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的性质与目的《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
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拓宽学生的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帮助学生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以及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教学要求和任务1)要求学生能读懂难度相当于美国Times 或New York Times的社论和政论文;能读懂难度相当于The Great Gatsby的文学原著,难度相当于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的历史传记;语言能力较高的学生要求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和书评、英语国家出版的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和文学作品。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2)选材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体裁多样。
学生阅读后能够进行说、写、译方面的表达:能够比较系统地口头描述所阅读材料的概要,能够比较流畅和准确地跟同学交流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够写出故事梗概、读书报告等,还能够撰写课程论文以及正式的书信等,要求内容充实、语言正确,表达得体,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能够运用翻译理论和技巧对所阅读的材料进行英汉互译,译文忠实原文,语言通顺。
3)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各种英英词典、大型百科全书,独立解决语言问题和部分知识方面的疑难问题,能够有效地通过计算机网络查阅资料,获取知识,独立从事某些简单课题研究。
4)学生能够加深对当代英语的不同侧面,西方社会和文化等的认识,能够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习得语言,提高文化素养。
二、学生在选读本课程之前应具有的语言知识和能力1) 具有比较扎实的语言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听、说、读、写、译技能以及各项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2)大量阅读英语简易读物,基本看懂英语原著,具有较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与概括能力;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创新能力;3)具有课外自主收集相关阅读材料进行拓展性学习的能力;4)具有英汉语言和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采用的教材和学生应读的参考书目前使用的教材是李观仪主编的A New English Cours e Book 5 — 6 (revised edition) {《新编英语教程》5、6册。
学生在修读本课程期间还须完成以下读物的学习:A、词汇类1、The Princeton Language Institute. 1995. 21st Century Guide to Building Your Vocabulary. New York: The Philip Lief Group, Inc.2、Mary W. Cornog. 1998. Merrian-Webster’s Vocabulary Builder.Massachusetts: Merriam-Webster, Inc.3、应裕海,2001,《英语专业八级词汇精讲与练习》。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4、应启慎,1996,《美国英语高级词汇》。
上海:上译文出版社。
5、陈金亮,2003,《高级英语标准阅读》(精读本)。
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6、林立,2003,《英语新词语联想词典》。
北京:外文出版社。
7、林海,2000,《新闻英语分类词典》。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8、汪榕培,2002,《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9、汪福祥,1999,《现代英语妙语语林》(中级、高级本)。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0、王逢鑫,2001,《英汉比较语义学》。
北京:外文出版社。
11、中国日报网站:2002,《汉英最新特色词汇》。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B、散文类1、Michel de Montaigne(蒙田),2001, Essays《蒙田随笔集》。
海南出版社。
2、洪应明(明),2000,《菜根谭》(汉英对照)。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3、吴景荣,丁往道,钱青,2003,《当代英文散文选读》(上、下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
4、翟福金,潘永樑,1997,《现代英语散文读写教程》(上、下册)。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5、张培基,1999,《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汉英对照)。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张培基,2003,《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二缉)(汉英对照)。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黄源深,1996,《英国散文选读》。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8、徐齐平,2000,《现代英美散文选》。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9、杨自伍,1996a,《英国文化选本》(上、下册)。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0、杨自伍,1996b,《美国文化选本》(上、下册)。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1、杨自伍,1996c,《英国散文名篇欣赏》。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2、乔治. 华盛顿等著,徐翰林编译,2004,《感动一个国家的文字》。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13、徐齐平,2002,《现代英美散文选》。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C、写作与翻译类1、William Strunk,2003,《The Elements of Style——风格的要素》。
北京:中央编译局。
2、Joan Pinkham,2000,《中式英语之鉴》。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蔡基刚,2003,《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4、曲卫国,2005,《英语高级写作:论说文入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孙瑞禾,2006,《高级英文理解与表达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马迎军,1993,《英语应用文即成模式实典》。
天津:天津科技出版公司。
7、付美榕,2000,《现代商务英语写作》。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8、隋刚,2003,《英语诗歌和小说写作指南》。
北京:人民出版社。
9、陈文伯,2004,《译艺---英汉汉英双向笔译》。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0、居祖纯,1998,《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1、居祖纯,2000,《高级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2、居祖纯,2002,《新编汉英语篇翻译强化训练》。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3、居祖纯,2004,《汉英翻译强化训练》。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4、何刚强,2003,《英汉口笔译技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5、丁小龙,2002,《高级口译实践》。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6、谭宝全,2003,《英语中高级口译备考答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7、王逢鑫,2004,《高级汉英口译教程》。
北京:外文出版社。
18、姚林生,2005,《英语口译自我操练》。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罗选民,2002,《中华翻译文摘》。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陈忠诚,2001,《汉英词语对译正误辨析》。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1、刘宓庆,1998,《文体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2、毛荣贵,1999,《翻译技巧111讲》。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3、邵志洪,2003,《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4、李延林,潘利锋,郭勇,2003,《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5、李延林,郭勇,潘利锋,2003,《英语文化翻译学实践教程》。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D、中英语言与文化类1、朱一飞,孙骊,1990,《中国文化历史故事》(汉英对照)。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朱一飞,孙骊,1996,《中国文化胜迹故事》(汉英对照)。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梅立崇,1993,《中国文化面面观》(英语版)。
北京:华语出版社。
4、杜学增,1999,《中英文化习俗比较》。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平洪,张国扬,2000,《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高一虹,2000,《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王福祥,吴汉樱,1997,《文化与语言》。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8、胡文仲,1997,《文化与交际》。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贾玉新,1998,《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0、钱冠连,2002,《汉语文化语用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1、常宗林,2004,《英汉语言文化学》。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12、胡文仲,2004,《超越文化的屏障》。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3、刘海平,1997,《中美文化的互动与关联》[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4、陈治安,李力,刘承宇,2005,《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研究》[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5、金惠康,2006,《跨文化旅游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6、洪岗,2005,《跨文化语用学--语料收集方法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E、论文写作指导类1、Brain Devlin, 2003, 《英语论文写作教程—基于国际标准的学术写作与发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Vernon Booth,1999,《科技交流—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会议发言》。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张吉吉,郑淑娟,2002,《大学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北京:中华书局。
4、覃先美,王崇义等,200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导写》。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5、Joseph Gibaldi,2000,《MLA科研论文写作规范》。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Joseph Gibaldi,2000,《MLA格式指南及学术出版标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高奋,2004,《外语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F、外语名家回忆录1、张后尘主编,1999,《外语名家论要》。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李良佑,刘犁,1988/2004,《外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英语学习》四十年精选丛书之名家箴言,2002,《英语的门槛有多高》。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G、英语读物1、Man and Superman2、Not Like This3、Red star over China4、The Adventure of Alice in Wonderland5、The Gadfly6、The Great Road7、The Old Man and the sea8、The Path of Thunder9、HotelH、电子出版物1、VCD、DVD、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2、VCD、DVD、美国《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3、美国CNN有线电视新闻网节目VCD版4、由VOA 、BBC节目制成的MP3光碟5、美国微软百科全书Encarta CD6、英国大英百科全书Britannica CD7、美国康普顿Compton’s Encyclopedia四、学时分配本课程供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选读,分上、下两学期开设,总学时为144,每学期72学时,每周4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