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

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四次周考试题

天水一中2014级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周考练测试卷化学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第Ⅰ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各题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

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Mg-24 Ca-40 Al-27 Si-28 S -32 Ba-137 Ag-108 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A.FeCl2B.NaHSO3 C.Cu(OH)2D.Fe(OH)32.向一定量的Mg2+、NH+4、Al3+混合溶液中加入Na2O2的量与生成沉淀和气体的量(纵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2 B.111C.22 1 D.9243. 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B.溶液中一定含Fe2+C.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 D.溶液中一定含Cu2+4.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金属元素甲的失电子能力一定比乙强的有( )A.甲单质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B.甲、乙单质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甲单质表面产生气泡C.甲、乙两短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甲的原子半径大于乙D.甲、乙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甲大于乙5.有100 mL 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0.2 mol·L-1,c(Cl-)=1.3 mol·L-1。

要使Mg2+完全转化为Mg(OH)2且与Al3+恰好分开,至少需要2 mol·L-1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 A.80 mL B.100 mL C.120 mL D.140 mL6.有关Na2CO3和NaHCO3的性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的碱性比较,前者更强B.常温时水溶性:Na2CO3>NaHCO3C.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前者不分解,后者分解D.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加入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前者产生沉淀,后者不产生沉淀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A 加热放在坩埚中的小块钠钠先熔化成光亮的小球,燃烧时,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B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C 在FeCl 2溶液中滴入NaOH 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D 在空气中久置的铝条放入NaOH 溶液中立刻产生大量无色气泡,铝条逐渐变细,铝条逐渐发热8.把钠放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下列现象不易观察到的是( ) A .钠浮在水面上 B .溶液中产生较多气泡 C .水溶液变为蓝色 D .钠熔化成小球并在水面游动 9.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量m g 铜银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收集到的V L 气体全为NOB .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C .操作Ⅱ应是洗涤D .铜的质量分数为:143.5 V -22.4 W100.4 m×100%10.将m g 含氧化铁、氧化铜和氧化亚铁的样品投入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的2L 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若向等质量的该样品中通入足量的氢气并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金属的质量是( )A .(m -32)gB .(m +16)gC .(m -16)gD .16 g11.向一定量的Fe 、FeO 、Fe 2O 3、Fe 3O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50 mL 4 mol/L 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标准状况下NO 气体2.24 L ,往所得溶液中加KSCN 溶液,无红色出现。

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所得铁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A .无法计算B .0.6 molC .0.5 molD .0.25 mol12.已知A 、B 为单质,C 为化合物。

A +B ――→点燃C ――→溶于水――→惰性电极电解A +B 能实现上述转化关系的是(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②若C的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③若C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B可能为Fe④若C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3.把4.48LCO2通过一定质量的固体Na2O2后,收集到3.36L(S.P.T.)气体,则这3.36L气体的质量是()。

A.3.8g B.5.6g C.4.8g D.6.0g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OH-+H2O===2[Al(OH)4]-+H2↑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O2-2+2H2O===4OH-+O2↑C.把少量碳酸氢钠溶液加入到氢氧化钡溶液中:HCO-3+Ba2++OH-===BaCO3↓+H2OD.金属铜跟浓硝酸反应:3Cu+2NO-3+8H+===3Cu2++2NO2↑+4H2O15.将一定质量的铁投入10.0 mL某浓度的HNO3中恰好完全溶解,将产生的气体(氮的氧化物)全部收集并与672 mL(标准状况)O2混合恰好能被水完全吸收。

在铁和HNO3反应得到的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直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又收集到无色气体224 mL。

则原投入的铁的质量是( ) A.28.0 g B.2.80 g C.4.20 g D.42.0 g16.将一定量的NaOH和NaHCO3混合物X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V1L气体Z(V1≠0)。

反应后的固体残渣Y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又生成V2 L气体Z(V1、V2均为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Y的成分为Na2CO3 B.Z的成分为CO2C.X中n(Na+)=V211.2mol D.V1>V217.镁铁混合物4.9 g,溶解在过量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完全反应得到标况下气体2.24 L(假设气体全为NO),则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烧碱,则可生成沉淀的量是( )A.6 g B.10 gC.8 g D.12 g18. m g铝镁合金与一定浓度的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假定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 mol/L NaOH溶液,当滴加到V mL时,得到沉淀质量恰好为最大值n g,则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n-m)g②恰好溶解后溶液中的NO-3离子的物质的量为a Vmol③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 -m17mol④生成NO 气体的体积室温下为22.4n -m51L⑤与合金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n -m51+a V1000)mol 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二、非选择题19.(11分)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实验方案,用含有铝、铁和铜的合金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FeSO 4·7H 2O)和胆矾晶体。

请回答:(1)步骤Ⅰ、Ⅱ、Ⅲ中均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

(2)溶液A 中的离子主要有________;试剂X 是________。

(3)进行步骤Ⅱ时,该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及试剂将制得的CO 2气体通入溶液A 中。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其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了避免固体C 减少,根据右图所示,改进的措施是___。

(4)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用固体F 制备CuSO 4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20.(8分)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溶解铜的方法和本质。

(1)在热水浴中进行3个实验,部分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

序号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Ⅰ 稀硫酸中加入铜片 无明显变化 Ⅱ 硝酸钠溶液中加入铜片 无明显变化 Ⅲ稀硫酸中加入硝酸钠溶液 无明显变化再加入铜片有无色气泡;溶液变蓝②实验Ⅲ中反应的本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

(2)利用电化学原理实现铜溶于稀硫酸并生成氢气。

①Cu 作________极;②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6分)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金属知识后,探究Cu的常见化合物性质。

过程如下:【提出问题】①在周期表中Cu、Al位置接近。

Cu不如Al活泼,Al(OH)3具有两性,Cu(OH)2也具有两性吗?②通常情况下,+2价Fe的稳定性小于+3价Fe,+1价Cu的稳定性也小于+2价Cu吗?③CuO有氧化性,能被H2、CO等还原,也能被NH3还原吗?【实验方案】(1)解决问题①需用药品有Cu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同时进行相关实验。

(2)解决问题②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取98 g Cu(OH)2固体,加热至80℃~10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1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A。

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 g,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向A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容器中还有红色固体存在。

(3)为解决问题③,设计的实验装置为:(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实验中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

查资料可知,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气体。

该气体的化学式为___。

【实验结论】(1)Cu(OH)2具有两性。

证明Cu(OH)2具有两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根据实验方案(2),得出的+1价Cu,+2价Cu稳定性大小的结论是:高温时_____________;在酸性溶液中______________。

(3)CuO能够被NH3还原。

【问题讨论】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是Cu,也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是Cu和A的混合物。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NH3与CuO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A?22.(11分)某同学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放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由化学手册查阅得有关物质的熔沸点数据见下表。

物质Al Al2O3Fe Fe2O3熔点/℃660205415351462沸点/℃246729802750-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成铁铝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相关主题