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筋伤学重点

中医筋伤学重点

B: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椎间盘、周围神经血管等软组织。

霍夫曼(Hoffmann)征:医者左手托住患者手掌,右手的示指和中指夹住患者的中指,再用拇指轻弹患者中指指甲。

如引起患者拇指及其余各指出现屈曲动作为阳性反应,提示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端坐,头部略向患侧的侧后方倾斜,医者两手交叉,按住头顶向下施加压力。

患者若感觉颈痛并向上肢放射,即为阳性。

用于颈椎病的检查。

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冻结肩,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膜囊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肩部疼痛,功能活动受限为特征。

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等四个肌腱组成,亦称肌腱袖、肌腱帽。

肩峰下囊:位于三角肌近侧深面,而喙肱肌囊,三角肌下囊和肩峰下囊三者实际是一个大滑膜囊。

作用是使肱骨大结节与三角肌肩峰和喙肩韧带分开,减轻在肩关节外展和旋转式以上结构间的摩擦。

肩胛带:是以肩胛骨为主,包括锁骨、肱骨以及相关韧带、关节囊、肌肉等一组解剖功能结构。

功能关节①肩关节(喙肩韧带 /盂肱韧带/喙肱韧带)②肩锁关节③胸锁关节④肩胛胸壁关节肌肉①动力:胸大肌、斜方肌②稳定关节,关节动力: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③稳定并重:三角肌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醍炎,因慢性积累性劳损,导致肱骨外上醍腕伸肌腱附着处发生撕裂,出血机化形成纤维组织致病。

密耳Mills征:肘、腕、指屈曲,前臂被动旋前并逐渐伸直时,肱骨外上醍处出现疼痛。

高尔夫球手:又称肱骨上醍炎,由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引起的肱骨上醍或周围软组织炎症改变。

腕管综合征:(鼠标手)是指由于弯管容积减少或压力增高,使正中神经在管受压而形成的综合征。

堕L:系指掌侧的腕横韧带与腕骨所构成的骨一韧带隧道。

腕管中有正中神经、拇长屈肌腱和4个手指的指屈深、浅肌腱。

腕关节盘损伤:三角纤维软骨是一块位于尺骨茎突与梯骨的尺切迹下端之间的纤维软骨,略呈三角形(腕尺侧的缓冲垫)拔伸捺正法服药:七厘散/补筋丸或小活络丸外用药:消肿止痛膏/梧桐皮旋后肌综合征:指梯神经在肘关节远侧被旋后肌卡压而产生的综合征,又称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症,梯管综合征等。

(劳累后放射痛,垂指不垂腕,申肘是伸中指抗阻力阳性)锤状指:当远侧指间关节平面伸指肌腱断裂,或伸指肌腱未断裂而其末节指骨基底部之附着处有小骨片被撕脱,表现为远侧指间关节肿胀、疼痛,末节手指下垂、屈曲畸形,不能自动伸直时,临床上称之为锤状指。

股收肌群损伤:股薄肌/耻骨肌、长收肌、大收肌/短收肌固定盆骨。

大腿收、外展受限,皮下肿胀瘀斑,X线股收肌群附着部位钙化阴影。

髓关节一过性滑膜炎:多见于的10岁以下儿童,因过度外展、旋外,将关节囊、关节脂肪、股骨头韧带挤压在股骨头与髓臼之间,使股骨头暂时不能完全复位。

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短暂的以急性慨关节疼痛、肿胀、跛行为主的病症。

侧向分离试验为膝侧副韧带损伤的体格检查方法:将患者膝关节完全伸直,一手握住患肢踝部向侧或外侧牵拉,另一手顶推膝外侧或侧,如膝关节出现翻或外翻活动,即为侧向分离试验阳性。

