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PPT
二 头皮裂伤(scalp laceration)
为直接损伤。出血多。
锐器所致伤口平直创缘整齐,多无颅骨 损伤。
钝器或头部碰撞所致伤口不规则创缘挫 伤明显,常伴有颅骨骨折或脑损伤。
处理
1.尽早清创缝合;清创一期缝合时限24h 。
2.清理伤口内异物,有CSF漏、脑组织溢 出,按开放伤处理;
3.术中应注意有无颅骨折,术后使用抗生 素。
三 头皮撕脱伤(scalp avulsion)
最严重的头皮损伤,因头部皮肤皮下帽状腱 膜三层连接紧密,发辫受机械牵拉时大块头 皮自帽状腱膜下层或骨膜下撕脱所致;撕脱 面积与受牵扯头发面积相关。可致失血性休 克。
治疗: 1、现场压迫止血,防治休克; 2、防治感染; 3、创伤的处理: a.头皮未完全脱离血供尚好,清创后原位缝合。 b.皮瓣脱落完整无污染、血管断端整齐、伤后6小时
诊断
1.伤后持续昏迷>6h。 2.CT,MRI小灶性出血或正常。 3.颅内压正常但临床状况差。 4.伤后无明确脑结构异常的持续植物状态。 5.后期弥漫性脑萎缩。 6.尸检见特征病理改变。
治疗
无特效治疗办法,与脑挫裂伤治疗基本相同。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效果争议较大。 预后:死亡率可达64%。存活病人中植物生存及致残
5
刺疼时肢体回缩 4
刺疼时上肢过曲 3
刺疼时四肢过伸 2
刺疼时肢体无动作 1
(一)脑震荡
一过性脑功能障碍,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但 在显微结构和生化介质水平可见异常,如线粒体轴突肿 胀,CSF中乙酰胆碱钾离子增多。是一种最轻的原发性脑 损伤,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
1.伤时即刻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30min, 醒后有头疼、头昏、恶心、呕吐;
颅底骨折的治疗原则
颅底骨折如未形成开放性颅脑损伤 则无需特殊处理。
伴发CSF漏、颅神经损伤、血管损 伤等则治疗参见后面并发症的治疗。
二 凹陷骨折 1、临床特点及诊断
包括粉碎骨折,多为颅骨全层凹陷,个别仅 内板凹陷。好发于额骨、顶骨,成人多为粉碎 性骨折。小儿多为乒乓球样骨折。骨折压迫可 引起局灶症状体征和癫痫、IIP。
三、临床分型 按Glasgow昏迷评分:
轻型:GCS 13-15分 中型:GCS 9-12分 重型:GCS 3-8分
按伤情分级:
轻型:昏迷<20分钟,神经系统及CSF无改变,可有骨折。 中型:昏迷<6小时,脑挫裂伤轻血肿小,SAH,神经系统
体征轻微。 重型:昏迷>6小时,广泛骨折、脑挫伤,颅内血肿较大,
原发性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1. 脑损伤 即刻发生
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定时间
2.症状体征 立即出现
一段时间后出现
3.症状体征 不继续加重
伤后进行性加重
4.手术
无需开颅
常需开颅
5.预后
取决伤势轻重
取决于处理是否及时正确
二、 颅脑损伤方式: 直接损伤:暴力直接作用于头部。
加速性损伤:暴力→静止头部→着力部位损伤(着力伤)
内,清创后血管吻合头皮全层缝合。 c.脱落皮瓣不可用,做中厚皮片游离植皮。 d.伤后时间久创面感染上述处理失败,创面换药待
肉芽组织生长后行邮票状植皮。 f.若骨膜已脱落,多点钻孔显露板障,然后植皮。
第二节 颅骨骨折(Skull Fracture)
颅骨骨折分类
按部位 颅盖骨折、颅底骨折
按骨折形态 线性骨折、凹陷形骨折
影响预后因素:a.脑损伤部位范围程度。b.是否 合并脑干下丘脑及其他脏器损伤。C.年龄。d. 诊治是否正确及时。
(四)原发性脑干损伤 Brain stem injury
致伤因素: 头侧方着力脑在颅腔内运动,脑干与小脑
幕游离缘、斜坡和枕大孔相撞;旋转损伤致 脑干牵拉扭转;挥鞭样损伤延髓颈髓交界损 伤;延髓传导性损伤。
按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 开放性骨折、闭和性骨折
一 线性骨折
颅盖骨发生率最高,多为全层骨折,个别仅外板 或内板断裂。常单发,也可多发。颅缝分离也归 为线形骨折。靠X-线平片确诊。
骨折本身无需特殊处理,骨折线通过血管沟或静 脉窦时可能发生硬膜外血肿。
颅底骨折
颅底骨折多为颅盖骨折的延续,大多为线形;诊断靠临 床表现。X线平片检出率30-50%。多为开放性颅脑损伤。
1)严密观察病情:五查、监测颅内压 的变化,
2)一般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营养支 持,处理躁动与癫痫,处理高热,脑保 护。
3)防治脑水肿和脑肿胀 :参见IIP的治 疗。
4)手术治疗:
方式:挫裂伤灶清除、内外减压术。 指征:a.继发性脑水肿脱水治疗无效
b.颅内血肿清除后颅内压无明显缓解。 c.挫裂伤灶或血肿清除后病情好转再恶 化。
3、创伤性窒息 脑组织和颈胸头面部皮肤黏膜弥散 点状出血。胸部突然被挤压胸腔压力升高经上腔静 脉传递
脑损伤的机制
通过损伤的发生机制结合外力作用的部位方向可推测脑损伤 的部位和性质。
1.外力作用于头部,颅骨急速凹陷、弹回或骨折
引起脑损伤,在着力部位。
2.外力作用瞬间脑与颅骨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损伤。
受力侧—冲击伤。受力侧对侧—对冲伤。更多见 更严重。 加速性损伤主要是前者作用,减速性损伤两者皆起 作用。 3.好发部位:额极、颞极及其底面,因前中颅窝底 凸凹不平。枕叶周边结构平滑。
诊断:范围深度大、头皮肿胀不严重可触诊确 定。靠X线片、CT等;加拍侧位及切线位片可明 确范围和深度。
2、手术适应症
(1)面积大者导致颅内压增高, CT示中线结 构移位,有脑疝可能者;
(2)深度超过1厘米; (3)压迫重要功能区有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
癫痫,骨折复位或去除;
(4)开放性骨折易致感染,需全部取除;硬脑 膜破裂者逢合或修补;
定本病的主要依据。 分级:
1级:轴索聚集区发现轴缩球。 脑震荡。
2级:轴缩球,肉眼可见胼胝体 出血灶。
3级:轴缩球,胼胝体出血灶, 脑干出血灶。原发脑 干伤。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伤后即可发生长时间、严重意识障 碍。损伤级别越高意识障碍越重。一 般无伤后 清醒期。
瞳孔和眼球运动改变:部分病人一侧或双侧瞳 孔散大。损伤广泛可有双眼对侧凝视和下视。
明显神经系统体征和生命体征改变。 无论何种分级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观察情况动态评价!
