值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假设亲代群体分布不变,平均值为 μ ,从中选出一 批表现优良个体,其平均值为 x ,选择出的亲本繁 育成下一代群体的表型平均值为 y,则
子代在亲本上的回归系数
由遗传力定义可知
R b= OP S
b = VA = h2 O P VP
因此
R=h2S
改良效果受遗传力和选择差制约,知道某性状的 遗传力和选择差,就可预估选择的改良效果。
选择响应和选择差和遗传力的关系还可以用图式 来表示。
2. 选择响应与入选率和选择差
入选率 P 是指选出个体数目占选择群体总数的比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