抽屉试验:为膝交叉韧带损伤的体格检查方法。

患者仰卧,慨、膝分别屈曲45。

、90。

,助手压住骨盆及患足背作固定,检查者双手环握小腿上段作向前或后的推移动作,如胫骨平台前后移动超过0.5cm,即为抽屉试验阳性。

回旋挤压试验:为膝半月板损伤的体格检查方法。

患者仰卧,充分屈髓屈膝,检查者一手握住足部,另一手置于膝部,先使小腿收旋,然后外展伸直,再使小腿外旋外展,然后收伸直,如膝部有疼痛或弹响指,即为阳性。

研磨试验:为膝半月板损伤的体格检查方法。

患者俯卧位,患膝屈曲90。

,检查者在足踝部用力下压并作旋转研磨动作,如膝部出现疼痛,即为研磨试验阳性。

膝交锁征:系半月板损伤患者,在行走时膝关节突发剧痛,不能屈伸,状如交锁,将膝稍作晃动或按摩2〜3分钟,即可缓解并恢复行走。

膝关节损伤三联症:胫侧副韧带完全断裂与膝前交叉韧带断裂、测半月板损伤同时发生。

关节游离体:壬王主的软骨损伤,软骨脱落、钙化而形成游离体,常随关节的伸屈活动而发生位置的改变,称关节游离体,亦称关节鼠”,多发生于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起于股骨醍间窝的外后部,向前止于胫骨醍间隆突的前部,能限制胫骨向前移位。

后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起于股骨醍间窝的前部,向后外止于胫骨醍间隆突的后部,能限制胫骨向后移位。

挺胴试验:患膝伸直,用拇、示指将胴骨向远端推压,嘱患者用力收缩股四头肌,此时会引起骸骨部疼痛者为阳性。

此项伸膝位抗阻试验称“挺胴试验”。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指膝部单纯滑膜损伤或膝部其他损伤并发膝关节滑膜损伤而产生的滑膜炎。

浮恨试验:为膝关节积液的体格检查方法。

检查者一手放在骸骨近端,并轻压,将骸上囊中的液体挤入关节腔,另一手的示、中指急迫按压骸骨,如感到骸骨碰击股骨,即为浮胴试验阳性。

跟痛症:主要是指跟骨底面由于慢性损伤所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的前缘骨刺。

劳累过度,肾气不足①跟后痛②跟下痛③跟骨病胴骨软化症:骸骨软骨面及与其相对的股骨骸面的关节软骨由于损伤引起的退行性变。

主要病理变化为骸骨关节面软骨有局限性的软骨软化原纤维形成,发生软骨裂隙等。

伸膝挤压试验:病人伸膝放松,术者双手拇指压住骸两侧膝眼处,余指拖住小腿反侧,逐渐用力向下压拇指,压出明显疼痛感。

(骸下脂肪垫肥厚)胭窝囊肿:又称膝关节囊后疝,是胭窝深部滑膜囊肿或膝关节囊滑膜向后膨出的统称,多单发。

初期胭窝不适或肿胀,有时下肢乏力,穿刺物其容物为淡黄色胶样粘液。

胸廓出口综合征:臂丛神经、第1肋间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在胸廓出口处和胸小肌喙突附着处位长期受压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包括颈肋综合征、前斜角肌综合征、过度外展综合征、胸小肌综合征和肋骨-锁骨压迫综合症等。

病KM先大畸形②外伤③肩部下垂④前斜角肌痉挛⑤其他胸椎关节突关节错缝:胸椎关节突关节由上位胸椎的下关节突与下位胸椎的上关节突构成,当身体扭转姿势不当或受到暴力作用时,使关节突关节发生错位,导致背部疼痛和功能障碍。

(过屈位、过伸位、旋转位)瓠骼关节损伤:瓠骼关节扭伤是指瓠骼关节周围韧带被牵拉而引起的损伤,临床上比较常见,多见于中年以上者,常发生腰部疼痛,甚至坐骨神经痛。

微动关节:瓠骼关节是一相对稳定的关节,其关节面略呈耳状,在瓠骨的两侧。

瓠骼关节有少许旋转度,可做上下、前后移位运动,故又称微动关节。

①活血散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②调理气血,改善饮食,促进组织修复③宣通散结,松解粘连④解除肌痉挛,纠正错位,通利关节⑤激发经气,调节功能,平衡阴阳1. 肩关节周围炎临床常分为急性疼痛期、粘连僵硬期、缓解恢复期三型。

2. 冈上肌腱炎是肩关节外展时冈上肌腱受到喙突肩峰韧带和肩峰的挤压、摩擦所引起。

3. 梯骨茎突部有由外展拇长肌腱和拇短伸肌腱通过的腱鞘。

4. 行握拳尺偏试验应将患者拇指屈曲于掌心,同时将腕关节被动尺偏,可引起剧痛。

5. 腕三角软骨基底部附着于梯骨远端关节面,具有限制前臂过度旋转的功篮6. 腕三角软骨常由腕关节过度旅转所导致,常用的体格检杳方法是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试验。