Glasgow昏迷评分法
睁眼反应
言语反应
运动反应
能自行睁眼 4 呼唤能睁眼 3 刺疼能睁眼 2 不能睁眼 1
能对答定向正确 5
能对答定向错误 4
言语错乱不能对答 3
能发音无语言 2
不能发音
1
按吩咐动作
6
刺疼定位
小伤灶坏死脑组织液化吸收胶质增 生充填
大伤灶坏死脑组织液化吸收形成含 脑脊液的囊肿和外伤性脑萎缩
软脑膜与蛛网膜粘连外伤性脑积水 瘢痕、粘连、囊肿外伤性癫痫
1.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 :与受损程度范围直接相关。 伤后立即昏迷>30分甚至长期。
2)醒后可有头疼、恶心、呕吐(与蛛网膜下腔 出血、颅高压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头部受加速性旋转外力作用因剪应力所致 脑内广泛性轴索肿胀断裂,重型颅脑损伤中 28%-50%。诊断治疗困难,预后差。
病理:好发于轴索聚集区大脑半球深部、胼
胝体、小脑、脑干;肉眼下:灶性出血,脑 挫裂伤及颅内血肿不明显。
镜下:轴缩球—轴索断裂后近断 端轴浆溢出膨大, 圆形或卵圆形小体,伤
后12小时出现,2周内 渐增多,持续约2月。确
率均较高。 死亡原因:脑干功能衰竭,多系统并发症。
(三)脑挫裂伤 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of brain
病理:发生于大脑皮层,好发于额极颞极 和底面,脑挫伤(软脑膜完整)脑裂伤 (软脑膜、血管和脑组织均破裂伴外伤 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同时存在
病理生理
脑挫裂伤脑水肿(3~7天达高峰)、血 肿颅内压增高和脑疝(治疗后)水 肿消退
1.临床表现
3)局灶症状和体症,如瘫痪、失语、失明等。
4)颅内压增高与脑疝;继发性脑水肿血肿所致, 可使原有症状体征加重或好转后再加重。
5)可有生命体征紊乱。
2.诊断:
① 根据临床表现,必要时查腰穿和CT。 ② 腰穿脑脊液血性; ③ CT检查可有阳性发现,点片状高
密度出血灶低密度脑水肿影。
3、治疗
症状体征伤后立即出现,不伴有颅内压增 高。常与弥漫性脑损伤并存。
临床表现:
1 意识障碍:伤时立即昏迷,多呈持续性深昏迷; 2 瞳孔和眼球运动变化:瞳孔改变多样,多变。
3、4、6对颅神经受损表现; 3 锥体束征和去脑强直:早期呈肢体软瘫,以后
出现上神经元瘫表现。特征性表现-去脑强直, 阵发或持续性。
伤。
2.颅中窝骨折
鼻出血、 CSF鼻漏、耳出血;CSF耳漏;CCF;
Ⅱ-Ⅷ颅神经损伤。
3.颅后窝骨折
Battle征(乳突部皮下淤血斑);枕部皮下淤血斑,
颅底骨折诊断及定位
1.临床表现 2.有CSF耳鼻漏者属开放伤,收集行葡萄糖
定量检查;
3.普通X-线;可见气颅。 4.CT。骨窗片可见骨折部位。
颅底骨折的重要在于是否合并脑、颅神经损伤及脑 脊液漏
(5)大静脉窦处,如引起静脉回流障碍导致颅 高压,应在充分备血的基础上手术;否则 不宜手术。
第三节 脑损伤
一、脑损伤的分类
脑组织与外界是否相通:闭合性、开放性; 头皮、颅骨和硬脑膜均破裂为开放
脑损伤发生的时间:原发性、继发性
原发性脑损伤指暴力作用于头部时立即发生的脑损 伤,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 原发脑干伤等;继发性脑损伤指受伤一定时间后出 现脑损伤,包括:脑水肿、颅内血肿。
常见钝器伤。
减速性损伤:运动的头部→静止物体→着力部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