7. 腱鞘囊肿古代称腕筋结、腕筋瘤、筋聚顼结。

- __8. 屈指肌腱腱鞘炎好发于拇指.可分为瘀滞型、虚寒型两型。

9. 掌指关节伸直功能障碍,指间关节可伸直见于掌指关节平面伸指肌腱断裂。

锤状指见于远侧指间关节平面伸指肌腱断裂。

10. 膝关节由股骨、外侧刊和胫骨、夕卜侧遇以及前方的V骨构虹胫、腓侧副韧带和前、后交叉韧带作用:侧副韧带防止膝翻和外翻,腓侧副韧带限制外旋。

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防止胫骨向前和向后滑动,限制膝翻、外翻和旋转。

11. 胫侧副韧带损伤,压痛点在股骨上醍;腓侧副韧带压痛点在腓骨小头或股骨外上匹。

12. 睇骨前方滑膜囊有三个:①睇前皮下囊②睇前筋膜下囊③睇前腱下囊13. 距小腿关节周围主要的韧带有侧鬲、夕卜侧副韧带和胫腓韧带(下胫腓韧带)14. 慨关节暂时性滑膜炎时,髓关节处于屈曲收旋位,被动旋外展伸直活动受限,且疼痛加剧,并有不同程度的股收肌群痉挛。

15. 颈椎病常见的基本类型有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

16. 踝关节扭伤后固定原则为:翻扭伤采用外翻固定,外翻扭伤采用翻固定。

(固定三周左右)尺爪梯垂腕,正中手似猿;腋损方形肩,股伤四头瘫;胫损钩状足,腓点下翻。

1. 筋伤如何分类①按受伤性质分:扭伤/挫伤/碾挫伤②按受伤的时间分:急性筋伤/慢性筋伤③按受伤程度分:撕裂伤/断裂伤/骨错缝④按伤后皮肤黏膜有无破裂分类: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筋伤并发症:①肌肉萎缩②关节强直③关节脱位④骨质疏松⑤组织粘连⑥肥厚增生与管腔狭窄⑦钙化、骨化和骨质增生⑧骨折诊断要点①疼痛②肿胀③畸形④功能障碍2. 简述冈上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临床鉴别要点?冈上肌腱炎发病缓慢,肩外侧渐进性疼痛,上臂外展60o〜1200时肩部疼痛剧烈。

检查时压痛点在肱骨大结节部或肩后冈上部,“疼痛弧”征阳性;肩峰下滑囊炎主要表现为肩峰下疼痛、压痛,但当肩外展至900时原肩峰下压痛处压痛不明显或消失;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疼痛、压痛以肱骨结节间沟为主,肱二头肌抗阻力屈肘时疼痛加重。

3. 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表现是什么?(1)肩周炎的临床表现如下:①疼痛:自觉肩周疼痛,昼轻夜重,可向颈项、上臂放射。

为减轻和避免疼痛,患者多取健侧卧位。

②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外展、外旋、高举受限,日常生活中梳头、洗脸、穿衣均感困难。

其特点是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均受限。

③“扛肩现象”:被动外展肩关节时,肩部高耸,肩胛骨随之向上转动。

④日久可产生废用性肌萎缩,以三角肌最为明显。

⑤检查肩部不肿,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

4. 肘部扭挫伤的临床特点主要有:①有明显外伤史②肘关节处于半屈伸位③关节伤侧肿痛明显,皮下瘀斑,甚至波动感④关节囊和韧带、筋膜有撕裂性损伤⑤活动无力,疼痛5. 梯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发病的解剖学基础是什么?①梯骨茎突部有一窄而浅的骨沟,上面覆以腕背侧韧带,形成一纤维鞘管,有外展拇长肌腱和拇短伸肌腱通过②由于手部活动频繁,使拇指的外展拇长肌腱和拇短伸肌腱在狭窄而坚硬的鞘管反复摩擦,日久劳损,发生损伤型炎症,导致梯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发生。

6. 腕管的构成及容物有哪些?①腕管是由掌侧的腕横韧带与腕骨构成的骨一韧带隧道②有正中神经、拇长屈肌肌腱和第二〜第五指的深浅屈肌肌腱通过。

7. 试述梯骨萃突腱鞘炎、梯侧伸腕肌腱周围炎、腕管综合征及腕三角软骨损伤的临床表现及主要临_________ 床鉴别?梯骨茎突腱鞘炎多为缓慢发病.表现为腕部梯侧疼痛,用力时疼痛加重。

梯骨茎突和第1掌骨基底部之间有压痛,握拳尺偏试验阳性;梯侧伸腕肌腱周围炎多有劳损病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